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读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大学生做保洁是浪费人才吗?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观点速览:

  

  当大学生不再稀缺,硕博毕业生也越来越多,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不值钱了?上大学对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如今读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了吗?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特别推出《人生AB面》系列圆桌对谈,本期讨论的主题是: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本期嘉宾:

  周睿鸣丨主持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李志民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刘永谋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一、

  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上大学仍然很重要

  周睿鸣: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一些城市硕博毕业生的人数甚至超过本科毕业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如何看待上大学的意义和价值?

  李志民:大学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如果按照西方的说法,叫作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我们在本科及以前的教育,包括技术教育,都是学知识的,到了研究生教育是参与知识的创造的过程,这是教育层次的不同。国家发展越快,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也就越多。很多高新的技术可能需要研究生,本科生无法胜任这种岗位,所以考研究生的人越来越多来,但这并不代表上大学以及读研变得不值钱了,国家需要有更高技能的人、更多的人才去创造知识。

  刘永谋:考研逐渐高考化,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从社会层面来讲,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及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也在去精英化。

  从个人的角度讲,不能说现在大学生不稀缺了,所以读大学就没有什么意义,就好比不能说现在认识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也就不用去学识字了,这个逻辑是一样的。今天的大学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标配,如果你不去读大学,是很难融入社会的。

  二、

  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后,就业范围会更广

  周睿鸣:大学学费上涨这件事很受关注,有学生说找工作不易,学费还涨了,现在读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刘永谋:所谓性价比,它其实是一个预期,也就是说我今天投入的钱和我后来找的工作相比怎么样。在学费上涨的情况下,就业的环境更受关注,这也提醒我们的教育规划部门在制度的设计安排上做好整体的规划。

  另外,现在不少年轻人觉得就业压力大,工作的付出和收入也不成正比。有人问过我,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年轻人做什么,我的第一个回答就是,年轻人不需要我们给什么建议,需要的是我们这些社会的老一辈,或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包括年轻人受教育的环境以及未来就业的环境,这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去建议。

  李志民:我们谈读书的性价比、学费上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国家培养大学生,公立学校是有生均经费拨款的。即使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平均每年的生均拨款也有1.6万元左右,在高等教育有重点投入一些省份,生均拨款可以达到4万元以上。与生均拨款相比,我们个人所交的学费占比还是比较低的,国家规定不超过25%,这是一个参考;第二个参考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也是比较高的,美国的公立学校,州政府四年的补贴大概不到5000美元,其他的费用还是靠学生缴纳的学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上更好的大学,国家对你的培养费用也会更高,所以你考的分数高,也相当于拿到了国家的奖学金。这个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

  

  周睿鸣:此前有211学校毕业生在火锅店当保洁的新闻,这几年也不乏名校毕业生“高开低走”“向下就业”的故事,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李志民:在火锅店打工也好,卖猪肉也好,甚至硕士毕业当快递小哥等等,人员规模大了以后,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我觉得不足为怪。当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以后,就业范围会更广。“高开低走”的说法,还是精英教育思想在作怪,思想观念要转变。有的家长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大学毕业要分配工作、要在体制内”,人都有不同的追求,不要以自己的状态来判断别人的行为。

  刘永谋:改革开放几十年,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急速改变。“高开低走”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大众的部分观念是需要改变的。我曾经问过一位哈佛毕业准备去开Uber的同学:“你去开Uber,不会觉得这些年的书白读了吗?”结果他完全没这个想法,他说这是我自己愿意的,是我的一个选择。我觉得我们国内也会有这一天的。

  三、

  受教育不只为了就业,打开眼界才有更多可能

  周睿鸣:单纯以就业来衡量教育的价值合理吗?上大学能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刘永谋:就业也就是劳动,如果只通过就业来衡量教育的意义,那么这个意义就是完全功利的,相当于意义唯一地从劳动中获得。但是一个人他不仅是一个劳动者,他可能还是别人的父亲,或是越野运动的爱好者,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角色。不是说我们都不去搞劳动了,而是要明白劳动它不是我们意义的唯一源泉,如果把生活的意义固定在功利性的劳动之上,是非常危险的。

  就业之外,我们上大学会得到什么呢?首先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其次是个人的成长,上大学是从学校到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状态,是一个新的成长环境,也是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第三个叫做人脉,你在大学的同学、老师,他们会构成未来你发展的一个人际关系圈;第四个是眼界,比如我从小镇到大学,后来到北京读博士,然后去美国和欧洲访学,眼界越来越开阔,所见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对生命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个人精神境界的层次也是越来越高的。我想以上这些是除了就业以外,我们在大学当中可能会得到的收获。

  周睿鸣:读大学期间怎样能尽可能地打开眼界、增长见识,为今后的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性?

  李志民:我觉得大学生如果说想提高眼界增长见识,不妨多在网上学一些知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课上更好的学校的课程,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系统的知识。到了大学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自己要管好自己。

  刘永谋:大学期间除了搞好学业以外,社团工作啊、身体的锻炼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全面去发展的。另外就是要自我规划、自我做主、自我成长,一定要有这样的自我意识。第三个想跟大家说的是,学校是一个非常能够开阔眼界的地方,建议大家多听讲座,不一定是你所学专业的讲座,只要是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去听听。最后,我个人的一个建议是,一定要关心新科技的发展,比如AI带来的冲击,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最新的技术,也要思考它对我们自身的影响。

  参考资料:

  https://www.gov.cn/xinwen/2015-06/16/content_2880210.htm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306/t20230630_1066490.html

  https://mp.weixin.qq.com/s/PufcatNbDrKvF2DNl8SZfw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403799860451304

  编辑:ambergchen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教育频道版权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上一篇:东华大学MBA在读学长备考经验分享
下一篇:法定带薪年假,为何休起来那么难?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