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院士”赵东元:连续20年面向本科生讲授基础课|迎接第39个教师节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赵东元作为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培养了65名博士生和23名出站博士后,其中许多已成为学科领军人才。 本报记者 袁婧摄人物小传赵东元,1963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12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党委委员、化学系教授。1998年回国入职复旦大学投入教育科研,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作为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他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材料学科人才,开创了介孔有机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新领域,开拓了中国材料科学快速发展之路。赵东元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世界上最会造孔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教授,“优秀研究生导师”……诸多身份里,他最喜欢的是“老师”。“课比天大,我不贪心,教学生涯里,哪怕只有一节课、一句话能够打动一个学生就够了。”赵东元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连续20年面向本科生讲授的《普通化学》课,广受学生欢迎,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赵东元也因此入选复旦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迄今为止,他已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化学学科人才。对赵东元而言,化学是毕生所爱,基础研究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做一些异想天开的事。能不能让更多青少年爱上化学、感受异想天开的快乐?怎么才能激发大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追求原始创新?这是他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国家发展至今,急需科学人才。作为高校教师,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赵东元说。“我就是喜欢上课,尤其是给本科生上课”“太忙了!昨天夜里刚从伊斯坦布尔开会回来。”记者见到赵东元是在周六的下午,他正在备课,“学校开学了,不管再忙,也得给学生备好课、上好课嘛。”带着标志性的东北口音,赵东元笑着说,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20年来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一周两次的课程从未间断、迟到。202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完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当天,赵东元就飞回了上海,只因为第二天早上有本科生的课。他用手提布袋装证书的照片被传为佳话,“布袋院士”的称号由此得名。在复旦大学,赵东元的课相当出名,“有趣、紧凑、充实”是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化学系2019级博士生田泳记得,本科入学后的第一节课就是赵东元的《普通化学》。课上,赵东元讲的不仅仅是化学,还有自身有趣的科研经历以及学长们突破无人区的惊喜时刻。“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带入一个美轮美奂的化学殿堂。”其实,这几年复旦大学并没有给赵东元设置本科生教学任务。但赵东元主动给自己“加课”。“我就是喜欢上课,尤其是给本科生上课。”学生异想天开的提问,总是让他兴奋。为了上课,连手术都可以推迟。抛开中国科学院院士等闪耀光环,赵东元说,他就是一名普通教师。教师的职责就是8个字: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做普通老师,上不普通的课。他说:“做老师,就是要传授课本以外的知识。”就拿化学这门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学科来说,所有经典理论、知识都已固化,任何一位老师来讲授,内容都差不多。但从上课第一天起,赵东元就坚定:“我的课,一定要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因为我有热爱,对化学的理解更深刻。”赵东元总是将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之所以强调创新和创造,正因为他在授课中发现:复旦不缺会答题的学生;相反,敢质疑、会提问的能力尚有欠缺。“创新就是不随波逐流,多提问题。若是无解,那便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因此,他的课总是以提问开场。“记得一个学生很机灵,开课前我让他提3个问题,没想到他特别自信地说‘老师我给你提6个!’”讲到这里,赵东元的眼睛一亮,“这真是当老师最幸福的时刻啊。”而面对研究生,赵东元总会问:你的研究到底有什么新意?和前人有多大的差别?目前的猜想到底是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他看来,年轻人只有打破常规地发现科学问题,用理性思维小心求证,才能不断创新突破。“优秀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赵东元培养出众多优秀弟子:他的研究生获得过三次“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不少学生成长为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教授……“慧眼识珠,培育英才有何秘诀?”当记者问起,赵东元却连连摆手:“优秀的学生不是我教出来的,是他自己悟出来的。”复旦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李伟教授就是赵东元的得意门生之一,连续4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读博时期,他曾在5年内连发9篇化学顶刊论文。但李伟深知:“我在科研方面的开悟,离不开赵老师的勉励和包容,这是我一生中最受用的。”保研至复旦后,在导师影响下,李伟将课题聚焦在介孔碳和介孔氧化钛材料。然而,做了整整三年的实验,结果却并不理想。“当时,同门陆续发了重量级论文并拿到奖学金,可我颗粒无收。”李伟有些沮丧,“有时候晚上十一点多从赵老师的门口经过,看他还亮着灯,真是既心虚又害怕。”那段时间,他的心理压力很大。直到一次谈心,赵东元的一席话才让他卸下了精神重担。“李伟,别急!”令李伟没想到的是,导师一开口就是鼓励和安慰。“有的人实验成功了,发了论文,这固然值得祝贺,但难道失败就没有价值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很重要。”回忆当时,李伟依旧热泪盈眶。放平心态后,李伟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天道酬勤,三年间他陆续发表了5篇重量级文章,终于打开了科研的大门!其实,赵东元的安慰也是自身科研经历最好的注解。1998年,35岁的赵东元从海外归来,入职复旦大学。当时只有三万元的启动经费,每月只有一千元工资。他没有丝毫抱怨,带着学生白手起家,自己搭建实验室,每周工作时长超过80个小时。在他异想天开,提出研究有机介孔高分子材料的前五年,项目毫无进展。直到2021年,赵东元才凭借“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捧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那一年,赵东元58岁。那篇只有薄薄七张纸的论文凝结着无数次的探索以及总结实验失败教训的智慧结晶。“基础科学在研究创新的过程中,失败往往是主旋律。但一旦实现从0到1的突破,就会带来巨变。”因此,他常常以这段经历鼓励学生:“科研需要你沉浸,需要你喜欢。只要沉静下来去思索,去刨根问底,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在赵东元的团队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赵东元获奖拿到的奖金,有20%至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不止是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引导学生甘坐“冷板凳”,赵东元还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在他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个性化教育才能发掘学生的宝藏。浙江大学化学系催化研究所教授范杰是赵东元招收的首个五年制博士。最初,范杰口语不好,一开口就被人笑。“咋办?练呗!”赵东元回忆,当时他频繁拉上范杰接待外宾,借此锻炼他的口语水平。同时,他根据范杰的兴趣爱好定制培养方案。最终,这名非典型好学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为本科生连上20年基础课,仍然每次课前半天备课连续给本科生上了20年的基础课《普通化学》课,赵东元却不敢自称“熟练工”,“别看我是院士,照样会被学生问懵了!”这话毫不夸张。赵东元回忆,某次课上,一名化学竞赛生的提问就把他难住了。为了答好这道题,赵东元甚至召集了课题组的所有老师,集中开会讨论,最终找到了最通俗易懂的解答方式。“当时我激动得一拍桌子,第二天终于能给学生答复了!”赵东元开怀大笑。令田泳印象深刻的是,导师无论多忙,课前总会抽出一个下午修改课件。哪怕出差途中,人在飞机上,这个习惯雷打不动。一开始,他也不解:上了这么多年的课,为啥导师还是很“紧张”?直到一次赵东元把他叫进办公室,谜底随之揭开。为了给学生讲好化学晶体盒子这个重要知识点,赵东元准备了多份课件。找田泳来,正是希望他以学生的视角来“把关”,选出一个最好懂的版本。田泳感慨:“正是因为赵老师二十年如一日精心雕琢,才有了精彩的课堂。”“赵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和课堂。”关于这点,李伟同样深有感触。在李伟首次站上本科生的课堂前,赵东元先让他做了两年的旁听生。开课的前一天,赵东元特意把李伟叫到办公室,当面试讲。师徒二人用一下午的时间反复磨课。“赵老师说,站在讲台上,就必须对学生负责,肚子里没货是会被学生赶下来的。”李伟说,直到他真正站上讲台,方才真正体悟老师的用心。“好几次,我真是被学生问到背后发汗,差点下不来台。课后我赶紧查资料、修改课件,必须日日精进。”如今,赵东元的课堂已不囿于复旦校园。“科学家一定得后继有人,科学事业才能不断发展,而宣扬科学是科学家的职责。”工作再忙,他也没有放下科普。赵东元尤其重视对青少年学子的创新素养培育,开设了每年多次的中学生科普讲座,还参与录制了央视的《开讲啦》等科普电视栏目,主编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化学卷》等科普书籍。日前,赵东元在线上做了一次讲座,讲的是化学家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吸引46万人在线观看。“这46万人里只要有两三个人从此爱好科学,爱上化学,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赵东元说。作者:吴金娇编辑:施薇*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举报/反馈

上一篇:全市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上线
下一篇:新东方打造定制化在线教育平台,全力为杭州亚运会保驾护航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