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定向选调生名单公布,浙大仅有1人,入选最多的非清北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4-30
手机版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不好,竞争激烈,市场不稳定,就业后还得面对加班,裁员等压力,凡此种种让大学生对体制内工作更偏爱了。

  体制内中认可度最高的无疑是公务员,可在公务员队伍中,有一类更吃香,那就是选调生,选调生都是按照培养干部的标准来培养大学生的,从选拔开始就和一般公务员不一样,未来待遇更好,晋升前途更广阔。

  

  选调生按照选拔难度来划分中央选调生是最难的,要求最多的,其次是定向选调生,然后才是普通选调生,定向选调生城市不同难度也不一,北京无疑是岗位竞争激烈,标准严格的。

  定向选调生有院校门槛限制,通常只在985、211高校中选拔,但对院校也有自己的偏爱,2023年北京定向选调生拟录名单公布,可以看到录取的院校人数多少不一,有的高校非常受偏爱。

  

  北京高校资源丰富,又是北京定向选调,偏爱北京的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入选最多的并非清北而是中国人民大学,共计入选48人。

  眼下就业环境工科当道,理工类强势的院校毕业生也吃香,但中国人民大学向来以人文社科类见长,就业却丝毫不逊色其他高校,除了因其985光环,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才是重要原因,在各地选调生拟录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总是很受欢迎。

  

  人数第二多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有37人,北师大别看是师范类院校,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等都非常不错,而这些专业很适合考公。

  中国政法大学紧随其后,有35人入选,中国政法大学也是今年入选中央选调生院校名单的两所211院校之一。

  

  清华大学入选31人,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也表现不俗,都有二十多人入选,而北京大学数量略微少一些只有19人,外地高校入选最多的是天津大学,但也只有10人,而综合实力仅次于清北的浙大,此次仅有1人入选。

  

  定向选调生招考岗位少,虽然报名基数没有国考大,但激烈程度不逊色于国考,考生除了满足基本要求外,有些附加条件会更得用人单位青眼,录取可能性更大。

  从上面这份名单中就能看出,定向选调生虽然公开招考,但更偏爱本省高校的学子,对本省高校覆盖面大,录取人数也更多,所以在哪里上大学就在哪里报考,会有一定优势。

  

  其次也和考生的户籍有关,举贤不避亲,同等情况下偏爱本省学子也无可厚非,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选调生都要先到基层锻炼几年,很多地方风土人情不同,方言不一,本地户籍的学生能更好的的展开服务,所以学生如果有走选调生的想法,最好是报考本省的大学。

  

  再有就是院校优势,不可否认,选调生选拔更偏爱名校,哪怕是地方选调生允许普本学生报考,名校生上岸的几率也更大,此外就是院校的学科特色,选调生更偏爱文科生,所以人文社科类专业强势的院校,应届生考选调会把握更大。

  

  选调生对一些专业很偏爱,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事半功倍,和就业现状不同,选调生更喜欢文科生,比如说法学,法学生不管是考公还是考编岗位都不少,选调生也有很多部门对学生有一定的法学知识要求,理念考公队伍中,五院四系的法学生都非常吃香。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考选调生也受偏爱,上面说了今年有两所211高校入选中央选调生的院校名单,另一所就是中央财经大学,审计、会计等相关岗位不少。

  在选调生选拔中,有一个理工类专业很受欢迎,就是计算机,电子化办公的年代,体制内也离不开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而且随着网络和科技发展,对维护网络安全、信息保密这方面的人才很需要,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可以说是就业前景广阔,自己找工作其实薪资高,考体制内岗位受欢迎,两头吃香。

  

  当然报考选调生,除了院校和专业外,学生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说党员、学生会干部等等,这些几乎是硬性条件,所以提醒学生尽管未来发展方向不知道,但大学期间能参加的活动项目,取得的荣誉尽量争取,说不准以后用得到。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学生争先体验杖头木偶魅力
下一篇: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毕业后真能年薪百万?没毕业就被大厂预定?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