“公司不招天津人”,大学生就业遇到奇葩要求,原因叫人哭笑不得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学生就业环境,不仅需要教育政策的依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响应。

  大学生在真正参加企业招聘面试前,觉得找工作是件挺简单的事情。只要自己符合学历要求,专业对口,符合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就能拿到offer。没想到决定录取结果的因素,除了学历、证书和平时考试成绩以外,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奇葩要求。

  

  “公司不招天津人”,大学生找工作遇到奇葩要求,原因叫人哭笑不得

  很多一二线大城市里的公司,会优先录用本地人,毕竟这类员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会轻易离开家乡到外地发展。再加上大城市教育资源丰富,这些学生从小眼界就比较开阔。相同学历水平下,大城市来的学生会给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个别企业甚至直接把不招东北人、不招河南人写在招聘启事里,学生虽然心有不悦却又无可奈何。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眼下的用人单位已经改变策略,同样是地域歧视,这次轮到大城市里的学生了。

  应届生小龙(化名)在天津读的大学,他很喜欢这座城市打算留下来就业。谁知找工作时,HR第一句话就先询问是哪里人,小龙一下子就心虚了,生怕因为自己来自东北而失去面试机会。HR的回应叫人始料未及,原来这个公司不是不要东北人,而是不想要天津人。

  

  小龙很不理解在网上吐槽,没想到有过来人表示,在天津当过企业管理者的就知道。天津本地的学生都没有什么上进心,对于销售这样的岗位,更需要上进的学生,企业有这样的要求也可以理解。

  

  天津本地人也现身说法,确实在工作方面没有太强的事业心,钱多事少离家近就好。别说是打工人如此,就连店铺经营者也是如此,一到节假日就闭店出门旅行,特别佛系。面对这样衣食无忧的员工,管理者画饼也毫无用途。

  

  天津人真的“懒”吗?

  以前企业不想招聘偏远地区来的大学生,是因为他们除了学习以外啥都不会。不同地区的人脾气秉性也不一样,尤其是东北人给外地人的印象就是“点火就炸”。正是这种刻板印象,让很多企业不愿意招东北人,后来发现东北人性格豁达,热心肠,逐渐取消了地域歧视。

  

  之所以不愿意招天津人,也与大城市过早引入素质教育有关系。不可否认的是,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资源发达的地区,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小,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素质拓展上面,不像小城市的学生,为了考进大城市的名校而拼命内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使天津本地的高中生从来不上晚自习,也不补课,高考也很容易考上双一流大学,成绩一般的也能上普本。难怪此前有不少学生努力找机会高考移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确实会影响升学的竞争压力和学生的心态。

  

  天津学生从小就比较佛系,又见过大世面,不会被HR轻易PUA,不愿意为了五斗米折腰,拒绝加班,更没有生活压力。他们完全有时间慢慢找工作,不担心结构性失业,更是和公司劳动仲裁,整顿职场的先锋。

  外地学生在大城市要租房,轻易不敢离职,生怕交不上房租。这些学生工作积极性更强,不会太任性,也不会拒绝加班,巴不得996多赚加班费,还能在公司解决晚饭问题。同样学历和能力的前提下,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高下立见。

  

  大学生遇到类似就业歧视条件该如何是好?

  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遇到这类事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开始怀疑自己。过来人觉得大可不必,大学生找工作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正经公司绝对不会存在就业歧视的问题,一般有这类奇葩招聘要求的公司规模都不大。

  

  这些公司变相提高门槛也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多半是薪酬制度不够完善,想要招外地学生克扣工资,或者找个理由不给交五险一金。大学生不用因为错过这类公司而遗憾,反而应该敬而远之。

  有些大学辅导员在给大一新生分班的时候,也会优先选择外地学生不要本地考生。因为大城市的学生相对来说更容易摆烂,觉得不用努力也能唾手可得,平时逃课不说,考试经常挂科。家长动不动就找到学校,给导师增加不少麻烦。

  

  对于外地学生而言,大城市里的学生赢在了起跑线上,要是更加努力一些,可能外地学生就望尘莫及了。只有他们“懒”一些,才能给外地学生留下逆袭的机会。如同龟兔赛跑,无论起点高低能力大小,先天优势永远没有后天努力重要。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用人单位不想招天津学生的规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在广东自考本科难吗?广东自考通过率是多少?
下一篇:唐山考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时间确定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