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需重视!精准营养治疗,助力肿瘤患者康复!
4月15日,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在天津召开,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在会上以“营”战肿瘤,“养”精蓄锐——精准营养治疗,助力肿瘤患者康复为主题进行分享,以供临床参考。
01 最新数据
根据联合国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全世界营养不良人群在总人口的占比呈持续上升趋势,2021年已达8.21亿人,占总人口的11%。根据我国卫生健康研究数据来看,国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也较高。营养不良已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医院是营养不良的高发场所,住院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尤以肿瘤患者为甚,住院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高达80%。
02 营养不良对患者的危害
营养不良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功能不全综合征,不良影响可累及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及经济5个方面。
?身体方面
(1)体重丢失
营养不良最先导致体重丢失,而在所有常用营养不良的参数中,体重丢失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权重最大。与良性疾病相比,肿瘤患者的体重丢失具有以下特点:①差异性大;②体重丢失的发生率非常高;③体重下降的速度非常快;④体重丢失量大;⑤体重丢失成分不同(肿瘤患者多为肌肉含量下降)。
(2)免疫力下降
营养不良可削弱机体免疫力,由于机体免疫细胞缺乏营养物质的驱动,无法保护机体来对抗外界有害物质。
此外,营养不良也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期限、生存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
?心理、精神方面
心理、精神障碍与营养不良是“孪生姐妹”,心理应激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发病因素,且营养不良又会导致或加重心理应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评估肿瘤患者营养情况时,需要评估心理状况。营养诊断评分与心理痛苦呈正相关,评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
?社会、经济
我国每年用于营养不良的直接医疗费用约为665亿美元(约合4700亿元人民币),每年营养不良直接致死人数为40万人,远远高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带来的生命损失。
03 营养治疗的多重作用
营养治疗的主要作用为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结局、节约医疗费用等。
?增强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免疫力是第一竞争力,强大的免疫力虽然依靠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但良好的营养是免疫力最重要的来源。
?改善临床结局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治疗的肿瘤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节约医疗费用
营养治疗可缩短肿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 d,节约医疗费用21.6%。根据2018年我国总医疗费用粗略预算,进行营养治疗每年可以节约11 599亿元人民币。
04 落实营养治疗的措施
?改变观念
观念不变,行动很难变。
营养是基础治疗、一线治疗,而非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
?推进营养教育
(1)在校教育:将肿瘤营养写入国家医学院校医学规划教材,将《临床营养学》纳入国家医学院校必修课。
(2)继续教育:将营养学的相关内容加入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中。
?建言献策
向国家领导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建言献策,明确营养治疗的重要性,意识到营养不良的危害,使其更加重视、支持营养治疗。
?发展临床营养学科
临床营养学科是临床骨干科室,是治疗科室,而非医技科室,因此要大力发展。
?推广营养治疗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1)营养不良三级诊断;(2)四维度分析;(3)五阶梯治疗;(4)“H-C-H”分级管理在内的营养治疗技术。
?执行“五位一体”诊疗体系
执行“五位一体”的诊疗体系,包括诊断、治疗、疗效评价、随访、护理5个方面,详情见图1。
图1 “五位一体”诊疗体系
?扩大研究平台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数据库,为临床医生提供公共研究平台。
?研发营养诊疗相关产品
营养治疗需要产品的支撑,包括诊疗软件系统、营养诊疗仪器、特医食品、肠内肠外营养剂等。
?建设“无饿医院”
将营养不良的防治重点放在医院,放到肿瘤患者身上,使其在住院期间接受良好的营养治疗。
小结
1.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
2.营养不良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性功能不全综合征。
3.营养不是支持、辅助,而是治疗,而且是疾病的一线治疗。
4.营养治疗对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及经济5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专家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石汉平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普外四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
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肿瘤特医食品)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抗癌协会 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 主任委员
发表专业论文648篇,其中收录于SCI的论文189篇
以第一获奖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学中国人”“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外科学、肿瘤营养)”“健康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整理、排版丨冯熙雯
编校丨王申冲
审核丨邢辰
审稿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石汉平教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