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学会了“忍”,我的孩子竟然开始自律了!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2-29
手机版

  寒假即将来临,又到了家长苦恼的时候,毕竟在家也不能落下学习,但很多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和各种不自律、折磨人的行为让家长们很焦虑。

  “写作业拖沓,总说等下再写,然后每次都是开学前通宵完成。”

  “说好的去同学家一起写作业,到了晚上回家,作业一个字都没动。”

  “每天都说看完这集我就去写作业,然后一个寒假都过完了,作业还是没动。”

  ……

  我们经常会用催促、说教、监督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并希望他们能够达到自我学习的状态。

  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是不可能养成自律的习惯,因为真正的自律不是“配合”父母的期待,而是从内心深处主动想要做好一件事的动机。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朋友的亲身经历吧,有段时间,她每天都活在焦头烂额中。

  上小学的儿子学校调整了上课作息,到校时间要提早半个小时,原本早上时间就紧张,现在更是鸡飞狗跳了。

  小孩子都爱赖床,每次不管怎么喊,闹钟响几遍,他都闭着眼睛不肯起来。好不容易把他拖起来了,又要催他洗脸刷牙吃早饭,好不容易收拾妥当,一要出门,又发现这个没带,那个落下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火急火燎,我朋友实在是忍不住来跟我吐槽,我便告诉她“你可以给孩子下一味‘猛药’,你告诉他,妈妈事情太多,实在顾不过来,明天起你自己定闹钟起床,每天7点40,我们准时出门,看看这样做的结果会怎么样。”

  

  没过多久,她便给了我反馈:

  电影蜜蜂

  “他同意了我说的每天早上自己定闹钟起床,还嘟囔着说:我本来就可以,是你非要啰嗦。

  第二天,闹钟响起的时候,他没动静。我忍着提醒他的冲动,继续等待。过了几分钟,他挣扎着爬了起来,一通拾掇后,拉着我飞快出门。

  我瞥了眼时间,竟然提早了10分钟!后面几天,他有时早有时晚,早了我夸他继续保持,迟到了我就忍着不吭声。终于,一段时间之后,他找到了节奏,早上再也不用兵荒马乱了。

  经过这剂猛药,我也终于明白,原来是我一直干涉太多,反倒成了孩子自觉的阻碍。”

  

  有句话说的好: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能忍”的妈。

  如果这3件事能忍住,才是当父母的高级境界。

  父母忍住脾气

  尹建莉说:教育孩子,一发脾气你就输了。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经常控制不住脾气。孩子不听话,或不自律时,便对孩子吼叫、打骂,发脾气,也许父母是想通过这些方式,来让孩子改正。

  但是,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

  从讲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可能很远。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观点,首先取决于情绪,其次取决于对方的行为,最后才是对方的语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而父母发脾气,孩子在父母的负面情绪影响下,要么反抗,要么害怕,情绪不好的情况下,父母的话语,对孩子不起一点作用。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无用的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所以忍住脾气,给孩子做出自律的榜样,才更有利于孩子自律能力的养成。

  父母忍住伸手

  有一期《少年说》,一个女生自嘲父母太宠,把自己养成了“高商低能”。

  从小到大,她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时候吃饭不会用筷子,父母就给她一个勺子,到后来,她甚至就只管吃不管夹,所以哪怕到了高二,她都不怎么会用筷子。

  在家里,她也什么事都不用做,热水不用自己倒,怕她被烫着,就连插个电源都怕她触电......

  

  可是,这个被父母处处包裹的女孩,却感到了窒息和难堪。她没有自己的主见,分不清衣服的尺码,也无法独自出行。所以,她恳求父母能够放开手,让自己独立起来。

  女孩被父母爱护的程度确实有点夸张,可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忍不住伸出手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心疼,或许是因为亲手做更快速、更省事,于是总也忍不住,就那么自然地替孩子代劳了一切。

  可是,被剥夺了体验的孩子,却很可能再也无法真正独立起来。

  

  何炅曾感叹说:“父母越晚放手,孩子就会越晚学会飞翔。孩子被压得太久,很可能就被废了。”

  对于父母来说,伸出手扶住孩子一时很容易。

  可总有一天,我们会撤出孩子的世界,目送着他们离开,去往我们到不了的地方。

  所以作为父母,忍住伸手,让孩子去尝试应该去做的,去学会必须要做的,让孩子拥有独立于世的能力,才是孩子未来自信自律的根基。

  父母忍住唠叨

  李玫瑾教授说过: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都是垃圾。

  但是在很多家庭中,父母的催促和唠叨几乎无处不在。看到孩子不按时做作业,不认真听课,或者整天拿着手机,就忍不住催促和唠叨。

  演员孙茜就曾在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类似的经历。

  小时候,她每次放学回家,妈妈会不停地催“写作业了没有?赶紧去!”她原本正要写,听到妈妈催,逆反情绪上来,反而不想写了。

  后来,她就抗拒写作业,每次都等到妈妈催,才慢吞吞地开始。

  唠叨会在日积月累中,毁掉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和自信。因为,父母盯得越紧,安排得越细,孩子就越不需要自控,最终彻底放弃自我管理。

  父母忍住唠叨,给孩子信任和理解,孩子会更容易养成自律。

  

  很多时候,我们忍不住伸手,忍不住开口,是出于心疼,出于担忧。但是有没有想过,伸手太多,孩子就会变得依赖;开口太多,孩子就会变得怯懦。我们的“忍不住”,不仅没有帮助到孩子,反而给了他们不自律的“借口”。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道:

  “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自律的基础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珍惜自己。”

  相信自己能做好,才是自律的开始。家长给足爱与信任,孩子才能变成一个高度自律的人。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9规划年会 | 专题会议:乡村振兴与美好人居
下一篇:「“千人百进” 蹲点采访」安顺天龙:党建引领提“颜”增“质” 创建美丽乡村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