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发射在即!太空实验室2022年建成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公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在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
《中国科学报》从此次发布会上获悉,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神舟十二号有四大特点
季启明介绍,今明两年实施的11次任务紧密关联、环环相扣。
“近期成功发射的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形成组合体在轨运行。”季启明指出。今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标志着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一个月后的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携带3人3个月航天员消耗品、2套舱外航天服及平台物资“发货”成功,完成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
按计划,神舟十二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的前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执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驻留约3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
季启明介绍,总体看,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改进后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180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二是将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通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考核验证再生生保、空间站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各项保障技术。
三是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
四是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上述这些技术的突破与能力的验证,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与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季启明表示。
航天员将进行科学实验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中,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发布会上,季启明介绍,根据任务安排,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一是要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二是要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三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四是要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17国、9个科学项目搭载
季启明在发布会上介绍,进入到空间站阶段,中国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与广度。&l电影盒子 dquo;计划在空间站功能拓展、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外航天员联合飞行、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使中国空间站成为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他强调。
为此,中国空间站已做好了相应准备,并开展了相关工作。比如,配置在核心舱和实验舱上的科学机柜,均配备了标准化的载荷接口,具备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
季启明介绍,2016年以来,我们与联合国外空司合作,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征集了有意搭载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实验项目,“目前已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后续将适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
据《中国科学报》了解,天和核心舱内配置了无容器实验柜和高微重力实验柜等两个科学实验柜,均利用了空间中的微重力环境,通过创新设计,实现科学实验所需的条件。科学实验柜的总体任务由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组织承担。
其中,无容器实验柜有望实现对金属和非金属的“深过冷凝固过程与机理”研究、新型功能材料制备研究、高温熔体的热物性精确测量研究等。航天员入驻后在无容器实验柜上进行取出完成实验的样品盒、装上新样品盒的简单操作后,实验柜内的过程由地面注入指令执行、实时监控。
而高微重力实验柜则是国际上首次在空间站舱内采用双层悬浮的模式实现内体的高微重力水平,旨在为高精度的科学实验提供更好的微重力环境。目前计划开展基于冷原子干涉仪的“等效原理”检验技术试验,以期为甄别众多引力理论、寻找新物理提供证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上一篇:秦朝古井挖出乘法口诀表,比阿拉伯早600年,西方国家至今不信
下一篇:被丈夫一把推下坠崖的孕妇,如果听了李玫瑾:学会辨别渣男就好了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