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及详解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本书收录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近年来多套考研真题(具体年份见目录)。所有试题均没有提供答案。部分真题为回忆版,仅供参考。

  精勤学习网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答案】A

  【解析】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则强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学生中心。

  2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

  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答案】B

  【解析】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实施分科教学。经验主义课程认为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课程,课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心理学化。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最终要以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则强调课程的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借助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看待现代课程问题。

  3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

  B.发现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①程序教学模式是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学习就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并且通过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反应,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学习来达到目的。②发现教学模式是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通过创立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应用假设解决问题来达成目的。③掌握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创立的,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④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根据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该理论否定了“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所以叫做非指导性学习。

  4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答案】A

  【解析】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1993年发布的“两基,两全,两重”和改变了毕业包分配等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1999年发布的,重点是扩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2000年发布的。

  5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答案】B

  【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分为“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朴素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分为“好孩子”“尊重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两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好孩子定性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习俗水平。

  6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答案】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和差异性。①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②阶段性,是指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同的特征(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这些阶段都是一样的);③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向上的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④不均衡性指的是一个人自己的不同方面或者同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的比较,但是差异性指的是不同的人之间的比较。阶段性可以理解为共同点,比如思维能力由具体的逐渐变为抽象的等等。

  7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式

  【答案】A

  【解析】①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评价观强调的是行为目标模式,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可判断教学效果。②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一定的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③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考虑到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又叫做CIPP评价模式。④差距评价模式旨在提示计划的标准与实际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计划的依据。

上一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你真的清楚吗?
下一篇:共抗疫情 河小象加推百万份少儿在线“写字课”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