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基因分析揭示“女性是匈奴帝国的推动者”
高地位女性为维系古老游牧帝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图片来源:GALMANDAKH
说起匈奴,熟悉历史的人想必都不陌生。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00年间,匈奴统治着如今从中国边境到哈萨克斯坦的欧亚草原。正是匈奴的屡屡进犯,促成了长城的修建。
然而匈奴却很神秘,他们没有给后世留下文字记录,只有少量文物。但研究人员通过遗传学和考古学,揭开了匈奴不同寻常的权力架构,即由高地位女性维系起匈奴庞大的多民族联盟,这是匈奴几个世纪以来成功统治草原的关键所在。相关研究4月14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女性是这个帝国的推动者。”论文作者之一、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考古学家Bryan Miller说。
后人对于匈奴历史及其社会运作方式的了解,大多来自当时的敌国——中国的描述。“我们不知道匈奴内部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遗传学家Christina Warinner说。
2007年,考古学家在曾经的匈奴帝国边境挖掘出了两座陵墓。其中一座是豪华的贵族陵墓,位于阿尔泰山脉,靠近如今的蒙古国和中国边界,另一座则是不太精致的精英墓地。
基因测试表明,最大、最深的坟墓里埋葬的是女性遗骸,墓内陪葬品丰富,有金盘、青铜战车以及陪葬的马、羊、牛遗骸。
基因分析还表明,埋葬在匈奴边境宫殿式坟墓中的女性,与匈奴核心人群关系密切,与王室血统有关。
“在匈奴边缘地区,似乎只有女性与王室血统有关联。这是一种远距离、大规模的联盟。”Miller说。
上述证据表明,匈奴依靠高地位女性将地域分散且广阔的王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的匈奴统治者,很可能派遣女性亲属与地方领导者结成联盟。
“如果你想统治一个广阔的地区,就必须在各地安排值得信赖的人。统治者通过这些高地位女性控制着当地精英。遗传学让我们了解了匈奴这个多民族帝国维系的真实故事。”论文作者之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质人类学研究所考古学家Bayarsaikhan Jamsranjav说。
与此同时,大型陵墓中的文物表明,这些高地位女性并非处于被动地位。其陵墓中陪葬的马鞍、缰绳和青铜战车等是游牧民族的重要工具,原本与男性和权力相关。
在其中一个案例中,研究人员曾根据陪葬的马钉、铁皮带扣,将墓主认作男性。但新的基因证据却表明,墓主是女性。
“现在我们知道,男人并不是唯一拥有这些物品的人。这些女性从出生到死亡都是这个社会的重要角色。”Miller说。
韩国首尔大学遗传学家Choongwon Jeong指出,与华丽的女性墓葬相比,男性墓葬则简单得多,而且男性墓葬围绕在女性墓葬周围。通过将女性墓主基因与欧亚大陆各地人群基因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女性都有着相似的基因背景,但男性的基因是多样的,分布地域覆盖了整个草原及其邻国。
Warinner说,这种多样性表明,无论是通过经济激励还是武力征伐,匈奴都有意将其族人与其他人口混合在一起,以巩固对草原的控制。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f3904
(原标题为《基因分析揭示匈奴帝国女性地位》)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