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突然疾病,北大博士上班仅半年,年仅31岁病逝于哈工大深圳校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突然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令人遗憾的信息。2023年5月3日,该校马院助理教授廖梓豪博士因病在佛山逝世,只有31岁。
现在高校教授因为疾病而去世的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算一算廖教授的学习经历,在南京大学读法学本科,在北京大学读硕博,而2022年9月,在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马院,担任助理教授职务。而到现在仅仅上班半年多,就不幸离世。
只能为该校马原失去了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而惋惜。
现在有一种流行趋势,就是高学历者的工作时长日益增长,有媒体做过统计,像博士学历的工作者每日大概工作9个小时以上,超过了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而且博士学历者每周运动时间只有几个小时。
显然缺乏锻炼及工作时间的漫长,造成了不少年轻学者身体出现了变化,而其身体存在隐患的话,就可能出现廖博士这样的情况。
读了这么多年书!最伤心的是父母啊!刚刚有一个大好前途,就离开了,而且是学术界的一个损失,很可惜。有网友说,学文科也这么危险么?不是应该理工科的研究更多?
只能说非也,需要指出的是,社会进步不只需要理工学科,人文学科也必不可少。而就读博难易情况而言,实际上人文学科的博士毕业更难,没有国外的sci、ei、ssci等平台发小论文,国内的cssci资源极为紧缺,教授、博导的文章都很难发,博士生就更鲜有机会,文科又很难出发明专利,大论文从开题到答辩更是经历千难万险,所以,顶不住压力,不脱几层皮断难取得博士学位。这些年,可以说硕士有点水,但博士是货真价实的,有真才实学,且意志坚定。
文科属于精神层面,具有导向性,文理同样重要。虽然廖博士是法学本科,后来转为社会科学类,尤其是马哲类学科,但是实话实说,这门学科学习起来更为的晦涩和艰难,而且在现在更有存在的必要,能够指明人生和社会的方向。
人之为人,只要活着,只要不想变成行尸走肉,就需要阅读听音乐看电影,需要精神食粮,文化和文科的意义就不言自明,尽管在舆论上不被承认、被无知者鄙视 下里巴人从来很多,阳春白雪从来稀缺,从文者本来就应该秉承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耐得住寂寞,自信自立自强。
而越是名校工作学习的压力都越大,30多岁的青年教师还在发展事业,更是落不下学习和科研,而他们更需要注重身体,这样才能更长久的报效国家。无论文理,都会造福人类的。
本文由趣笔谈教原创,喜欢本文的话请点赞文章和关注本号,每天分享教育趣闻、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期待我与您一起共同进步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