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学校:我们对学生负责到底!
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学校:我们对学生负责到底!
4月11日晚,记者报道了23岁贵州女孩彭小桐父母双亡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事情,感动网友,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彭小桐11岁时,母亲患白血病去世。去年9月8日,在她考研备考的关键时刻,父亲检查出直肠癌,10月24日去世。她在亲人的鼓励下走进考场完成考试,并顺利被吉林外国语大学拟录取。4月12日上午,吉林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回应记者:“我们今天早上关注到这条新闻,告诉了孩子国家政府奖学金、助学金,学校的减免政策和提供“三助一辅”岗位的要求和待遇等。我们本着对学生负责到底的原则,一定重点关注,等她正式入学后进一步研究帮扶措施。”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
彭小桐被吉林外国语大学拟录取
该负责人说:“我把学校政策讲完后,鼓励她来到吉外要更加地好好学习、好好地锻炼自己,然后回报社会。我把电话也给了孩子,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都可以跟我们交流。”该负责人同时鼓励彭小桐:“爷爷奶奶都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你能走到今天真是不容易。生活中的不幸,有时候咱们无法抗拒。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都值得大家去学习。”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
生活中的彭小桐
对于彭小桐面临的困难,该负责人告诉新闻记者:“你放心,我们一定是关爱的,不可能放弃她不管。我们是本着对学生负责到底的原则,一定要重点关注。但具体能减免多少,我们要等学生正式入学之后,要了解实际情况后才能进行研判。”
父母双亡女孩考研成功却无法与父母分享喜悦
4月9日晚,彭小桐等待考研复试拟录取通知时,内心很焦急。她在房间里坐不住,就到外面散步,走到附近医院门口时便在长椅上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她从手机上看到拟录取信息,眼泪一下子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望着这份等待了三年的拟录取通知,她激动万分。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难过,彭小桐哽咽着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突然觉得千辛万苦得来的结果,却不知和谁分享。我对自己是有交代了,也希望父母九泉之下能够感到欣慰。”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
彭小桐是家里的独生女,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农村。她的父亲是当地乡村中学的体育老师,母亲是英语老师。按照正常的生活轨迹,彭小桐理应有着幸福平静的生活,快乐成长。但命运弄人,在彭小桐读小学四年级时,妈妈确诊了白血病。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妈妈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但因为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还是离开了人世。“当时我只有11岁,永远失去了妈妈。为了给母亲治病,父亲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借了一大笔钱。”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
此后的十多年里,彭小桐的父亲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一边还债,一边供女儿读书,一个人苦苦支撑这个家。彭小桐深知,只有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为父亲减轻负担。彭小桐最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顺利考上大学。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读大四时,她第一次考研,报考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但当时分数并不是很高。2021年,本科毕业后,她再一次选择考研,但因为报错考点,没能考试。2022年3月,彭小桐又一次鼓起勇气报考自己喜欢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为了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复习环境,彭小桐在老家认真备考。她天天坐在四五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背书,从早上持续到晚上。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彭小桐还定期在社交平台打卡,当英语阅读理解5道题全对的时候,她会开心地分享到社交平台。
备考时父亲突然患癌料理完后事,忍痛走进考场
然而当彭小桐全力备考时,又遭遇命运的重击。2022年9月8日,父亲彭德贤患癌住院。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彭德贤一直为孩子们辛勤付出,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回忆起送父亲治疗时的场景,彭小桐说:“当天夜里,姑姑开车把我和父亲从家接到县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我们是直肠癌,而且已经到了末期,当时我觉得天都塌了,命运为什么这么残忍。”
最初在县医院治疗时,彭小桐并没有告诉父亲具体病情,只说是早期,可以医治。父亲愧疚地说:“今年又害你考不上研究生了!”彭小桐哭着回答:“我考上考不上都没关系,只要你能好好的就行了!”为了让父亲有更好的治疗条件,彭小桐又陪父亲转院到毕节市里的医院。医生告诉她:“你父亲到这个程度了,已经没办法看了,不如早点把他送回家吧。”
“已经到癌症末期了,我真的很想救他,但是又实在没有办法。”回忆起陪父亲住院治疗的日子,彭小桐再一次流下了泪水。她不仅要独自在病榻前照顾父亲,还要筹集医药费。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知道女儿的不容易,不停地叮嘱道:“你一个人要勇敢坚强,以后半年要检查一次身体。”
彭小桐的三姨沈女士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小桐陪父亲住院时,整夜睡不着,凌晨两三点就会给我打电话,她实在太无助了,她还是个孩子啊。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安慰她,希望亲情能够让她感到温暖,给她一点助力。”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
2022年10月6日,彭小桐在医生的建议下陪着父亲出院。2022年10月24日,父亲去世。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彭小桐再看自己的复习资料时,感觉到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初试前。沈女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小桐曾经想过放弃,她反复劝说,经常和小桐电话沟通,“每次打电话,我都会鼓励她,让她不要有后顾之忧,安心备考,爸爸妈妈虽然没了,还有我们这些亲人。”
在亲人的鼓励和陪伴下,2022年12月24日,彭小桐鼓起勇气走进了考场,认真地答完了考卷。
家族里第一个考上研究生家中债台高筑,学费成了难题
初试成绩公布后,彭小桐考了356分。她觉得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希望不大,便想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复试调剂,希望能够调剂到合适的学校。4月6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彭小桐选择了调剂到吉林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在社交平台分享了那会儿的心情:“看见一丝希望了,过去一年太辛苦了,希望生活能给我一颗小糖果。”网友看到她发在社交平台上的内容后,心疼这位女孩的同时纷纷送上温暖的祝福:“坚强的女孩,希望你的未来光明坦荡,你的爸妈为你骄傲!”“抱抱你爸爸妈妈一定很为你自豪,前途是光明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彭小桐经过认真准备后,顺利被吉林外国语大学拟录取。彭小桐通过电话向姑姑和三姨分享了拟录取的消息,大家都非常高兴,“她们还让我把录取通知书带回家去,给她们看一下,她们已经在为我操心学费的事情。”
“听到小桐考上的消息时,我们都很高兴,她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个考上研究生的孩子。”只要谈到小桐,沈女士就会落泪。她说:“我妹妹过世十多年了,小桐是我亲妹妹的孩子。在我心里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沈女士称,小桐能够顺利考上,全家人都非常开心。不过开心之余也在为小桐的学费发愁,“原本想亲人先凑一点,但她还是想打工赚学费。”彭小桐称,这次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又债台高筑。尽管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了6万元,但还是远远不够,后来又通过各种方式借了很多钱。“现在压力挺大的,除了我读研的3万多元学费外,还要还5万借款,本科期间的助学贷款也没有还完。”
“我现在更多是往前看吧!”彭小桐想过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但考虑到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居住,还是决定自己努力工作筹集学费和还借款。彭小桐称,她现在投了多份简历,有家教、前台、文员、保洁等,“想在开学前通过自己的努力赚一点学费和生活费,为父亲治病的借款以后再想办法还上。”
谈到将来的读研生活,彭小桐满怀期待。她一直在思考研究生期间的学业规划,希望能够先选择一位心仪的导师,考取汉语国际教师的资格证书,“如果有可能,我希望硕士毕业后成为一名公派教师出国教学。母亲是英语老师,我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如果短期内无法实现目标,我也会选择当一个英语老师。无论是回到偏远的山村,还是留在城市里,我都愿意。”父母双亡女孩考上研究生失声痛哭!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