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个暑假,你家孩子考级了吗?艺术教育背后的应试之忧
原标题:这个暑假,你家孩子考级了吗?艺术教育背后的应试之忧
“你家孩子今年考几级了?”在即将结束的暑假,这已成为很多家长见面时的问候语。每年七八月份,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的大幕在全国各大城市相继拉开,刚刚放下了书包的中小学生们,又马不停蹄地开拔到艺术培训的战场。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眼下各种名目繁多的考级、考证,正在让艺术教育日渐技能化、功利化,太多的孩子被逼着去跳舞、练琴,只是为了有更好的通道和升学机会。掌握了一门技艺,就是美育教育的成功吗?我们的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美育来滋养他们的心灵和人生?
功利主义,让艺术教育变了味
“上午9点-11点练钢琴,下午1点-3点学画画,晚上练习舞蹈,写作业。”这个暑假,即将升入小学三年级的南京小学生悠悠似乎比上学时还要忙碌,因为报了舞蹈、画画和钢琴三门考级,她几乎没什么时间休息,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4岁练钢琴,5岁练画画和舞蹈,几乎每个暑假,悠悠都在考级中度过。今年刚刚9岁的她,这个暑假已是第三次参加钢琴考级了,这次她考的是钢琴的最高级别10级。对于这个成绩,悠悠妈妈显然很满意,她说,趁着现在学业压力还不大,让孩子在艺术上多下点功夫,既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自信,又为将来小升初做好准备,“多一些考级证书,将来做简历就会漂亮很多。”
与悠悠妈妈一样,利用暑假给孩子考级的家长不在少数。苏州一家公司职员刘女士的女儿开学就上初三了,可女儿的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刘女士担心女儿的成绩一年后考普通高中有难度,所以从初二开始,就让女儿加入了音乐考级大军,她坦言,“女儿对艺术谈不上有多大兴趣,坚持下来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来高考的时候,凭借艺术特长可以考上一所好一点的大学。”
事实上,家长们趋之若鹜的考级证书,含金量并不高。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艺术考级已经与小升初、中考等脱钩,并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加分的依据。
既然社会艺术考级证书和升学已经脱钩,那为何近年来“考级热”仍有愈演愈烈之势呢?南京无边界音乐学校总经理孔祥凯分析了几点原因,“不少家长并不在乎自己的孩子艺术修养是否得到了提高,他们中的一部分属于盲目跟风,认为别的孩子都在考级,我的孩子不考,便输在了起跑线上。还有的家长认为,一纸考级证书在手,总归是‘有用’的,虽然没有具体的政策规定,但在同等条件下,肯定会成为招生学校优先考虑的对象。”
众多家长们在“有用”的指导思想下,迫切地“逼”着孩子去考级,以获取各种证书,重在审美情感培育的艺术教育变得“急吼吼”、功利化。而与各种艺术培训班的火爆情形相比,学校的艺术教育却被普遍认为“无用”,受到家长们的冷落。
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学习艺术特长,接受艺术熏陶,说到底是给孩子进行美育教育,其初衷是为了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那么,孩子们在学习了音乐和绘画之后,真的就热爱艺术、懂得艺术了吗?
事实上,很多孩子是被逼着学的艺术,很难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艺术的美好,而是“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小时候真的恨死钢琴了!”徐州90后媒体人张晓从5岁开始练琴,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每个假期都被练琴和考级填满了,“考完了钢琴十级以后,我感觉自己的任务终于完成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愿碰钢琴了。”
南京弦音琴行的钢琴老师廖星教琴12年,带过的琴童不计其数,他对此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许多学生来琴行上课,一门心思只练考级曲目,不学乐理,专注速成,有家长甚至为孩子定下‘小四’之前考过10级的硬性任务。为了考级,很多孩子终年只弹一两首考级曲目,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地练习,你说能不痛苦吗?”廖星说自己曾见过一位过了钢琴10级的孩子,技术很出色,但音乐素养却很差,问他《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是什么,对方一脸茫然。廖星觉得,如今很多琴童大多只是机械地弹奏,缺少用音乐表达心灵的感受和情绪,他认为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的逼迫导致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学习钢琴的琴童数量在世界称冠,超过3000万人。练琴却不爱琴,已然成为中国琴童普遍存在的“症结”。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吉爱明表示,琴童大国没有培养出一代热爱音乐、享受艺术的国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严肃问题。他认为,我们并不是缺乏热爱音乐的基因,只是太过注重技术,强调实用性,“家长对琴童的学习功利性、从众心理较强,没有从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出发,缺乏审美的引导,才使得壁垒凸显。”
一切艺术教育都是美育的一部分,但单纯追求技能的艺术教育,可能会走向美育的相反面。江苏省美协副主席胡宁娜认为,家长以应试的态度对待艺术,让孩子在文化课的压力之下疲于奔命应付艺术课,这种方式很难建立起孩子学习艺术的内在激励机制,也很难让孩子从精神上真正理解艺术之美。“家长功利性地对待美育,无法让孩子真正获得艺术的精神滋养,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即使拥有再高的文凭,都不能成为艺术家。”
胡宁娜的观点是,基础美育教育的缺失和偏差,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生活中的美盲其实很可怕,我们经常能看到美感缺失的建筑、粗制滥造的雕塑作品、人们粗鄙的衣着打扮……审美和艺术的缺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可能导致人们陷入低俗、庸俗的迷宫,很难让人们从内心深处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南京平面设计师解磊对此也感同身受。他对记者说,自己曾看过某个音乐会的宣传海报,“以典雅庄重著称的交响乐团,应当是代表一个城市艺术和审美水平的门面,但设计海报却简陋粗俗、不忍直视!”他表示,美育其实渗透进生活每一个细节当中,大到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小到室内装修、家具摆设和服装搭配,懂得审美,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丰富的色彩和活色生香的味道。
和孩子一道,学会对美感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和理念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
近日,因《爸爸去哪儿》爆红的黄多多再一次登顶微博热搜,13岁的多多涂口红、挂耳坠,这些“爱美”的装扮颠覆了传统好女孩的形象。豆瓣艺术群对此展开了热议,在一部分网友看来,美育学习也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部分。
“美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一种态度和境界,一种品位和眼光,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审美空间,家长的审美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在胡宁娜看来,美育的对象不应只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在美术馆里,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画作前驻足并询问‘这是谁的画?画的是什么?’很多家长们往往一无所知,甚至给出了错误的引导。如果说过去因为教育的缺失,使得家长们在本应接受教育的阶段没有构建起系统的美学修养,那么如今,家长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同步前行,成为美的追随者,因为孩子的美育除了依靠学校之外,还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表示,艺术不是可以用功利来衡量的,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的修养品行和审美水平,让孩子学会感知这多彩的世界、欣赏生活的美好,从而丰富他们的生命。“有一个真心喜欢的爱好,可以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找到精神的共鸣、心灵的寄托,对其一生都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他建议,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走进剧场、音乐厅、博物馆、艺术展,孩子在日积月累中接受艺术的滋养,美学素养自然能得到提高。他同时提醒,在带孩子欣赏演出和参观艺术场所之前,应事先做好功课,有的放矢,拓展孩子孩子的思维和眼界。
在著名旅日画家傅益瑶看来,美育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出来的。“美育最宝贵的是情景教育和感动教育,因为人们对美的感悟不是从技巧开始,而是从感动开始。”作为画坛巨匠傅抱石的女儿,傅益瑶从小浸润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在一次又一次观摩父亲磨墨、展纸、润笔的过程当中,她被中国水墨画艺术所感动,更被父亲追求纯粹内心审美的艺术世界感动。她说,“艺术是唯一不能‘偷’的技术,需要唤醒内心的感动。所以,让孩子学会对美感动,才是美育教育的基础。”
交汇点记者王慧实习生葛佳铭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