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院课题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优先发展是关于教育事业战略地位、总体布局和推进方略的系统认识与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教育优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成为全面指导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政治宣言、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引领中国教育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筑就了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突出特征和生动实践,准确把握其科学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对于推动新发展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和长远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的内容概要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进行系统分析,立足中国时代背景,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必要性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阐述。
(一)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立足中国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从战略地位层面为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2016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8 年 9 月 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并对教育在新时代的战略地位作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概括,将教育与国家和人民命运紧密联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全新层次,明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
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并赋予全面发展新的时代内涵。201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也对教育优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
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之中。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辩证地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相统一,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科学阐释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奠定并创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认识根基。
(二)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总体战略指引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屋建瓴的战略视角,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事业发展全局中对教育优先发展进行了务实精准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始终将教育发展服务于经济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命,力求教育先于经济超前布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此外,由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了对职业教育的关切。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强调,“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贺信中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脱贫攻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优先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深刻洞悉。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2015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2016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教育是文化传承和深化的重要载体,文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反复强调教育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4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使人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认识各种文明的价值,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2018 年 5月,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面对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任务,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要求,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使之成为全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三)把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在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突出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瞄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和紧迫问题,剖析现实问题,指明发展方向,阐述政策主张,确立了新时代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略。
办好思想政治课、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善用“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教育优先发展重要思想的重中之重。“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教师和教材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传播”、“三个塑造”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的职业特征、社会地位、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谁来培养人”的时代命题,强调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将之作为国家战略统筹规划、精心安排、狠抓落实。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
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在教育优先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关切。他深刻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的公益性。他强调:“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参与教育投资存在的违背公益公平性问题,多部门联合贯彻落实、齐抓共管,“严控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加强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工作”,“不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由此形成的“双减”政策,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力遏制日益功利化的培训市场,有效降低普通老百姓的教育投入,使更多家庭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相对平和的心态让孩子接受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长期以来,对教育优先发展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机遇、新问题和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思考,从以下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反映了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一)从“首要位置”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回答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方向问题
1987 年,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其后,对教育的战略地位先后有“优先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国计民生”等提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论断。第一次将教育发展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联系起来,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政治地位和价值立场,是对党史中关于教育地位认识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关于教育优先发展重要论述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核心要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确保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百年党史的成功经验证明,克服一切困难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是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2019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同年,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他又指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针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优先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继承党的精神谱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落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部署上来。
(二)从投入优先到全局优先,回答了新时代教育优先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问题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的需要,是对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的经验性总结,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践。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教育优先发展最直接的政策意义就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弥补长期以来的教育投入短板,即教育投入优先。以巴西、墨西哥、古巴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率先启动教育改革运动,增加教育财政投入,期望以此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但由于过多地关注教育优先发展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其他职能,巴西等国家的教育改革最终宣布失败。
中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初心亦是增加教育投入。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层地方长期以来存在“一工交、二财贸,剩下钱来搞文教”的现实,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自党的十四大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起,在很长的时间阶段,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现实逻辑都等同于增加教育投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2012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之后,面向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教育优先发展亟须具备更加丰富的内涵。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从投入优先到全局优先,用先手棋来定位教育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片面静止地考虑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前后次序问题,而是把教育作为全局和整体中的决定因子,强调做好先行官、下好先手棋来获取全局和整体的胜利,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强调的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在教育事业布局中的具体应用与创新发展。
(三)从服务经济到筑基民生,回答了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根本立场问题
党的十二大第一次将教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与农业、能源、交通和科技等并列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目的是重视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提高经济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此阶段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定位,以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的人力资本理论、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与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客观条件相适应,具有典型的以经济追赶为目标的价值观导向。由此释放的教育红利,有效地推动了经济进步。正是凭借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大规模劳动者,中国成功承接了世界性的制造业转移和代工生产,迎来了持续 40 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但经济增长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发展,教育也并不是纯粹的生产要素,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激发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更高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现实,教育优先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为经济生产培养合格劳动者,不能再停留在注重教育规模的数量增长,而应当转向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不断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在教育发展改革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从面向世界到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回答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趋势问题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不局限于本国和本民族,而是具备全球视野,以面向世界和共同繁荣的胸怀作为实践宗旨,充分体现了大国的自信与担当。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开学典礼的贺信中指出:“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教育在国际人文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中国教育也越来越多地深度参与国际教育治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后,我国教育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
教育优先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发展格局,而应从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高度出发,积极拓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国际行动和经验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牵头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提供优质服务、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中国积极落实 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援建学校、培养师资力量、扩大奖学金规模等方式,提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让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同样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的实践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以创新理论引领实践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扶贫、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开展了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
(一)将教育作为争夺下一代的灵魂工程优先抓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格外重视,将其视为决定教育成功的关键。2014 年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019 年3 月,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我对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强调得最多,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强调,但思政课建设我必须更多强调。”教育战线全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大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全国学校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不断推进:至 2021 年年底,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数量不断增加,已发展到 1 440 余家;教师队伍数量显著增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专兼职教师超过 12.7 万人;目前,37 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等试点地区全面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已覆盖 180 万学生。改革创新后的思想政治课备受学生青睐,据调查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取得突出成效,98.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够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0 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满意度超过 90%,较 2015 年提高了 18 个百分点。
(二)将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优先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十年来,全国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专任教师总量从 2012 年的 1 462.9 万人增长到 2021 年的 1 844.4 万人,增幅为 26.2%。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十年前的 32.6%增加到 2021 年的 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一半,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 万人增加到 42.4 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 6.9 万人增加到 13.2 万人。建立了以 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 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了由原来的“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显著,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十年招生 8.5 万人,其中90%的毕业生都到中西部从教。中央投入累计 200 亿元实施“国培计划”,培训校长教师 1 800 多万人次。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局面基本形成。实施“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 103 万名教师。各地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安排 250.1 亿元,惠及中西部 22 个省份 725 个区县 7.6 万所乡村学校 130 余万名教师。中央投入 260 多亿元支持边远艰苦地区建设约 60 万套农村教师的周转宿舍,超过 83 万教师入住。
(三)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重要手段优先保障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2015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资助方面,各教育阶段实现了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国家加大对义务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持续改善当地办学条件,自 2013 年以来,累计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10.8 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人数合计超过 3 700 万,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自 2020 年年底起,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保持动态清零,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全国2 895 个县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覆盖,十年累计资助学生近 13 亿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四)将教育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最强动力优先规划
科技创新事关国家未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学校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要阵地,在支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方面,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十年来,高等学校获得了 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全国 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等学校承担,高等学校为高铁、核电、生物育种、疫苗研发、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参与研制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舟系列等国家利器,支撑引领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建设。2016—2019 年,高等学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超 2 100 亿元。教育为科学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党中央作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战略决策,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一批大学和一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进实施“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以组织模式创新带动工程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五)将教育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优先部署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教育则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力资源水平明显提升,结构更加优化。2021 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9 年,相当于高中二年级的水平,比 2012 年增加了 1 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是 24.9%,比 2012 年提高了 10.3 个百分点。我国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 2.18 亿,从数量上远超美国(2019 年约为 1.27 亿人),也超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人口总和(2019 年约 4.16 亿人)的半数。2.18 亿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已进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2021 年 8 月 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教育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教育要服务于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教育要有助于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价值,内蕴独特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实现了新时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面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引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洞察了国计民生的要求,确立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地位,坚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指明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优先领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篇,是指导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纲领性宣言。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引下,十年来,教育工作紧紧扣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推进重大改革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成果,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活力,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教育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正是在充分认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早在 1984 年,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就提出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用发展眼光和战略观点抓好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育事业开口子,在规划、决策、安排上为教育事业让位子,在会议、行文、工作上为教育事业吹喇叭。在 1990 年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他前瞻性地指出:“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厦门、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他也多次对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辩证的思考和作出相应论断。
2012 年,习近平总书记把“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列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第一项,将之作为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深入各级各类学校考察调研、给教育系统师生回信、主持审议多项教育重大政策文件,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从教育欠发达地区到教育先进地区的丰富实践,决定了他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基于对中国国情、教情的准确把握,是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真理性认识。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
从历史机遇看,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从社会现实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发展要求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以理论创新引领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历史机遇、社会现实与发展要求有机融为一体,以教育优先发展为总纲,优先破除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优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和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不断扩充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供给,不断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教育公平,并将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融入扶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教育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程度更加突显。当前,我国教育的总体条件还不是很理想,仍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还需进一步巩固。第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地区间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第二,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够契合;第三,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滞后于教育总体进展。面对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在教育发展的策略和实施路径中,必须优先推动新时代育人方式、评价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聚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环节,持续赋能效率提升,提高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教育既是引领和促进产业变革的要素,又是培养、参与和实现产业变革的领军人才及实践者、管理者的摇篮,教育优先发展就变得愈发迫切。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论述,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将顶层设计与实践推进相结合,持续推动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来源|《教育研究》2022年第9期
作者|中国教科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执笔人:马晓强、刘大伟、万歆、崔吉芳、何春、马筱琼
最近更新教育管理
- 德州市社保中心组织开展12333社保咨询日及服务体验活动
- 郁亮关于房地产的最新判断
- 新sat写作多长时间
- 中超最新积分榜:山东泰山稳居第2,距离榜首只差5分!三镇升6
- 拒绝教师“躺平”,湖北一地出招
- 九江市人社局精准服务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逢八秩晋五·续摇篮华章 ——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学术讨论暨摇篮课程成果分享活动
-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座谈
- “重礼兴乐”涵育师生家国情怀
- 上汽大众途观L(Tiguan L)和探岳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有答案
- 我省严禁艺考考点院校参与应试培训活动
- 深度介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 十年大手笔!江苏高校同绘丝路画卷
- 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 大量编内!福建多家好单位招人!
- 首届川渝“巴蜀杯”中学生排球联赛开赛
- 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五进入”活动
- 湖南娄底: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 明年起,江苏开设6类艺术类省统考
- 我真的很棒——合肥市荣幼教育集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 快看:首列车亮相,郑州这两条地铁新进展来了!
-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淄博打开农民增收“新密码”
- sat阅读填空题的答题方法
- 主题教育|枣庄市司法局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主题教育高质高效推进
- 昆明市工会驿站普惠日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