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让很多家长非常期待,但为何总是让人失望、受伤?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2-16
手机版

  素质教育,对于家有读书郎的家长已经不陌生了,但叫好不叫座。啥叫素质教育?我在百度上找到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内容很多,说的也都是人话,但就是有点看不懂。个人认为主要是两点:基本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按说这个确实不错,家长也很期待,但为何一到现实中,就让家长很受伤呢?现在社会舆论已经将素质教育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了,搞成非此即彼、AB单选题。

  

  首先,落实受客观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搞素质教育的方法有点乱,也没个考核标准,基层理解有点偏,将素质教育污名化。现在各地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素质教育五法八门,但基本都统一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让考试、不追求成绩,老百姓理解为就是不让好好学习了。

  

  素质教育本身并不排斥应试教育,但现在下面基层,素质教育成了应试成绩差的遮羞布。因为应试成绩差,要想成绩好,课堂不讲、课下辅导班讲,导致很多家长对老师开始怀疑了,不作为、赚黑心钱。

  

  其次,孩子没有真正的获得感。现在基础教育阶段搞得很多素质教育项目,都是蜻蜓点水,财政没少投入,但孩子真正获得的东西不多,一是缺乏专业老师,二是基础教育毕竟是文化知识积累阶段,孩子有些知识不具备。比如很多初中搞航模、搞编程,很多学校没有这方面专业老师,即使搞,就初中来说,也只能启蒙,很多数学知识不具备。就是好奇、玩一玩。

  

  第三,个性化培养,没有升学出口,这是个最大的问题。既然是培养,就得有升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升不了学,不能进一步深造、形成专业水准,那岂不成了浪费青春了?还谈啥培养人才?

  比如说喜欢画画,现在确实也可以升学,但如果指着学校能培养升学?我的一个学生前两天跟我说,学校进入高三,这学期有一个班基本没来,都在外面补专业课,拼艺考。

  

  艺体特长生,这个相对来说,烧钱还有一定的出口,很多个性化培养没有出口,最后都得回归裸分高考。就拿这个航模来说,玩儿得再好,高考文化分不过关,上不了大学,录取时没有优惠分数。

  本来前几年有高校自主招生,单方面的特长可以享受降分录取,但因为一些不规范的问题,说是影响高考公平,关闭了,基本堵死了特色培养这个窗口。现在有强基计划,但高校统一要求五大学科竞赛,不管文理专业,而且都是基础科目,以研究为主。

  

  因为高考公平成为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所以一切都回到高考考场,那只能追求应试教育成绩,搞素质教育的学校和家长只能再次受伤。如果钱钟书生活在现在,数学那么差,只能在家种地、在工地搬砖,没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写不出风靡全球的《围城》。

  康康我认为,要改变这种乱象,就得让教育回归为民服务,办老百姓看得明白的教育,删繁就简,别把素质教育说的那么大、那么玄,素质教育最基本两点:一是抓体育,健全体魄;二是抓公民教育,基本底线教育,基本的法律常识、政治底线教育,就是做一个正常的公民。

  

  至于创新能力、个性化教育,应该不包括在素质教育之列,应该在应试教育基础上,多元化出口,培养多样化人才。只有分成两个层次去做,才能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统一起来,学校两方面都抓,素质教育是最根本的,但应试教育成绩也不能差。

  不管兴趣是啥,玩的好,就应该有升学通道,进一步深造,而不是单一回归到裸分高考上来,高考成绩成为唯一标准。

  

  高考公平不要搞绝对公平,大学的本质是个培养人的地方,不是文凭加工厂,所以要不拘一格优选苗子进行培养。没有选拔钱钟书的机制,就培养不出钱钟书,就没有《围城》。央视的小撒,当年就没有参加高考,直接保送北大,事实证明北大并没有看走眼,但现在这条路很窄。升学出口问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上一篇:超!有!爱!哦!这样记录孩子成长的瞬间,创意100%~~
下一篇:“攀”字难住4岁孩子 厌学了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