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科学家受聘为温州百所学校副校长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100名国科温州研究院科研博士受聘为我市100所中小学(幼儿园)科学副校(园)长,聘期三年;依托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资源认定100家科普教育基地;补充小学科学专职教师1000人;打造城乡科学教育联盟100个……日前,市教育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时代温州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在教育“双减”中为科学教育做“加法”,创建“瓯越大科学教育”,为本地“少年科学家”开辟出一片成长沃土。

  为什么要聘科学家任副校长?

  科学教育,当下在学校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位?

  家有儿女的家长们感受到的可能是高年级题多、卷子多,低年级课程存在感低。

  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感受则会具体很多:部分学校上课教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一些乡镇山区校一个学期也做不了几次实验;自然科学课需要开展的户外观察和实验,被观看视频或者幻灯片直接获取结果所取代……

  业内专家表示,这些现象在各地发生,不是个案,而让科学课这门原本应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变成“小透明”,进而用刷题和应试来学,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短视与急功近利。

  为了进一步应对这些问题,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和效果,今年5月29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其中,聚焦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提出各校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然而,这其实并不是我国第一次对科学教育进行改革。早在2001年,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将科学课纳入我国中小学课堂,成为必修课。

  从“学生必修”到“副校长必设”,这是解决科学教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而温州聘请百名科学家担任学校科学副校长,则步子走得更大一步。

  “温州是国内创客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是STEAM教育的先行区,并在义务教育阶段探索建设家庭实验室基地,这让温州打下了很不错的科学教育基础。温州这次的落地行动速度非常快,这一做法重点不在于学到怎样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们在科学家的带领下,开眼界,引导更多学生爱上科学,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郑永和说。

  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解读中表示,基础教育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科学教育最核心的是改变思维,要用科学家的思维思考解决问题。谁最具有这一思维品质,非科学家莫属。

  科学家任副校长能做什么?

  一把蓝莓捣成果汁,倒进试管,加入小苏打水,一下子浅粉色的液体就变成了暗绿色。“哇!”课堂上,响起一片惊叹。

  但这还没完,紧接着,白醋被倒进这暗绿色的液体中,液体颜色又变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哇!”这一回,惊叹声更大了。

  这是国科温州研究院岗位研究员高小青给一年级学生上的科学启蒙课。她也是此次任科学副校长的百名科学家之一。她说,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们加深印象,目的是为了能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酸碱”从而引发好奇心,激发兴趣。

  截至目前,像高小青老师这样的科学家副校长在温州已经达到100名,他们分布在温州各县(市、区),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全学段,每个县(市、区)都设有一名领衔科学家对各校的科学副校长开展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温州眼视光学院院长瞿佳等五位专家学者被聘为温州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顾问。

  高小青介绍,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她还在学校搭建了CY(CHILDREN&YOUTH)论坛,邀请自己从事各科研究的同事们走进校园,给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作科学讲座。前几天刚讲完了一堂“用智慧看世界”的科普课,课上,除了给学生们介绍人眼看世界的原理,还让学生们探索,如何用这一原理想办法设计出产品,让我们看到更多原本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比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温州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观察记录。曾庆明 摄

  “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我们很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发现学习的目的不是刷题得高分,而是能够通过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高小青说。

  然而,这只是温州聘科学家任副校长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请科学家走进校园,让他们成为将科学精神浸润校园的载体,从而汇聚更多科学教育资源进入校园,带动现有科学教育课程向更适应培养科学思维的学生方向优化,也带领孩子走进真正的实验室和科学家们面对面交流。”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次出台的《新时代温州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中,除了科学家副校长聘任“百校行动”外,其他学校由校领导或者聘任其他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方案还提出,通过新增一批、转型一批、外聘一批等方式,五年时间补充小学科学教师1000人,这意味着,温州要彻底解决部分学校科学学科教育依靠兼职教师的问题。

  由此,温州搭建起了实施科学教育师资建设“百千万”工程的架构,即科学家副校长聘任“百校行动”、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千人行动”和科学教师素养提升“万人行动”。师资供给的保障,让孩子们朝着科学梦想进发,有了更多优秀的“引路人”。

  科学教育提升还需依靠什么?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关键阶段,中小学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然而,科学思维培养需要长期持续的重视和投入。摆在眼前,仍有许多科学教育问题亟待“快行动”。

  例如,探索项目式、跨学科学习,作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而部分学校却仍缺乏专业的设施设备,或是没有专业的实验教师,导致科学实验教学未开好、未开齐,甚至未开出。为此,温州在《实施方案》中提出“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行动”“科学教育条件保障行动”。

   为了推进多层次育人,温州将构建特色科学教育“3+1”课程体系,通过普及性必修课、中级选修课、高级选修课等,为不同爱好、不同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内容。未来,学校将通过自建、引进和购买等方式,对常规课、拓展课、社团课、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实施,有更多科学天赋的学生还将接受突出前沿性、面向未来科技选拔人才培养的创新型科学课程。

  课程改革的同时,硬件建设也同步跟上。温州提出加强实验管理人员配备,做好中小学实验教学保障供给,通过五年努力实现全市公民办中小学探究实验室全覆盖。此外,统筹在地科学相关资源,建设“温州科学部落格”等线上平台,提供线上线下科学教育资源保障。

  而面对城区与山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温州在《实施方案》中提出“乡村科学教育点亮行动”,通过“乡村学校科学资源建设”“城乡科学教育校际联盟”“乡村科学课公益送教”等,推进科学教育共富,为乡村儿童点亮科学梦想。“前期我们通过探索‘美育空中飞课’,在山区校已经有了明显的收获”,参与《实施方案》制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温州将通过市域全联动,引导优质名师工作室资源下沉,以乡村科学课公益送教形式做到每年山区县全覆盖。同时启动城乡科学飞课,探索温州中小学科学教师送教支教新方式。

  《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改革行动,“我们计划从空间建设、资源建设、课程构建、教学变革等方面探索学前科学教育的温州模式,为今后国家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提供温州经验。”温州市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终为始,找到科学教育新的育人方式。我们需要从‘最终需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出发,倒推我们需要探索的路径。”郑永和说,我们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因此由科学家来复原问题发现解决的过程,将这一思维带入到每一个学段的教学中,以体制机制保障做好配套,科教协同、科教融合一定会达成。

  原标题:《百名科学家受聘为温州百所学校副校长》

  阅读原文

上一篇:8天接待游客3068.2万人次,“宝藏”湖南实力出圈
下一篇:钓条鱼给6.8万元?菏泽一垂钓园竟成赌场,警方“卧底”后发现…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