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请推出“专属车厢”?大学生不应自视为特殊群体

栏目:教育管理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陈璟逸 (华中科技大学)近日,“高铁能不能出个大学生车厢”冲上热搜,话题中置顶的博文写道:“高铁能不能出个大学生车厢?我真的很需要。愚蠢沉默礼貌信任,绝不多说一个字的大学生们;或者热情积极社牛,滔滔不绝的大学生们。”这看似是默认大学生普遍素质高,因为不会打扰他人所以也应享有不被打扰的空间,因而提出“专属车厢”的福利诉求,但实则是在将大学生群体特殊化,利用特殊身份求获额外优惠。其实,早已有许多专属“大学生”福利政策与活动:景区学生享半价优惠,乘坐高铁有学生票折扣,海底捞也推出大学生69折的福利活动……这些政策只是出于大学生的收入状况而给予的优惠,是国家与商家对大学生代表的国家的新兴建设力量的爱护与善意,并非大学生这一身份本身有着得天独厚、与生俱来的必须被关照的优势。前段时间“大学生清澈的愚蠢”“大学生特种兵旅行”等带有“大学生”字眼的话题频频引发热议,大家调侃着大学生们心思单纯、精力旺盛,正是带着这些特点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但随着热度的攀升,“大学生”这一标签越来越成为了商家卖货的噱头,成为了犯错的保护色。带货主播们打着“大学生不骗大学生”的旗号就能轻易获得买家的信任,卖出更多货物;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大学生不再思考如何沉着冷静地解决问题保障权益,取而代之以“大学生素质有待降低”的意识导向逞口舌之快,甚至成为发泄情绪的锚点。仔细想来,大学生“清澈的愚蠢”其实是因为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观念与自我意识,遇事考虑不全面,思维难以保持独立。虽然这不能算作优点,但网民们却愿意用“清澈的愚蠢”此类爱称来指代,也展示着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耐心与包容度。大学生处于从象牙塔到社会的过渡阶段,受到包容与保护是社会的善意,但不应该自视为特殊群体,并以此作为得寸进尺的资本与降低道德底线的借口。同时,也不应用一种标签将所有大学生一以概之,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群体,群体特征也无法映射到每个人身上。无需用“高素质”“热情礼貌”“积极社牛”给所有大学生贴上标签,但若用“高素质”“礼貌”“积极”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大学生群体或许将得到更多尊重与关照。举报/反馈

上一篇:青海西宁:社区“原居养老”让更多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下一篇:「聚焦文博会」全省群众文化活动展演亮相潇河国际会展中心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