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 广东要借中欧班列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8-18
手机版

  自2016年开出首趟中欧班列起,广东中欧班列累计发运量已突破1000列大关。如今,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一股“广东造”出海潮乘势而兴。海港空港货运量名列前茅的广东,如何借力中欧班列,更好地服务于“广东造”出海?对此,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进行了解读。

  在毛艳华看来,除了时间快、成本低、运输安全高效外,中欧班列的“点对点”运输优势是海运、空运难以比拟的。“中欧班列让货物生产地成为直接出口地,实现在本地报关装箱,不用通过各种联运或内贸铁路运输环节。同时,通过线路的加密,货物能够从货源地到中亚、欧洲市场的‘点对点’运输,节省了反复转运的成本,也有利于加快运输时效。”毛艳华说。

  当前,国内海运、空运的运力已恢复至常态化水平,中欧班列如何延续增长势头,并跑出差异化发展道路?毛艳华分析称,中欧班列未来仍然大有可为,对推动共建“”高质量发展、保障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畅通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开通以来,中欧班列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国家在设施硬联通、规则软对接方面的政策沟通,设施规则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班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回程班列增多、重箱率提高,中欧班列对扩大进口的影响将逐渐凸显。

  谈及中欧班列如何更好地推动“广东造”出海,毛艳华表示,广东要借中欧班列的开行,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结构。“传统的海运、空运,贸易对象更多是在沿海港口城市,中欧班列能够帮助广东提高对中亚、东欧等新兴市场的辐射能力,帮助广东企业拓展这些区域的市场。”毛艳华说。

  “不能把中欧班列仅仅视为一个运输工具,而是要与贸易的业态创新结合起来。”毛艳华提到,广东可以向西安、重庆、郑州等内陆城市借鉴中欧班列运贸一体化的经验,借中欧班列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为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提供贴身服务。

  具体来说,广东要把中欧班列的物流通道和生产基地的优势结合起来,开展两地产业的投资与合作,如借助“点对点”运输优势,在目的地站点加强货栈、物流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外溢效应,带动货物流、、信息流的联动发展,进而以贸易带动广东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上一篇:雅思口语会比笔试早吗
下一篇:祝贺!王伟莹、张蕊包揽女子跳台金银牌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