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河医”根脉 建设一流强院——写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95周年之际
□吴静 闫良玉
9月26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迎来95岁“生日”。
95年前,筚路蓝缕办学、建院,在抗战烽火中救死扶伤的一代代白衣前辈也许不会想到,他们的医院如今已发展为“一院四区”,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丽蝶变;
95年后,继往开来创新、兴院,在新时代争当“健康中原”中流砥柱的一位位医护人员一定不会忘怀,他们的医院历经六次更名、多地辗转迁徙,薪火相传的根脉所系、精神底色不变。
“拼搏、奉献、求是、担当”——95岁“生日”之际,郑大一附院发布的这一医院精神凝聚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心声,也是历经近百年沧桑、奋斗不息的一附院人的真实写照。
“医院精神承载了一附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引领,引领着一附院人持续锐意进取、勇攀高峰。”郑大一附院党委书记王成增提出,目前,医院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期,“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四个面向’,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加大创新力度,全力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稳步迈向建设国内一流强院的崭新高度。”
关键词:拼搏
医者仁心勇毅前行
“五月的鲜花志士血染成,年年鲜艳代代红,他们生时奋斗死时从容,忠贞不屈为国牺牲……”走进郑大一附院院史馆,院歌《红五月》的昂扬旋律声声入耳,铿锵有力,思绪被拉回那段烽火岁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医院大部分人员随河南大学迁徙,经镇平、嵩县、潭头镇、荆紫关、西安、汉中、宝鸡,八年间辗转三省七地2000多里。另一部分人员奉命组建军政部第十一重伤医院,随战局迁转,经信阳、武汉、常德、桃源,沿沅江而上,过沅陵至辰溪,积极投身抗日第一线,六年间救治重伤抗日战士一万余名。
硝烟年代,医院一路辗转中坚持办学,培育英才;处境艰难下坚持办院,救治为民;磨难岁月里坚持科研,理性思考,形成了积极投身革命的爱国情怀、心系苍生的百姓情怀和严谨朴实的优良学风。
1954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医院亦随之迁址。从此,金水河畔,葱茏绿林间,占地面积180亩的新院拔地而起,职工由115人增至874人,门诊实行24小时应诊,日门诊量高达4000余人次。“疑难重病哪里看,还是河南医学院”的口碑,至今流传。
迁入新址后,在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大批新技术、新疗法先后用于临床,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拼搏的脚步从未停止。2021年,医院围绕“一个全面、五个新”“做优做高”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努力探索医院实践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新路径、新方法,继续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争取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强院的建设目标。
95年拼搏,郑大一附院已成为中原医疗行业领头雁、中原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建成“一院四区”的城市医疗集团,年门诊量、年出院病人数、年手术台数等主要医疗指标,均居国内前列。
95年来,一附院人无论在辗转迁徙的战争时期、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不断探索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都展现了勇往直前、敢于斗争的拼搏精神,这种拼搏精神是一附院人的精神底色,是医院争创一流的强大引擎。
关键词:奉献
倾尽全力奋战一线
在郑大一附院东院区间质性肺疾病MDT会诊室,一场长达90分钟的会诊正在进行。
49岁的周女士断断续续发烧4个月,曾到多个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但经反复治疗,病情一直未被控制。
经详细问诊、查看检查单,结合现场多位专家的分析,郑大一附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张国俊怀疑周女士患的是“脂质肉芽肿病”,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细胞来源不明的全身性非朗格罕组织细胞增多性疾病,至今,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几百例此类疾病的报道。
当天下午,周女士的补充检查结果初步印证了张国俊的判断。“张老师看问题很犀利”,张国俊曾经的博士生,如今也是郑大一附院医生的贾红霞说,这都源于张老师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愿意为患者“死磕”难题的精神。
像张国俊一样,在郑大一附院内,愿意为临床患者而“死磕”难题的专家无数。
为了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服务,郑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杰教授带领研发团队,在全国率先构建了“国际—国家—省—市—县—乡—村”七级联动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已覆盖医疗机构上千家,实现远程会诊30多万例,为全国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了让晚期肝癌患者“有药可用”,郑大一附院副院长余祖江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曲美他嗪,成为了国际上第一个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药物,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为了让癌症患者多一种治疗希望,郑大一附院肿瘤内科医学部张毅教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CAR-T细胞治疗技术,转化金额超8000万元,创造了我省技术转让额新纪录……
这种与疾病“死磕”的精神,根源上来自奉献精神。95年来,一附院人无论在救死扶伤的医疗第一线、教书育人的教学第一线,还是探索医学前沿的科研第一线,都展现了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奉献精神,是一附院人的优秀品质,是医院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大爱无言,大善希声,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一附院人勇往直前。
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大一附院已拥有六个一级学科学位点,始于1978年的研究生教育,已有83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3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仅2023年已培养研究生998人。
目前,医院人才师资力量雄厚,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院士2人、特聘院士1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4人、973首席2人、国家优秀青年3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中原学者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众多杰出医者作为榜样,郑大一附院不断涌现新的人才,传承前辈敬业奉献的精神,扬帆破浪,再创辉煌。
在郑大一附院眼科中心,汇聚着几代优秀的眼科专家,张凤妍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但在白内障和眼外伤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还担任着《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副主编,曾参与编写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眼科学》等专著。
张凤妍的老师,是眼科泰斗张效房教授。跟师过程中,张效房言传身教,诲人不倦;老师的敬业与奉献,对张凤妍触动很大,成为她从医的行为楷模和精神坐标。
如今,已经103岁高龄的张效房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张凤妍常说,“103岁的张老师都在坚持工作,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前行?”
实际工作中,张凤妍总是事必躬亲,以自己的敬业精神和视患者为亲人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能让患者重见清晰世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关键词:求是
科研突破进无止境
近日,患有多囊肾的小朱,生下了一个健康宝宝,“幸亏我来到咱医院,专家们替我想办法,不然哪能生出这么健康的孩子!”
这是郑大一附院针对特殊类型基因变异的多囊肾,应用单分子测序技术(三代测序)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后出生的健康试管宝宝,在河南省尚属首例。
三代测序技术用于PGD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生殖中心可开展,该技术在河南的应用将为无完整家系信息的特殊类型单基因病患者家庭通过PGD技术生育健康孩子提供一种有效的诊断新技术。
像这样科研创新、技术突破的例子,在郑大一附院比比皆是。
近年来,作为行业标杆,郑大一附院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构建“攻坚克难—示范引领—普及推广”的三级医疗技术保障体系,促进临床新技术创新,打造生殖医学、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机器人辅助智慧手术、3D打印、心脑血管疾病诊疗、肿瘤综合诊疗、微创治疗、干细胞治疗、腔镜治疗、射频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人工智能影像、分子病理等一批国内领先的特色技术。
发展至今硕果累累,多项新技术填补空白:生殖医院孙莹璞教授团队研发的“等位基因映射识别技术阻断染色体易位向子代传递”等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许予明教授团队“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等技术,为帕金森病诊疗提出新策略……
2021年1月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郑大一附院共认定新技术、新项目402项,其中填补国际空白20项,国内空白48项,省内空白235项,院内空白99项。
科研成果屡创新高的背后,是全体郑大一附院人探求真理、研究务实的求是精神,95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019年以来,郑大一附院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类重点科研项目3810项,共获科研成果奖26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充分体现了郑大一附院雄厚的科研实力、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前不久,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榜”,2023年1月至今,郑大一附院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多项,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再次得以印证。
95年来,这张科研“成绩单”不断被充实、被续写,在更高的科研平台上大放异彩。
目前,医院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94个,实现多学科科研平台布局建设;今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2年度科技量值(STEM)报告和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报告。在参与排行的1644家医院中,郑大一附院2022年STEM全国排名第22名,ASTEM全国排名第21名。此次评价的31个学科,郑大一附院全部进入STEM学科排名,2个学科位居全国TOP10。
关键词:担当
堪当大任护佑百姓
在郑大一附院,两个“制度”严格执行——一个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另一个是党委行政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锚定发展方向、把握发展大局。
作为我省一家省级三甲医院,郑大一附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发挥省域内龙头作用,以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专家教授故乡行、远程医疗服务、优质服务系列活动等为抓手,搭建与基层医院的持续帮扶关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
目前,医院承担着7家县医院和3家县妇幼保健院的对口支援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对受援医院给予全方位支持。仅2022年,共选派67名医师(每人半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为群众和基层医院送去服务的同时,医院社会责任日益凸显。
在省内外多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郑大一附院均发挥着扛鼎作用,先后完成了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事件患者和伤员的救治工作。医院承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老百姓需要时,总能堪当大任,勇挑重担。
新冠疫情来袭之初,郑大一附院联合网络运营商,建设了全国首个疫情防控远程指挥、会诊和查房系统,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年疫情防控中,医院先后组织200余批次、21000余人次精干医疗队伍,分赴武汉、上海、北京、海南、吉林、新疆等全国各地及省内各地进行支援,同时远赴沙特等国家支援,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表扬。
医者大爱,不止于此。
医院坚持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成立医院乡村工作振兴领导小组,先后选派5任驻村第一书记;同时,积极做好援外援疆、博士服务团、志愿服务等工作。去年,作为队长单位高标准组建中国援赞第24批医疗队,成功举办了巴基斯坦远程医疗培训班。
95年来,一附院人无论在筑牢生命防线、勇担重大任务,还是服务社会发展中,都展现了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这是一附院人的血脉传承,是医院护佑百姓健康的责任使命。
★【后记】
加快国内一流强院建设步伐
近百年来,医院在历史洪波中几经迁徙,历尽沧桑,始终以济世医人、救助斯民为己任,一代代一附院人用自己的汗水乃至生命去践行着大医之道,诠释着厚德、博学、精业、创新的医院院训。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实践,郑大一附院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具有较强救治能力、较高科研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形成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在优质均衡、健康保障等方面不断集聚集团化发展新动能,实现院区间的功能转换,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目前,医院在形成以河医院区为核心,东院区、北院区、南院区环绕的格局后,根据各院区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和发展状况,坚持功能定位差异化原则,明确各院区发展方向。
河医院区建设成为复杂疑难急危重症综合诊治中心,东院区打造成为国际化综合院区,北院区建设成为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南院区建设成为立足郑州航空港,辐射豫东南的在外科、急救、肿瘤、血液领域表现突出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发展至今,河医院区疑难重症患者数量占比为70%多,四级手术量占比为30%多,微创手术量占比约20%;东院区成为国际交流中心,可提供高精尖、个性化服务;南院区与北院区平稳运行,服务水平尤其是急危疑难重症诊治水平显著提高。
郑大一附院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为把患者留在省内提供了助力。目前,河南省年外出就诊人数已从原来的40余万名降至10万名以内。
今年9月,郑大一附院迎来新任院长姜勇,他表示,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与医院领导班子一道,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与力量,不断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23年,注定是非凡的一年,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还是实施医院三年行动计划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郑大一附院走过九十五载春秋的重要时刻。
上承煌煌历史之沉淀,下启朝朝未来之可期。如今,郑大一附院又站在了新的起点。
王成增表示,医院通过“一个全面五个新”建设,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加快国内一流强院建设步伐,向“铸就人文和谐的百姓品牌,成就示范创新的科技强院”新愿景砥砺奋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开启强院兴院新征程。
上一篇:“十一”置业指南③丨黄金周看教育盘?师大附中配套项目一览
下一篇:29日开领!海口龙华区发放200万元消费券,领取方式→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