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转轨上海科桥A-Level毕业生故事丨谈教学模式及特色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6-06
手机版

  2023届毕业生丨Daisy

  /申请成绩:A*A*A*A*A/

  

  目前被UCL的生物医药专业、感染与免疫专业以及KCL的生物医学专业预录取

  “舍得‘压榨’自己”——这是Daisy对于自己一句玩笑性的评价,同时也是她高中三年半的最好写照。正是这种态度,让她在升学之路上坚持践行“敢于挑战、高效执行”这样八个字,也让她在今夏收获了UCL双offer的成果,如愿踏上继续学习生物医学的道路。

  PART-01

  以好奇和热爱窥见生物魅力

  提到医学,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临床医学,以后大概率会成为医生,但Daisy对生物医学情有独钟,更希望走进实验室研究、开发前沿的技术。

  选择生物医学,有父母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也因为四年级的一支免疫系统纪录片,放大了Daisy对于微观生物的好奇心。影片展示人在感染病毒后,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这让Daisy惊叹原来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竟然这样井井有条地在工作保护着我们,顿觉有趣,开始查阅更多相关的数据、文章、影片等等。

  在Daisy眼中,几门学科中,生物是相对更加得心应手的一门学科。由于对于生物的热爱,课本知识并不仅仅是一条条枯燥的定义、一个个生僻的单词,而是一张张具象的图示。IG生物很简单,重点在于打好基础,后面难度上来时,Daisy说用图像记忆的方法辅助生物学习,再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就好了。

  PART-02

  国际课程赛道更适合我

  Daisy转离体制内赛道最开始并非因为打算出国留学,而是和父母讨论后认为自己并不适合特别应试的学习方式,虽然就读于上海市重点初中,但考虑到应试压力可能会让自己陷于学习倦怠的恶性循环中,再加上自己比较喜欢英国的文化环境,就选择了A-Level国际课程。

  在体制内学习时自认为理科一般的Daisy,在接触国际课程后发现,比起文科还是理科更容易激发自己的兴趣,A-Level数学加入了力学、数论等知识,课程设置体现出更完整的架构体系。于是Daisy在进入A-Level阶段后毅然决然选择了五门理科。“上课跟住老师、下课好好刷题”、“熟能生巧总是没错的”。量变练习是为了增加知识的熟练度、理解度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PART-03

  充分储备,折戟牛津亦不遗憾

  从低年级开始,Daisy尽量广泛涉猎竞赛,但确定专业后,就只参加生物相关的竞赛,分别是BBO、IBO、USABO和BrainBee,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Daisy认为参与太多的竞赛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焦虑,而学会分辨diligence 和busy很重要,集中精力高效专注地利用时间才能更好地对抗焦虑。同时除了竞赛成绩,Daisy也很愿意分享不同竞赛的收获——

  BrainBee脑科学竞赛考试题会涉及一些偏常识性的题目,比如河豚有毒的部分是全身、不只是刺和内脏;BBO和USABO题量大,难度高,需要大家有意识提升做题效率,灵活运用知识点……总之,竞赛不同内容风格也是各异的,希望大家根据内容针对性做好准备,而且,Daisy打趣说,随着生物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之后, 生活中很多事情变得非常“直白露骨”,有一种别人不知我自知的别样乐趣。

  记忆中的AS暑假是热烈而忙碌的——EPQ项目和专业实践的计划如期启动展开。Covid-19流行期间,各种不得已的居家和网课对Daisy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aisy的态度是与其患得患失,不如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她选择了mRNA疫苗作为自己EPQ项目的课题。两个月内连续阅读了几十篇相关的文献,连做梦都会梦到双螺旋结构,这种强度的训练是Daisy过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而一次次与助教的讨论更教会了她学会质疑。通过对国内外疫苗本质的对比分析,结合自己所学所览,Daisy完成了一篇关于mRNA疫苗研发的论文报告,拿到了A* 的预估成绩,但更重要的是Daisy了解到原来疫苗的应用早就突破了预防的范围进入了疾病治疗的领域,有种莫名站上了风口的感觉。

  如果说EPQ项目的学习夯实了理论基础,那么实验室的实践经历就是在为未来研究实操铺设桥梁。根据学术导师建议,Daisy联系到了冷泉港实验室,在凝胶电泳实验中,由于电荷差DNA片段在设备中产生移动,Daisy认真详实做着记录,也意识到了实操其实需要更多耐心、细心,一个失误有可能导致一天的准备化为泡影,而每个培养皿在她眼里都成了最心爱的宝贝。“尽善尽美”是Daisy对于实验的要求,“学有所乐”是她在重复的实验室工作中琢磨出的最理想的学习状态。

  当所有挑战、提升自己的准备都完成以后,即使牛剑或许并非最开始的愿景,Daisy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无比靠近这个目标了,因此申请牛津的生物医学专业就成为了义无反顾的选择。当谈及折戟于牛津的BMAT加试时,Daisy除了些许遗憾,更多的反而是惺惺相惜,加试考题中对于人文关怀的考题提醒她要更多地去审视和思考科学研究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PART-04

  Daisy眼中的科桥

  选择科桥,Daisy表示自己和父母都比较看重科桥的小班化教学和对学术精神的追求,这种教学模式背后反映的是“关注度更高”、“人情味更足”、“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进步,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这些是择校之初实实在在打动自己的。

  科桥的老师都很负责,其中Daisy格外提到了自己的学术导师赵茹老师,为人平和、教学生动有趣,帮自己做了很多学术方面的拓展;另一位是数学组组长亮亮老师,亦师亦友,既是授课清晰的侯老师,也是可以和学生一起玩滑板、谈心的大朋友。

  同时,科桥在学术课程上的设置有独到之处,每个学生都配备有学术导师,定期有各个热门行业大咖进行主题分享,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圣诞营,学校的这些安排既大大地拓宽了眼界,也让Daisy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真正的心中“所爱”的方向。

  三年半的高中生活,Daisy也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学生会中从部门干事,逐步做到学生会主席,也见证学生会规模慢慢扩大,通过组织、协助各类活动,Daisy不但提升自己的策划能力、平面设计能力、演讲能力,也磨炼了自己沟通、领导、统筹的软性实力。

  在Daisy眼中,科桥虽然不大,但很温馨。Daisy一直对于每一位培养自己的老师、鼓励陪伴自己的同学们抱有感激的心情,相信在未来前行的路上,这段回忆依然会给予她力量。

  涛老师有话说

  要想通过考试,基础知识的扎实、对题型的了解、良好的心态以及合理的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建议考前一定要做科桥的真题模考,然后根据模测成绩做合理的备考规划。想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24年科桥入学考试笔试及面试备考,可私杏国际备考涛老师【taoge36524】详细沟通。免F费预约科桥全真模考,根据测试成绩再做详细的备考规划。

  

  Daisy说她也要找到那个让生命涌动,深层次的源动力,就如同那个初次见识到免疫系统之美的瞬间。即便知道这个专业方向以及未来科研道路会有压力,可能要面对实验室里面的瓶瓶罐罐和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但选择热爱的事情去精进,然后,怀着长期主义的态度走下去,这就是自我实现、双向奔赴的过程吧!

上一篇:单车归“位”,文明入“位” ,共享单车管理的“江汉样本”!
下一篇:儿童频道解锁素质教育新思路 小米电视关注孩子快乐成长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