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培养应用型人才,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7-05
手机版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路径。如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则是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命题。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展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面向新征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实践之路,紧扣“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之问,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指导下,中国教育在线推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教育强国建设’系列访谈”活动。

  6月25日,正值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现场咨询大会举办期间,中国教育在线走进黄河科技学院,与该校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进行深入交流。

  白手起家:困难与愿望同在

  孙春蕾:黄河科技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也即将在2024年迎来四十年华诞,作为创办人,您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创办了这所学校?在创办和发展的近四十年历程中有哪些事情让您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呢?

  胡大白:我创办这个学校有点偶然性。我是郑州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师,1981年学校派我去外地讲学期间,我不幸重度烧伤,在床上一躺就是三年,国家和学校给了我最大的关怀和照顾。可是我想:我烧伤时才38岁,躺了三年才41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41岁可以说是最辉煌、最有价值的时候,我难道就成为一个废人吗?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要残而不废,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

  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各地都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当时高校录取人数很少,社会上有大量已经在岗工作的人渴望到大学深造,1984年河南省也准备启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就想,虽然我行动不便、不能讲课,但可以组织人,办一个小小的自学考试辅导班,请郑大最优秀的老师给学生辅导,并且定下了办学宗旨: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所以,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决定从事教育报国,才办起了这个学校。

  办起这个学校可以说是特别困难,当时我们家有9口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挤出了30块钱,这就是黄河科技学院创办的启动资金;第一次办班的时候有140多个人,当时全省自学考试合格率不到6%,而我们的合格率是87%,因此就一炮打响了,学生自然就多了,于是就想办一个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这是愿望。当然,要办大学就会牵扯到更多问题,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开学第一天,1984年11月2号,因为报名的人数太多,我们租的教室容纳不下,学生们都炸开了锅,要求退费。我临时找了一个活动室,组织大家进去,安抚大家说:我们第一次办学,没经验,报名人数突破了我们原来的计划,很对不起大家,今天晚了,钱都存到银行了也没钱给大家退,明天早上8点给大家退费。但是今天请来了郑州大学中文系的郑月蓉教授,讲课讲得特别好,愿意听的就留下来,但不影响退学费。学生们都陆陆续续进去听课,结果第二天早上8点没有人来退费,我觉得真是虚惊一场,也感受到优秀的老师确实不简单。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非常惊险,就是1999年我们申办本科的事情。我们是1994年成为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等专科学校,专科学校办成之后我就想申办本科,但当时没有相关文件、没有先例,是个禁区。我觉得既然深圳特区能冲破禁区,我们也可以,但冲破这个禁区太难了,从国家教委到省教委、市教委都觉得我痴心妄想。我反复跟各级教委沟通,一下谈了五年。终于在1999年6月,召开了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动员社会的力量办一点民办高校,作为现有高校的补充”,也就是说允许民办学校办本科了。我们就赶快逐级上报,报到了国家教委之后我很担心,不知道报的学校多不多,后来得知只有我们一个民办学校上报,些许安心之后又开始害怕,因为河南省当时还要报4所公办学校,我们自然是排到第五位,当时一年一个省顶多批两到三所本科,那我们是不是又没戏了。于是我又到教育部希望能争取到上会考核的机会,教育部相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学校考察,惊讶地发现当时我们从硬件设施到师资条件,都达到了公办本科高校的标准。最后经过考核,河南省5所学校破天荒都批准了,这在全国高等教育史上是很少见的。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印象非常深刻。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人、董事长胡大白(右)接受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孙春蕾(左)专访

  孙春蕾:听着您娓娓道来,我也颇有感触。学校的名字我觉得特别响亮,尤其是“黄河”这两个字。创办之初采用这个名字,是出于什么样的情怀呢?或者说您觉得“黄河”二字对您个人和学校来说有什么样的深刻意义?

  胡大白:1984年创办时我们叫郑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一年之后发展到了6000多人,市教委就要求我们更名,当时我想,叫“黄河”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黄河和我有很大的渊源,我就出生在黄河边,从郑州到洛阳,再到西安,后来又回到郑州,在郑州从小学上到大学,可以说我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所以我觉得黄河代表中原、代表中国。叫“科技”,是因为科技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市教委当时批的是黄河科技专科学校,后来省教委批的时候就是黄河科技学院,国家教委批了以后也是黄河科技学院,这是黄河的情节吧。最近有一位军旅作家写了关于我的一本书发行了,他定的书名就叫《黄河之水》(注:《黄河之水》为长篇报告文学,讲述了中国民办教育的旗帜性人物胡大白创办黄河科技学院的故事,作者为刘标玖),也是以黄河命名的。

  紧跟国家战略,

  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

  孙春蕾:学校从最开始的140多名学生,到现在在校生有3万名,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在民办高校的各种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也受到了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特色和特点?

  胡大白:我们学校叫黄河科技学院,顾名思义我们是以工科为主的。虽然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河南教育已经赶上来了,但是相对还不在全国前列,我觉得河南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缺乏比较好的理工专业,因为我们是民办学校,办理科专业相对实力不太够,所以我们除了医学方面的专业其他偏理的大部分是工科专业。我们就是按照国家最需要的来设立工科专业的,比如说我们前期设立的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后来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人工智能等等,都是在河南省办得比较早的。今年我们又新增了三个工科专业,分别是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这些都是国家急需相关人才的专业,也是国内高校没有普及的专业,我们超前布局,增加了这三个专业。另外,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健康的观念,就是说不光要治病更要预防,要“防未病”,于是我们就增加了运动康复专业,这个专业一招生就非常火爆。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的重点是工科,是紧跟国家战略、紧跟社会需求、根据自身能力来布设我们的专业,当然我们也兼顾医学和外经商贸类专业。

  另外我们还有三个亮点,就是体音美。实际上,民办学校的生源质量短时期基本不可能超过公办学校,但是有大量有艺术天分的孩子,文化课分数不是太高,于是我们的体育学院、音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招收了很多这样的学生,都出了很好的成果。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就是扬长避短,紧跟社会需要,这也是我们的特色。

  孙春蕾:您刚才讲到学校是以工科为主的,我觉得以工科为主的学校,相较于偏文科的学校而言,学校在教学方面的投入要大得多,尤其是教学设备,也就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走的是一条相对来说付出成本更高的一条路。您觉得这是您的教育初衷,还是说您是从我们目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些需求出发的?

  胡大白:你说的是大家的普遍认知,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2008年参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事。我们当时是唯一一个要参加评估的民办学校,距离评估要求相差甚远,比如说我们当时才500亩地,按照要求要达到2000亩,图书我们当时有40万册,按照要求是160万册,等等,所以说当时压力很大,非常困难。

  最后我就给大家说了一句话,我说:黄科院十万个理由办不成,但我们30块钱起家,咱办成了,还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注:学校发展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称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既然我们升了本科,我们就全力去改善办学条件。

  过去说逼上梁山,我们是被逼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逼,还真上去了。我们是2004年接到评估通知,经过四年准备,2008年评估的时候,当时的评估组组长总结了四个字,一个是“震撼”,没想到民办学校这么大、设备这么齐全,图书这么丰富,人才培养质量这么好,一个是“震惊”,办工科已经很难了,没想到你们还敢办医学,他说“工科是吃钱的,医学是烧钱的”。确实是如此,比如说纳米材料与技术这个专业,一台电子显微镜就500万,其实你用5万块钱也可以买一个电子显微镜,但是你办教育要凭良心,你不能坑学生。可以说我们学校办学39年来,所有的办学结余、所有的上级奖励、所有的兄弟单位或者是友好人士的捐助,全部用在学校的发展上。

  我觉得我办这个学校,图的就是这个学校办得好,那我就不能因为工科吃钱医学烧钱,就不办工科不办医学,因为国家需要工科的人才,需要医学的人才。事实证明我做对了,所以我们学校无论是工科专业、医学专业还是艺术类专业,都生源不断。

  我就觉得办学不是为了轻松,也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像最开始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样做我心安理得。

  孙春蕾:是的,特别好。另外我还了解到,学校将学生分为就业、创业、升学三大群体进行个性化培养,我想请您谈一下当时制定这样的培养方案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施的?截止到目前为止成效怎么样?

  胡大白:这个也是和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有关,我们是“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后来又引申了“两个全心全意”,一个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一个是“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2008年评估之后,我们又引申为“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有人说把“最”去掉,我说不能去掉,这不是说我们“是”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而是我们“办”一所,这个目标永远达不到,但这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我们全体教职工要向这方面努力。

  那么,对学生负责,怎么负责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对他在学校时负责,一方面是对他出了学校负责,出学校要走的大致有三条路,一条路是升学,不论是留学或是在国内考研,一条路是就业,一条路是创业。每个学生都有个性,每个学生都有一套人才培养模式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入学之后,我们就会有职业指导师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个人愿望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路。

  针对这三条路,我们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不同的。前两到三年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为了保证本科的系统性、学术性、创新性,也就是说本科学历教育的基本标准要达到。在此基础上,考研的就要加一些他所考专业的专业课和外语、政治;就业的就要锻炼他的实践能力,于是我们开展项目化的教学,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创业的我们就尽可能提供各种条件。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创业,也获得了很多国家级荣誉,比如说我们获批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等等,还有“黄河众创空间”也是全国首批众创空间。我们校内基本上将近10万平米的建筑,是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我们和二七区政府联合,我们投入设施,二七区提供政策服务。

  如果学生要创业,一般是到大四,我们有众创空间,可以办证,还有孵化器、加速器,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可以成为郑州市的科技企业了,就可以得到政府资助,这是一整套流程。

  另外我们有创新创业的教程,这是国家一流课程。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要上30个学时的必修创新创业课,因为他即使在学校不创业、在工作3年5年后不创业,他也要有创新创业的思想,这对他的发展有好处,这一点我们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的学生在创业方面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比如说河南省第一届、第二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都有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不少奖项,国家级的奖项约800个,省部级的约8000个;还有今年6月14号的毕业典礼上,14届的毕业生刘善炜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创立的公司现在的年产值是12个亿,而且他的产品是国家级的领先产品,成为优秀品牌,14年刚毕业创业成就都这么大,我就觉得挺高兴的。我们学生里确实是创业成功的人特别多,我们明年40年校庆的时候也准备把创业成功的人聚集一下,给学生好好上一课。

  另外,对于考研的学生,我们的外语、政治还有专业的培训指导全是免费的,在图书馆还专门为他们设了两千个座位,有小隔断、台灯,饮料供应,他可以非常安静地在那学习。假期我们对不愿回家的考研学生,图书馆也是全开放的,各个学院也都有专门的考研自习室。

  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学校是全国第一家民办学校,我特别重视就业,我觉得民办学校的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就生存不了,我们把就业当成校级、院级、党政一把手的“一票否决”,因此都要抓就业。我们学校有一个省级的人才交流中心,一年四季给学生提供服务,学生中心就业办专门有一群人为学生就业服务,因此就业质量比较高。

  我们还为学生建立数字化档案,包含五个部分:一是专业成绩和学习情况,二是二课,也就是业余时间他的政治活动、政治表现、公益活动,三是创新活动,四是实习,五是社会实践。这就相当于是学生的全方位立体画像,哪方面做得不够,就会提醒他全面发展,当然这个对别人是保密的。

  所以,我们学校分三大类对学生进行培养,既照顾了共性,也照顾了个性。

  孙春蕾:学校是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而且您刚才也提到了在学生培养方面的一些举措,那么您个人认为,在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样一个大的方针下,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合格的人才,才能放心地把他交到社会上去?

  胡大白:刚才我说了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学历教育加职业技能培养,为什么我们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呢?我觉得在中国,除了极少数民办学校是研究型大学,比如说施一公创办的西湖大学,其他民办学校基本都是应用型的。

  我刚才说到1999年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所以大家可能发现2000年以后高校数量增加了很多。我1960年上大学的时候是100多个人考上1个,现在的毛入学率是59.6%(注: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毛入学率达到59.6%),已经比较普及了,所以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

  另外,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生产、经营、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工程师。从上世纪70年代起,欧洲和美国就开始设立应用科技大学,当时我两次去欧洲考察,发现他们非常重视应用技术研究,而且不光有专科本科,还有硕士博士,这给我了启发。

  所以从国家需要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我们从2003年就确定要举办应用型的大学,比教育部正式提出还要早,我觉得这样做是如何国家需要的。但是我不排斥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将来成为科学家,因为我们有职业生涯规划,他可以从大一开始就决定考研,而且我们也保证了本科的教育质量,所以我们的学生有考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他们可以去从事国家需要的基础科学研究。但是就我们学校目前而言,我们可能几十年之内都不会具备搞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或者说是主要去搞基础科学研究,所以我们还是始终坚持自己的定位,就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孙春蕾:我觉得您对学校的定位非常准确,从实际出发去进行人才培养。您刚才也提到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了,河南的高等教育也在飞速发展,这就要涉及我们今天的主题,也就是高质量发展了。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学校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或者说目前有哪些举措?

  胡大白:我们从2013年到2018年主要是抓创新创业,当我们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体系之后我们就把目标转向了高质量发展,也可以说是人才培养高质量,那么怎么做到人才培养高质量?首先就是要有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能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上坚定、专业上精湛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我们学校从办学开始就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们学校有专职教师2200多人,还有兼职教师800多人,且都是“双师双能型”的,比如说新闻单位的高级记者、高级编辑,高级工程师,银行的高级金融师等等,疫情期间虽然学校困难,但我们也提高了教师的薪酬待遇。我们还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如果学术能力很高但思想或者作风不好,我们也是一票否决的。

  另外,要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找准我们学校的短板、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在高校中普遍存在,比如说我教一门课,我自己出考题自己改卷子,如果老师不严格,讲点情面,那就会放水,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我们学校从2000年升本之后就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比如说我们的毕业论文每年抽检20%,这20%不是我们抽出来的,而是我们请其他的河南高校专家来抽检、评价,没有抽检的毕业论文我们除了负责的导师之外也会有评审委员会,就是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孙春蕾:您的教育理念真的非常超前,我觉得引入第三方评价在民办高校里是走在前列的,其实公办高校也不是很多。

  胡大白:是的,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全部的教考分离,而且对学生实行学分制,比如你第一次补考不及格以后就得重修,不是说你补考不及格就再补考一次。所以我们的评价体系是客观的,不再是老师可以放水讲人情的。

  再一个就是课程体系改革,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每一门课程都进行标准化的要求,而且还有专业改革。很荣幸,河南省教育厅依托我们学校成立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管理服务中心,承担全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和评价,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学校现在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36个,我们在河南省和公办学校一起评价,也在中上游,当然距离顶尖还是有差距的。

  总体来说,我们全校上下,从书记、校长,到每一个老师、辅导员,核心工作就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以,为什么我们的毕业生安置得好,为什么生源好,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而且,我们在2018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也收到了效果,当时的专家组组长为我们题写了“情怀大、格局大、手笔大、作为大”的评价。因此我们一直是把人才培养质量当作最重要的首位任务。

  孙春蕾:正如您所说,我觉得家长之所以认可学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看来高质量发展这个理念学校很早就树立了而且一直贯斥执行得非常好,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那么我还了解到我们学校近几年打造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政教育课,您认为当下高校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思政教育?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胡大白:关于思政教育,我想多说几句。我们学校从1984年成立就开始积极寻求建立党的组织,因为是民办学校,没有政策、没有先例,我们五年之后,1989年才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又经过五年的努力,1994年我们才建立了党组织,后来又建立党委,我是第一任党委书记。这是我“十年找党”的故事。为什么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要建立党组织?我觉得我们要办的是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那就必须建立党组织,另外,相比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录取学生的政治素养都相对弱一点,整体学校的党务工作经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几乎没有,所以我2000年参加第九次全国高校党建会时,做了个发言,我说民办高校更应该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

  我们学校的思政工作开始得比较早,我们在1995年就提出来以党建为核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工作,这与近年国家提出的“三全育人”不谋而合。我们现在建成了一个健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教师126个人,专门负责思政工作,全员就是全校每一个人,全方位就是你不管党政工团,任何部门都得抓思想政治,全过程就是从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贯穿全程,我们是这样一个思想工作体系。

  我们不仅有思政课程,更强调“课程思政”,就是要求每一个专业老师不能有师德师风的问题,不能在政治上犯错误。

  关于思政课程,我们有两个创新,第一个就是在全国还没有开始要求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课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筹备了,现在明确要开这个课了,我们实力也就够了,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及时地让每个学生都知道,都能受到教育。还有一个创新就是我们在几年前就建立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编的一个中华优秀文化概论课的教材,目前已经出版到第三版了,这在全国可以说是头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我们就打造了一批有温度、有风景、有信仰的思政课,老师们集体备课,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了很多视频,也与学生互动,学生们也喜闻乐见,不再是在底下玩手机或者悄悄说话。另外,不光是在课堂上学习,我们还要到红色教育基地,河南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比如红旗渠、二七纪念塔、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等等。老师们在寒暑假也要出去考察,一个向思政课教得好的学校去学习,一个是到红色教育基地。

  我们学校整个大环境非常重视思政教育。我们建了很多馆,党建馆、博物馆、红色教育馆还有生命科学馆、智慧教育馆、智慧医疗馆等等,学生一入校我们就会组织去参观;还有可以自由参观的艺术馆,中国画艺术馆、书法艺术馆等等,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校内校外资源,形成一个大思政的环境,让思政课变成学生受欢迎、真正受教育的课。

  所以,我们的党组织发展也很快,党员占比很大,我们学校3万多名学生中,有党员3000多名,占10%左右,教师党员有1000多名,占50%。

  民办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促进力量

  孙春蕾:您刚才提到我们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一些举措和方法,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和社会上其他组织管理者的不同。您认为高校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够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

  胡大白:对,你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学校作为教育单位跟社会其他的事业、企业单位的职能是不一样的,学校有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核心是人才培养。因此,作为校级负责人,我觉得首先应该是一个“政治家”,要在政治上立场坚定,能够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动摇,不能出问题。

  其次应该是一个“教育家”,要懂得教育规律,教育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就必须要有爱心,这是最基本的,所以我们学校的愿景很普通,就是“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把“最负责任”作为我们的理想目标,那就要充满对学生的爱,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个全心全意”,“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第二个“全心全意”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后,我觉得作为民办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一个“企业家”,我们是没有办学经费的,所以要想让学校取得长久的良好发展,就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有钢使到刀刃上,在运营上不能出问题。

  所以我觉得高校管理者尤其是民办学校管理者应该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

  孙春蕾:通过您刚才的讲述,我们也能感受到民办学校相较于公办学校而言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那您觉得,就目前而言,民办学校发展优势是什么?在发展中的困难还有哪些?

  胡大白:非常感谢你对民办学校的理解。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不一样,民办学校无论是硬件设施、教师队伍、后续的资金投入,还是在社会认可度上,都不如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主要还是靠自身的运营、学费以及科研成果的转让,所以先天的不足就逼着民办学校成长。我小时候就听说,那时候日本鬼子撂炸弹,人们躲炸弹躲飞机,前面是个沟,一跳就跳过去了,结果回来的时候却不敢跳了,所以说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特别的能力,我用它来比喻民办学校。我觉得民办学校就像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天生没有奶,就得去刨食,所以说民办学校天生就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是民办学校的其中一个优势。

  另外一个优势在于,体制比较机动灵活,决策机构决策得比较快,比如说我们会到国内外各地去学习,看得远看得早,学到先进的东西回来就开始干。

  当然,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是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力量。我们说生活安逸的时候创新精神就相对就弱,有竞争才会有活力。民办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到现在,比重很大了,我看到一个数据,所有学校中民办教育的比例就占到34%,人数上占18%(注: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7.83万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比例为34.37%;在校生5282.72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8.05%。),比例相当高了。所以说民办教育的存在,我觉得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促进力量,这样就形成了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这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

  至于说困难,黄科院创办39年来虽然我也遇到过很大的困难,但从来没有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其实只要精心策划、精心运营,民办教育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还是会有很好的发展。

  孙春蕾: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那么在您看来目前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

  胡大白:我觉得中国高等教育,因为我也没有办其他教育,我们就只说中国高等教育,它的核心问题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匹配度不够,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社会各界招聘难。这是个核心问题怎么解决?

  我觉得一方面是从思想上、认识上解决,现在很多孩子不愿意做技术工人、工程师,更不愿意干村官,但是我们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所以我觉得在校生要到基层、到农村去,要去晒太阳、要去经风雨,这个思想转变很重要。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提出了“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口号,并且也已经做到了。我们的学生中有受到总书记接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还有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乡村医生等等。

  另一方面,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还是要改革要下大功夫,我们也会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努力。

  展望未来:

  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应用科技大学

  孙春蕾:我们一开始就说到学校即将迎来四十年华诞,那么您对于学校之后的发展,比如说下一个10年、下一个40年,有什么样的愿景?或者说黄河科技学院发展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您的终极目标?

  胡大白:在10年之内,我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学校的目标,一个是申硕,我们基本达到条件了,另一个就是更名,就是更名为黄河科技大学,当然定位还是应用型的科技大学。40年有点远,可能我都看不到了,但是我们学校的长远规划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应用科技大学,我觉得还是有期望的,一方面我们学校有这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科技大学道路的探索也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们也就是晚十年,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制度优越好办事,所以我觉得,在40年之内,我们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应用科技大学,继续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孙春蕾:是的,正如您所说,我们学校有基础、有愿景,也愿意为此去努力奋斗。那么,目前正值2023年招生季,这两天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现场咨询大会也在我们学校举行,我想请您借这个机会对有志于报考我们黄河科技学院的考生及其家长简单说几句。

  胡大白:很荣幸,这是我们第17次承办河南省的高招咨询会,今年凡是在招生录取编号在6130之后的本科院校,以及提前批专科、高职高专批录取的省内外400余所高校都在这里现场咨询。我们学校今年的普通本专科是9300个,本科6800个,专科2500个,专科还有国际合作办学。

  我们去年本专科都是第一志愿录取,所以今年建议高出省控线40分左右的考生报考我们普通本科(招生代码6130),高出10分左右,可以报考我们在济源设立的应用技术学院(招生代码6133),这个学院都是很好的工科专业,也是黄河科技学院发毕业证。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我们的临床医学专业是在本科一批录取,非常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我们黄河科技学院!

  本文为中国教育在线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上一篇:当英语只学了一半
下一篇: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有哪些?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