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知人识世的人生风景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5-22
手机版

  编者按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代表作。杨万里不仅是著名文学家,还是理学思想家,同时也是南宋中前期重要的政治家。近日,由吉安市委宣传部、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吉安市文广新旅局、吉安市文联、吉安市社联、吉安市旅投公司承办的“白鹭洲书院讲坛”第三期开讲,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包伟民教授授课,讲述庐陵先贤杨万里知人识世的人生风景。

  

  主讲嘉宾:包伟民

  浙江宁波人,1988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年至2022年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

  

  南溪游园

  

  白鹭洲书院

  

  杨万里雕像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人。

  《宋史·杨万里传》称“年八十三”,指开禧三年(1207)受赠光禄大夫(从一品)之年,亦误。他的实际年龄当为80虚岁。这在古代是难得的高寿。人们所熟知的杨万里(1127-1206),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列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他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理学思想家。

  包伟民教授在讲坛中介绍于文学与思想领域之外、作为一位南宋中前期重要政治家的杨万里。

  不凡一生——家世、问学、宦历

  家世方面。杨万里五岁启蒙,七岁习经,十岁从父宦学四方,不仅结识了众多师友,更扩大了见识。

  问学方面,在其问学的老师中,16岁时拜王庭珪以及20岁时拜刘安世为师,最为重要。此外,在他已经入仕、任零陵县丞时(1160年),拜谒名臣张浚对他的影响深远。

  《宋史·杨万里传》: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敎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这就是他的“诚斋”名号之所出。除此之外,张浚坚决抵抗女真金国的立场,也对他有深刻的影响。在这一期间,他还结识了一大批朋友,在从政、为学等方面终生受影响。

  杨万里宦历如下:

  23至27岁(1154年):应科举中第,初入仕;

  27至35岁(1162年):低级州县官;

  35至42岁(1169年):居家服丧;

  42至65岁(1192年):地方至中央中高级官员。官至尚书左司郎中。

  65至83岁,退居乡野。

  杨万里人生的重要年份:

  24岁(1150年)春,中乡举。

  26岁(1151年)夏,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

  28岁(1154年),再试进士及第,中丙科。

  30岁(1156年),初入仕,任赣州司户参军。

  44岁(1170年),因右相虞允文推荐,任国子博士。

  56岁(1185年),任东宫侍读。

  57岁(1186年),任尚书左司郎中。

  66岁(1192年),从江东转运副使任上改任祠官,退居乡野。

  73岁(1199年),以太中大夫(从四品)致仕。

  宋高宗赵构在位期,是杨万里出生求学、应举入仕,并且思想定型时期;宋孝宗赵昚(shèn)在位期,是杨万里政治地位上升稳固期;宋光宗赵惇及宁宗赵扩在位前期,是杨万里政治生涯高峰期。

  群贤并起——时代、地方、人物

  杨万里在求学、应试以及入仕前期,结识了一大批与他志趣相投的师友。除了他曾经问学的几位老师外,政治思想上对他一生影响至深者,尤其是张浚(1097-1164),以及曾上书“乞斩秦桧”的吉安人胡铨(1102-1180)。

  杨万里的同辈友人,人才济济。例如:仅与杨万里同榜考中进士的,就有状元张孝祥(1132-1170):杨万里同榜进士,状元;明州鄞县人,著名“豪放派”词人代表作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苏州人。

  虞允文(1110-1174):宋孝宗朝名相,四川眉山人。

  周必大(1126-1204):宋孝、光、宁宗三朝名相,吉安人。

  陆游(1125-1210):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绍兴山阴人。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集大成者,福建尤溪人。

  张栻(1133-1180):张浚之子,南宋著名理学思想家,四川绵竹人。

  吕祖谦(1137-1181):南宋著名理学思想家,寿县人,后居浙江金华。

  王十朋(1112-1171):绍兴二十五(1157)年状元,南宋名臣,温州乐清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济南历城人,后居上饶铅山。

  所以,仅从杨万里的“朋友圈”来看,就可以说高孝之间是两宋社会第二个群星闪烁、人才济济的历史时期。杨万里作为一位杰出历史人物的问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作为“人才辈出”历史现象的一个例证。

  两宋江西——地理、地位、人才

  从历史经验看,往往会有一个经济的——乃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与政治的核心区域,主导着民族文化的基本格局与走向。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核心区域存在着一个不断转移的过程。从秦汉时期的河渭流域(关中地区),到唐代逐渐向黄河中下游的河洛地区转移,再从唐到宋,就逐步从黄河中下游转移到江南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了。造成核心区域不断从北向南转移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可能相对重要。史学界对这个现象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重要命题,称作“经济中心南移”。

  当时,长江剑阁以南(“南夏”),人口、地域大约占天下三分之二,无论财赋、机巧(手工业产品)与矿冶物产,都已经远胜于北方地区,甚至文化(儒学)中心也随之转移,“古称邹鲁,今称闽越”。从南宋时期起,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所以学者刘子健先生认为南宋时期的文化“以江浙一带为重心”。

  反映从陇右到江左文化主导区转移的最为典型的例证,是南北之间关于科举取士方法之争——实际上也就是国家官员来源不同地域的分布之争。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代,至唐代始成为录取官员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唐代,北方士人在科举中占绝对的优势,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及其周围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从西北起家,重用关陇集团和北方士人。据统计,唐代357名宰相出身的地域分布,属于北方的关内、河南、河东、山南、陇右诸道的有326名,占总数的91%有余,而属于南方的淮南、江南、剑南、岭南诸道仅31名,占总数不到9%,南北差别悬殊。

  北宋时,随着经济中心乃至与文化中心的逐渐南移,北方士人在科举中的优势逐渐丧失,科举及第的比重出现了南北易置的转折。

  宋英宗的治平元年(1064),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关于南北之间的人才之争。北方人司马光(1019-1086,陕西夏县人,今属山西)建议今后在科举考试时采用不同地区按名额录取的办法,试图以此来确保北方人的录取比例,认为当时的科举录取办法“大段不均”(司马光《贡院乞逐路取人状》)。南方人欧阳修却不同意,认为不应人为地对不同地区设立录取名额,应该完全看考试成绩来确立录取与否,以示公平: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

  司马光和欧阳修的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南北不同地域集团的利益,不过,由于双方的观点相持不下,因而科举取士办法还是维持现状,实质上宋英宗是采纳了欧阳修的意见。

  从当时进士登科人数的分布来看,北宋时期南方占了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南与北是畸重畸轻。有记载统计,北宋时期全国总共录取进士9630人,其中南方诸路达9164人,占95%有余,北方诸路仅466人,不到总数的5%。在南方地区中,又以两浙东、西、江南东、西与福建等东南五路的进士为多,总共7038人,占北宋进士总数的73% 。尽管由于记载不全的缘故,统计不一定准确,但仍可以说明南北及第比例之悬殊。作为北方人的司马光因此愤愤不平,也就可以理解了。

  到了南宋,北方地区基本落入女真人之手,由于民族因素的影响,金国主要并不依靠科举制度来录用官员;南方的赵宋王朝,科举取士之盛则更超过北宋,可以说奠定了此后南北之间文风盛衰的格局。

  直至明代洪武三十年(1397) ,朱元璋出于方便对北方地区政治控制的考虑,利用“南北榜”事件,确立了南北分卷取人的制度,这才使得南北之间科举录取的畸轻畸重现象有所改观。但是明清两代进士高科人才仍明显集中于南方,主要是太湖流域的江浙地区。

  从北宋以来,江西地区之人才辈出就一直受人瞩目,无论是临川的王安石,南丰的曾巩,还是庐陵永丰的欧阳修,都是杰出代表。从此奠定了这一地区在两宋政治文化地理中的地位。

  江西(豫章郡)所属之南扬州,及至南宋时期,与吴越(今江浙)相比较,其耕作技术仍然相对粗糙。但这并不能被绝对地理解成“落后”,因为这里还需要考虑到劳动生产率水平问题。精耕细作并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形式,资源与劳动投入的合适比例是其中关键。也可以说,南宋时期,江西地区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仍大致平衡,这其实是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

  总之,发展之迅速与产出之充沛,为吉安地区在南宋时期人才辈出奠定了经济基础。

  田野退居——政局、性格、心态

  政局方面: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死去。赵构坚持与金人议和的国策,“确守勿变”。

  绍兴三十一年(金朝正隆六年,1161)九月,完颜亮撕毁和议,举兵60万分四路大举南侵。十一月初八,虞允文率领宋军取得采石大捷。三十日,金军内讧,完颜亮被杀,退军。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初十日,赵构退位为太上皇,皇太子赵昚正式继位,他就是宋孝宗。

  隆兴元年(1163)五月二十二日,符离之败。

  隆兴二年(1164)十二月,隆兴和议签订,宋金为叔侄之国。

  赵昚多方受困,内心憋屈不平,而又无可奈何。后来随着年事渐高,锐气日消,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北伐的念头。

  可能正因为这个缘故,对待臣僚,赵昚特别在意树立自己“独断”的形象,也许是试图求得某种心理平衡吧。在他的统治期间,南宋朝廷的宰相被频繁更换,少有实权。臣僚稍有不同看法,立即就被贬黜。到晚年,又宠幸曾觌、龙大渊、张说、王抃等亲信,加剧了吏治的腐败。

  淳熙十四年(1187)十月,太上皇赵构去世。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赵昚退位为太上皇,立第三子赵惇为帝,他就是宋光宗。

  绍熙五年(1194)六月,太上皇赵昚去世,在赵构正妻太皇太后吴氏主持下,赵惇被迫退位为太上皇,由其次子赵扩继位,绍熙内禅史称。赵扩就是宋宁宗(1168-1224)。不久,外戚韩侂胄擅权,发动“庆元党禁”打击理学家为主体的政敌,南宋朝政更加昏暗。

  在这一朝政大环境之下,杨万里的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决意退居乡野。

  性格方面:代表杨万里政治主张的,是他于1167年奏上的《千虑策》。在内忧外患的国势之下,关心国运的有识之士都在寻找对策。《千虑策》是应时而作的政治论文,目的在于总结靖康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大胆地揭露朝廷各方面的弊端,提出自己的政治方略。《千虑策》分为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十一部分,每篇或分上中下,或分上下,独立成篇,各有所论,互相联系;纵论古今,立足现实,分析透彻,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

  心态方面:杨万里一生历经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但是“高孝光宁”四朝朋党之争始终不断,杨万里三次立朝期间始终怀着“致君行道”的理想,其耿介直言、清正守节的形象深入人心。杨万里与主战派的胡铨、张浚交游密切,但是随着两公的离朝去世,以及与杨万里关系密切的陈俊卿、虞允文等人的纷纷去位,无疑使得杨万里在朝中倍感孤立无援,而朝中韩伲冑等奸佞当权,君主的昏聩更加使得杨万里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孜孜以求的“致君行道”可能永远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泡影,因而,杨万里只能选择自请离朝。

  意义探求——格调、学行、择友

  观察杨万里的生平,可以从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归纳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先人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创造,必然在家乡的文化传统中留下不可抹去的印迹。地方士民日常饮食起居,尽管常常浸润于无声之中而不自知,其受惠于先人者实莫大焉。我们如果能够积极发掘,多方传播,对于现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则可期待事半功倍之效。这是文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去“认识”杨万里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之所在。

  具体就杨万里的个案而言,简单归纳,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略可讨论:

  格调:取法乎上。光宗、宁宗期间,杨万里其实有相当的政治资源可以利用,这也是朱熹为什么多次请他出山的原因,但杨万里宁可以退居来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

  学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是儒家为学的终极目标,但绝大多数士大夫不过将其虚悬,视为空论。真正能够将学与行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的是极少数。杨万里显然属于这极少数之列。

  择友:认真择友,绝非为了“出门靠朋友”,而是通过在“择善而从”的氛围中给自己的鞭策与推动。

  陆游《剑南诗稿》卷四二《赠谢正之秀才》:

  诚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陆游这个评价,对于政治史中的杨万里来说,也是客观公正的。

  互动

  彭庆新(吉安市文联挂职党组成员、副主席)

  南宋著名诗人、“庐陵五忠一节之一”的杨万里其人其诗其事在庐陵大地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人,听了包伟民教授讲授的《认识杨万里——知人知世及其意义》这一堂课,结合我个人学习和理解,杨万里对庐陵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重要影响:一是清新质朴的文风影响后人。杨万里的诗和词清新质朴、幽默诙谐、明白晓畅,村夫民妇皆易于理解,被现代文学家胡适称之为“白话诗人”。二是爱国忧民的士风影响后人。作为庐陵“士人”的杰出代表,杨万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写下了纲领性的《千虑策》30篇政论文章,提出了振兴国家的总体方略。他一生创作大量爱国忧时、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唱出了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庐陵学子。三是清正廉洁的家风影响后人。杨万里一生刚正不阿,敢于指摘时弊,不愿向权贵屈膝,三度在朝做京官,多次做知县、知州,但致仕回吉水老家,仅有老屋一栋,可谓一生为官,两袖清风。他告诫儿子们:“汝要做好官,令公书考不可钻。借令巧钻得,遗臭千载心为寒。”几个儿子不忘父训,勤廉为政,深得好评,被誉为“当今廉吏也。”

  杨巴金(吉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

  杨万里作为庐陵地区的标杆人物,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如何用好地方特有的文化符号,如何让宋韵明风等文化遗产在吉安鲜活起来,吉水县作了不少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

  第一,守护地方文脉。既着眼于新形势下“文章节义”内涵的挖掘,又积极探索“两个结合”的新路径。近年,以诚斋先生诞辰为契机,两次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诚斋气节万里风》《风行水上自成文》等学术论文集。又如家乡湴塘村成功申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省作协去年开展“江西文学惠农书房挂牌暨江西文学公益大讲堂”活动,地方文化人出版杨万里文化系列诠释书籍,如《杨万里家族纪略》《家刻本〈诚斋诗集〉校注》等10余部,深入浅出解读其为人、为官、为诗的可贵品质。

  第二,人人可为薪火。说庐陵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守,关键是“可传、能传,可守、能守”。能坚持常态化举办诗会和赛事,如2020年举办全市“中涵吉水香——杨万里诗艺研讨会暨重阳诗会”,2022年与北师大、《诗选刊》杂志社等举办“第二届杨万里诗歌奖全国大赛”。两所高中均开设“万里班”,县里定期举办以诚斋文化为主题的征文、书法、采茶戏等赛事,人人争做努力奔跑的文化追梦人。

  第三,点亮精神灯塔。吉安庐陵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交相辉映,全国绝无仅有。其家乡建成了杨万里纪念馆和杨万里诗画小镇,将他的诗词融于场景营造,以传统庐陵建筑与现代风格建筑相映照,打造远近闻名的家风教育、廉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城建有杨万里公园,融合诚斋诗词演绎地、爱国情怀弘扬地、轻氧旅行目的地为一体,营造一步一诗一景的沉浸式诗词氛围,再现他“诗画、爱国、忧民、清廉”的生命历程,有力推动庐陵文化传承融合和创新发展。

  (本版文图由吉安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化名家看江西·讲坛》是一个以名家视角讲述赣鄱文旅好故事的系列讲坛。讲坛以人文历史为主讲内容,通过名家IP、品牌赋能、传播矩阵等多元方式,彰显赣鄱文化魅力,助力讲好江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好故事。

上一篇:詹皇28+12无缘今日最佳!雄鹿赢球,爱德华兹41分难耐三巨头83分
下一篇:多种堆栈方式的混合应用,修出好照片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