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小麦育种事业传承下去”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和平

  深秋,冬小麦进入播种期。在南疆广袤的土地上,一辆辆农机来回驰骋,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技示范服务团队也进入忙碌期。

  “种植前要整好地块,疏松好土壤,保持良好的地墒,为小麦生长打好基础。”连日来,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粮食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志刚带着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职工群众提供“新冬55号”冬小麦的播种技术。

  小麦要高产,种子是关键。今年6月24日,一师二团“新冬55号”冬小麦以单产853.4公斤创下南疆冬小麦高产纪录;7月3日,一师七团该品种冬小麦又以单产870.2公斤创下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

  “今年‘新冬55号’连创高产纪录,极大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种植信心,我们要指导大家把种子种好,争取明年再创佳绩。”亲手播下一粒种子后,杨志刚笑着说。

  从高处俯瞰,位于天山托木尔峰脚下的一师四团,7000余亩冬小麦播种工作全面开启,田野里一派繁忙。而杨志刚与“新冬55号”冬小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热土上。

  1998年7月大学毕业后,杨志刚和妻子一同来到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小麦栽培工作。几年之后,小麦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将陆续退休,如果没有新人进来,课题组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

  “当时都没人了,要解散小麦课题组,但是我坚持要留下来,小麦研究不能没有人。”1999年,杨志刚夫妻二人接管了小麦栽培、育种、春小麦育种3个研究课题,坚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

  要做好小麦育种工作,就要躬耕在土地上。2000年,杨志刚索性将实验室搬到离家250公里以外的一师四团,在6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潜心培育冬小麦品种。

  在团场,夫妻两人一边帮助职工群众干农活,一边悉心管理试验田,每天都“泡”在地里。一段时间下来,两人手上打满了水泡,体重直线下降。小麦育种困难多,他们夜里都在想办法,常常失眠。

  “虽然生活条件不好,但是试验田就在家门口,可以随时去地里看看,能做科研比啥都强。”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杨志刚很知足。

  选育出适应南疆气候的冬小麦品种,是杨志刚的育种目标。为此,他经常出差考察学习,到内地多所科研院所交流,引进冬小麦优质新品种,以此丰富冬小麦品种基因库。经过3年的准备,2003年,杨志刚正式吹响了选育冬小麦新品种的号角。

  当年,杨志刚不舍昼夜,坚持做了100多例冬小麦杂交组合。而只有将配好的组合全部种到试验田里,第一步杂交过程才算完成……

  种子生根、发芽、生长……杨志刚始终关注着不同情况下小麦的单株表现,开始了年复一年的系统选育工作。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忙碌在试验田里,记录数据、加强田管、选育杂交……

  “小麦选育周期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可能十几年都选不出一个品种,但是只要坚持做了,惊喜往往就在其中。”杨志刚告诉记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12年的反复选育,最终在2015年,杨志刚培育的冬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正式命名为“新冬55号”。

  新品种选育出来了,新的困难又来了:职工群众不敢种。为此,四团率先打样,杨志刚全身心投入提供技术指导,当年四团的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30多公斤;2016年,四团种植面积达1335亩,平均增产9.96%;2021年,“新冬55号”又以840.34公斤刷新了自治区冬小麦高产纪录……“新冬55号”迎来了它的春天。

  随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新冬55号”以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耐盐碱等特性深受职工群众喜爱,2021年被纳入塔里木盆地麦区“一主一辅”参考目录,目前兵团南疆垦区“新冬55号”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

  “新冬55号”的成功,并没有让杨志刚就此止步。如今,杨志刚已经成功选育了6个冬小麦品种。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农业生产,他除了下地指导,还建立了技术指导微信群,将栽培技术要点印成小册子,让更多的种植户实现科学种粮。

  “现在我们课题组有了‘新鲜血液’,我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教好培养好,把小麦培育这份事业传承好,培育出兵团南疆垦区自己的冬小麦优良品种。我要把小麦育种事业传承下去。”谈及今后的计划,杨志刚说。

  记者手记:

  漫漫征途、风雨无阻,在小麦育种道路上,杨志刚勇毅前行。几十年如一日,杨志刚始终扎根在科研一线,科研所、试验田、职工群众身边,处处都留下他的身影。将最美的青春岁月、最年富力强的时光奉献给小麦育种事业,为职工群众提供优质的种子和服务,他的坚持平凡而伟大。

上一篇:同济大学“大思政课”再添11个实践教学基地
下一篇:视点|棉校服里塞布条?就得剪开面料查“里子”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