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青年校(园)长论坛第二期开播,聚焦提质增效,10位校长这样说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5-03
手机版

  办学实践过程中,校(园)长如何找准提质增效突破路径?

  4月29日,由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宝山区教育局共同承办的上海市中青年校(园)长主题论坛第二期开播。

  围绕“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提质增效”,来自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线的10位优秀中青年校(园)长们,讲述了各个学校的实践与探索。

  

  

  家访开辟了一条“心”通道

  上海市吴淞中学副校长  丁 玲

  1

  如何做“有温度、有品质的学校教育”?上海市吴淞中学副校长丁玲说,新时代的学校教育要实现提质增效,必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组织“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采取“多对一”家访模式,完善教师家访流程:家访前老师们集体备课,分析学生特点,确定家访内容;家访后复盘研讨,围绕真问题的解决,形成个性化的学生辅导方案。

  

  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全员导师制、打造青少年科创基地“道尔顿工坊”、人文素养培育基地“观澜书院”,开设40多门选修课等措施推动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小蔡同学喜爱科创研究,他的父母担心影响孩子成绩不支持,学校教师团队一起家访,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科创夏令营,查看孩子的研究成果,获得家长理解支持。小蔡同学最终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进入理想高校。

  8年来,学校100多名教师走访了8000多个家庭,举办了8场推进会,10场教育论坛,10次表彰活动,评选了100多篇优秀家访案例。“活动推进中,老师们家访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认同度大大提高;家长也有了显著变化:由原来被动接受家访,变为主动要求家访;由原来认为高中学习全靠学校,变为‘我’的作用也很重要。” 丁玲说。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校长  张园勤

  2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校长张园勤在近8年时间参与筹建了两所新学校。多年的实战经验,她充分体会到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她说:“在大力引才聚才留才的同时,还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作为新建学校校长,如何找到好老师?

  张园勤说,传统的“收简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发展对高品质师资的需求,学校校长必须主动出击。

  她分享了自己的招聘三步法:第一步对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争取招聘宣传支持;第二步入校宣讲介绍学校区位及办学优势,给予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第三步意向签约。这样的招聘流程每个招聘季张园勤都会重复几十次,引进了400多位教师来松江任教。

  引进教师后,张园勤又聚焦于“留住人才”的问题。学校制定了“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为教师个性的展现提供平台与资源。高老师是一位擅长信息技术的物理老师。在网课期间,她创造了动漫助教“洛洛”。

  “洛洛”活泼的形象、幽默的语言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教博会期间,学校推荐高老师作为松江教育的代表走进了直播间,分享课堂互动的新样态。像高老师这样个性化的教师学校还有很多,正是有一批这样个性彰显的老师,学校焕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一份数字化成长报告单的背后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书记、校长  苏华萍

  3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常态的今天,伴随式记录学生的成长数据,宝山实验探索了新方式。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苏华萍锚定了“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开启了“数字化成长报告单”的探索。

  

  学校在总结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经验的基础上,集结多方平台资源,采集上课、作业与主题活动数据,汇聚学生一学期内的有效数据,让学生的各项学习情况评价及时可视化,形成一生一份的“数字化成长报告单”。

  报告单上除了数据外,还有学科教师和专属导师的评语,丰富且个性化、多元化呈现学生学习评价内容。

  教师以过程数据为蓝本,实现与孩子、家长个性化谈心,给出学生科学和专业指导;制作精美的数字化成长报告单在小学生眼中是新颖有趣的事情,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信心和热情都变得高涨;真实数据让家长看懂孩子,了解课堂表现和习惯养成,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更好与老师通力协作。

  数据赋能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验,让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精准评价的路径。

  有灵魂的教育,同向奔赴的课堂

  上海市北蔡中学书记、校长  史炯华

  4

  7年多的校园管理经验,让上海市北蔡中学校长史炯华形成了明确的办学主张——做有灵魂的教育,为成长赋能、为生命增值。

  他带领老师群策群力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有的、有序、有趣、有效”的“四有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每一个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

  

  比如说“有的”,就是将问题作为整个课堂的生命主线,让每位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将自己的困惑、疑虑通过问题的方式“问出来”,随后在课堂上同学们互相解答、老师分析提示,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学”。

  “有趣”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任务适当的挑战难度,能够调动师生的教学与学习动力。

  而在“四有课堂”之外,学校聚焦作业设计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根据学科不同特点形成了不同功能的作业,包括:预习作业、分层性作业、聚焦性作业、互动性作业、实践探究类作业。

  教师智慧的教、学生个性的学,“四有课堂”的尝试不仅被老师和学生们所接受,更是熟稔于心;不但助力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推动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让父爱触手可及

  宝山区区直机关幼儿园副园长  张 杰

  5

  幼有善育的道路上,上海市宝山区区直机关幼儿园副园长张杰发现父爱的重要作用,开启了课程的探索。

  她说:“要实现幼有善育,家庭是第一场所,父爱是重要基石。要让父亲参与到孩子教育,唤醒父爱的回归。”

  

  近三年,幼儿园做好了“子与父”善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并快速开发了“育儿沙龙会客厅”、“品味书香读书会”、“亲子趣味运动+”、“艺术之美创意家” 四大主题课程资源与内容,同时成立了“父亲成长学院”,搭建现实空间,让父爱触手可及。

  在此基础上,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课程研修,邀请父亲参与育儿课程建设,不断完善父爱教育指导方法,并积极让“子与父”课程成果辐射社会。

  三年以来,有25家园所先后加入,600多名教师参与课程研讨和活动实施,7500组家庭直接受益。不仅获得多个市区级项目支持推广,更积累“子与父”课程三项100+内容,包括视频资源、父亲成长案例集及教师指导范例。

  “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更多教师打造“子与父”善育课程这张闪亮的名片,让父爱闪耀出育儿的精彩华章,让课程滋养着儿童的生命成长。”张杰说。

  观点面对面:教师队伍是保障,信息技术是动力

  除了校长带来的主题演讲外,论坛还设置中青年校长“观点面对面”环节,5位校长碰撞教育智慧的火花。五位校(园)长聚焦提质增效的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及学校的现状,梳理发现“真问题”,研讨破解 “真方法”,阐述分析“真探索”,摸索寻找“真路径”,共享实践“真效果”,互动分享“真经验”。

  

  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副校长吴旻烨看来,好的课程,好的课堂,好的技术都需要好教师来实施,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能够成就一所好学校。学校要主动拥抱信息技术,迭代传统的培训方式,让教师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上海市万里城实验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原上海市晋元附校西校副校长戴蓓蓓认为课程是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确立了“三步走”策略,通过“框架重构”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路径重选”畅通课程的实施渠道,“资源重组”提供有效的支持保障,最终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轨道。

  长宁区适存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曹永邹认为良好的育人生态可以提升现代学校的品质办学。新时代教育已经不局限于学生在校8小时的学习物理时空,需要坚持“开放办学”,建立 “政、家、校、社”四位一体的大教育生态,使得教育各相关方的人心得到凝聚、智慧得到汇聚,资源得到集聚。

  校长们心目中的未来学校又是怎样的?

  上海市奉贤区泰日学校副校长朱俊?认为,上好家常课就是提质增效,他主张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致力让家常课成为精品课。以课堂为切入点、立足点和发展点,聚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一核双基三链”的课堂样态,改进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双向促动以提升课堂质效。

  上海市宝山区庙行实验学校副校长罗佳骏表示,学校会将把重心更多的放到改进学生的学上,探索运用智能技术为学生的学习铺设不同的路径,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为学生“个性的学”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让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学校的提质增效、创新发展,需要中青年校长在‘坚定政治方向、胸怀办学理想、历练关键能力’上铆劲发力。”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洋说,“作为青年校长要不断的学习,思考个人的办学哲学,更要在实践中勇于担当,不断创新,主动承担建设上海基础教育美好未来的时代使命,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市中青年校(园)长主题论坛”为全市中青年校(园)长搭建平台,通过聚焦热点话题,交流创新实践经验,展示新一代校(园)长办学治校智慧,引领校(园)长加速成长。

  本期10位来自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一线的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在“青年校长说”“观点面对面”板块分享自己的办学主张、实践探索经验,彰显了上海中青年校(园)长的睿智和风采!

  采!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上海市中青年校(园)长主题论坛 宝山站视频回顾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

上一篇:大学辅导员“偏心”什么样的学生?如何才能被辅导员重视?
下一篇: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诊改案例成功入选安徽省诊改委典型案例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