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委员:职业教育应该由国务院主导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2-27
手机版

  人民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贺迎春) 职业教育是这两年两会热词,用“职业教育+两会”搜索,能搜出3290000个结果。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今天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在国家顶层设计上有一个总体的科学的概念,职业教育应该理解为基于职业岗位而开展的教育,而不是狭隘地理解为中等职业教育。

  误区一:职业教育等于教育层次低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王康认为,职业教育有个统一认识的问题,现在政府、学校、企业对此见解不一,需要纠正。职业教育应该是针对职业岗位而言的教育,所谓职业岗,360行,每个行业数以十万计的职业都可以叫职业岗。

  “老师是一个职业岗,医生是一个职业岗,公务员队伍里,科长是一个职业岗,处长是一个职业岗,部长也是个职业岗。”王康说。

  王康指出,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职业教育并不等于教育层次低,这个教育类型可以从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到博士。“我们现在把职业教育局限于中等职业教育,这是对职业教育片面或者不完整的理解,这种观念导致一些人觉得一向职业教育靠近就是打折了,这是错误的。”

  “比如说,医学专业培养的医学牙科博士,就是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他要能看牙病。培养的飞行员,他的职业就是飞行,他出来以后就是从事这项工作。这些在学历上都比中职要高。现在学位里面也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这实际上都属于应用型的职业教育。”

  误区二:应用型技术型大学内涵外延都没搞清楚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媒体引用教育部高层的讲话称,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

  但是,如此大规模的转型却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除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认为的“转型相当于‘降格’”外,王康认为,这与应用技术型大学概念不明晰有关,“只要求转型,但内涵和外延没搞清楚,没有明确标准,所以有的学校即使想转型,也不知道怎么转。目标是什么,步骤是什么,方法是什么,都不知道。”

  误区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学校而非用人单位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用人单位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王康认为,这是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不统一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把职业教育定义为职业岗位的教育,那么教育的主体就不该是学校,而应该是所有的用人单位,在国外叫做雇主。”电影蜜蜂

  王康指出,现在很多企业只知道向学校要人,但是怎么培养人他从来就不考虑。“其实,培养人才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用人单位自身的事,是行业自身发展的事。”

  德国的职业教育世界一流,也受到王康特别推崇。他介绍到,德国人不仅汽车造得好,职业教育也做得非常好,为了搞好德国车的售后服务,提高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竞争力,针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德国汽车商不仅开发了德系汽车维修的教学包,并选择一些中国高校搞合作,为他们培养专业人才,为他的汽车在中国提供高水平的维修服务。“这个职业教育的主导是谁?是行业,是企业。但是,中国则更多地把重任给了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我十分赞同麦可思研究院院长王伯庆先生说的那句话,中国在本世纪甚至下个世纪,中国真正能和国外相竞争的就是我们拥有的高水平职业人才,如果没有高素质一流的职业人才,那么中国在各个方面永远低于其他国家。”王康说。

  王康表示,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应该由国务院主导,人社部牵头。各部委都要对其所属的行业、企业提出要求,要求它们根据本行业、本企业具体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提出相关的职业人才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有用人单位与相关学校一道共同确定培育大纲、共同审定教学内容、共同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育。“只有把行业、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起来,这样才能激发起千军万马,才能促进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融合,才能发展好我们的职业教育。”

  2014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大发展、大改革的一年。对此,王康表示,形势令人鼓舞,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如果顶层设计不做好,在微观层面永远是没办法的。不管你折腾得再厉害,那还是教育部在唱独角戏,只会剃头挑子一头热。”

上一篇:第三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首增海外组,中外青少年同讲中国故事
下一篇:新加坡幼儿园学期安排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