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城 水墨石屏|石屏第一中学:“百年治学,让云根文彩誉九州”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是我校的校训,这段取自《中庸》的词语,代表的是儒家教育求知的核心思想。近百年来,我们秉承着‘作育人才’办学的宗旨并坚持行之,努力传承…… ”从杨云鸿先生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们对石屏县第一中学——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学府,慢慢地有了直观地了解与感受,从最初对该校悠久历史的敬重,慢慢地融入到对前人治学精神的感叹之中……

  杨云鸿先生是石屏一中的党委书记,站在该校古建筑“企鹤亭”前,这位从还是懵懂少年就到该校求学、毕业、留校任教,到如今已近知命的学者,继续向我们解惑着校训的含义:“博学:就是要广博地学习;审问:要详细地追问; 慎思:要谨慎地思考;明辨:要清晰地分辨;笃行:要忠实地执行。”杨书记专注的神情,让我们不难勾勒出他曾在讲台上的严谨。

  在校园中行走,只见两旁的树上彩灯环绕,老师们不厌其烦细化着校庆当天的具体事宜,下课的学生们一遍一遍打扫着角落,这一切,都为这座培育出无数人才的学校即将到来的百年华诞而精心准备着……

  来到陈鹤亭先生的塑像前,杨书记向我们介绍“如果没有陈鹤亭先生,就没有现在的石屏县第一中学。”我们了解到,陈鹤亭名钧,1903年中进士,与袁嘉穀同科,任过湖北黄陂知县、宜都知县、云南财政内务司长兼盐运司长、蒙自道尹兼云锡公司总经理等职。1922年,陈鹤亭先生在北京时,石屏的留学生请陈先生商谈在石屏建中学,以使广大高小毕业生得以继续深造,陈鹤亭先生回石屏后积极创造条件,于1923年召集各开明绅士,商讨筹建中学之事。绅士们纷纷响应,李茂兴先生认捐三万元银园,张崇义(信之)先生认捐一万五千元,其余诸人认捐数额不等的银园。有了资金来源就开始选校址,动工兴建,并于1924年开始招收初中生。时任省长唐继尧嘉奖了这种出资建校、造福桑梓的行为,并赠给“嘉惠士林”匾,刊刻于大门上,题款为“云南省长唐为捐资助学绅民李茂兴立、昆明陈荣昌书” 同时,为了表彰陈鹤亭先生为建校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唐继尧赠匾“振兴文化”,无款。大家觉得陈鹤亭先生居功至伟,公议把楼取名为“企鹤楼"。同时企鹤楼又像一只展翅欲冲霄的仙鹤,象征前程无量。

  穿过塑像旁的小门,古朴的画风突变,一座现代化的学校映入眼帘。中心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一应俱全。

  杨书记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石屏一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始终把教育教学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全面优化,美丽校园建设快马加鞭。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三风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校”“第四届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学校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培养了众多社会主义建设者,作为一中学子,我们应以优秀的先辈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继往开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为家乡多作贡献,让云根文彩享誉九州。”杨云鸿感慨地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 马喆 李文诗 饶勇 杨红川 杨子双 赵丽槐 黄翘楚 

  石屏县融媒体中心

上一篇:自考优势有哪些?
下一篇:店铺该不该“谢绝儿童”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