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曼蒂克地爱着母亲到形同陌路,我们终究要与爱和解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1957年,身在美国的张爱玲接到来自英伦的一封信,她的母亲黄逸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时,给女儿张爱玲写了一信:“希望见你一面。”

  张爱玲接到母亲的信,并未动身前去看望母亲,而是匆匆寄去一张一百美元的支票。

  数月后,母亲去世,孤独死在英国伦敦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

  母亲生前已无多少积蓄,但仍然从英伦寄给张爱玲一只皮箱,里面的珍贵古董,帮助张爱玲度过了经济拮据的一段艰难时光。

  黄逸梵,家世显赫,和张爱玲的父亲结婚时刚刚22岁,一位真正的豪门小姐。

  祖父黄翼升是李鸿章的部下,建立功勋后,获得了男爵爵位。

  黄逸梵的父亲在祖父去世后承袭了爵位,去广西任官,婚后一直未能有子嗣,另娶了一名小妾,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女孩子就是张爱玲的母亲黄逸凡。

  黄逸梵还未出生,父亲就去世了,她一出生就没了父亲,幼年后母亲又撒手人寰,父母之爱,黄逸凡过度缺失了,但父亲给了她大量遗产,足以让她挥霍一生。

  少女时代的黄逸梵五官精致,长得有点象西方人,虽然也遵守旧俗缠了足,但个性自由,洒脱不羁,身上充满贵族名媛的气质。

  带着娘家的巨额财产嫁进张家后,黄逸梵也与丈夫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张家名门望族的浮华里,旧式的生活里也弥漫着颓废与庸懒。

  幼年的张爱玲对母亲最初的记忆是每日早上被女佣抱到母亲的铜床上,坐在青锦做成的棉被上,母亲教她背唐诗。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若是父亲母亲一直相亲相爱,那么张爱玲的一生也许会被改写,事实是张爱玲的父亲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沉醉于烟榻和风流场所,靠着挥霍祖辈留下的家产醉生梦死。

  黄逸梵厌恶这样的生活,反对丈夫纳妾,抽大烟,他们的三观不合导致矛盾越积越深,苦劝无果后,黄逸梵选择了逃避,趁着小姑子张茂渊出国留学,以监护人的名义一起去了国外。

  这一年,张爱玲4岁,她是爱着自已的母亲的,成年后的张爱玲曾说:“我一直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母亲的,她是个美丽的女人。”

  张爱玲8岁那年,黄逸梵从国外回来了,父亲写信去国外表示痛改前非,希望妻子回家好好过日子。

  黄逸梵顾及到自己的一双儿女,也对丈夫抱着一丝幻想,她回来了。

  母亲回来后,全家搬到一座新洋房里,一切都很美好,有狗,花园里有花,有童话书,有母亲陪在身边,留洋回来的母亲越发精致与洋气了,家里时常有新派的朋友来聊天,姑姑在钢琴上弹奏着西洋乐曲,母亲随着音乐起舞。

  母亲对张爱玲开始了西洋式教育,想把她培养成一个西式的淑女,教她绘画,弹钢琴,学英语,这成了张爱玲一生中与美丽母亲相处最快乐的时光。

  快乐的时光总是太短,随着父亲的不思悔改,重返烟榻,黄逸梵忍无可忍,和父亲离了婚,再次选择出国去了法国。

  鲁迅先生曾说过:“离家出走后的娜拉要么回来,要么堕落。”

  黄逸梵因为婚姻不能如她所愿,就一直离开,离开是她逃避的唯一方式。她从国内逃到国外,从国外回到国内,一生游历欧洲多年,直到去世,都在逃避中。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1937年,张爱玲从圣玛利亚女校毕业时,母亲再次回国,张爱玲央求父亲想出国留洋的计划泡汤后,又因遭继母毒打被关小黑屋彻底对这个死气沉沉的家绝望,逃出来投奔了自己的母亲。

  真真切切靠近母亲生活后,张爱玲幼时对母亲的崇拜和尊重慢慢消失了,张爱玲发现自己的母亲并不像别的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孩子,她更爱的是自己。

  她与母亲各自孤独,就象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个秘密,无从述说。平淡无味的生活琐事,突如其来的拮据也时常困扰着这个高贵的女人,也吞噬了母亲与她之间的最后一点爱和希望。

  在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巜小团圆》里,她描述了自己母亲不可理喻的一件事,她在香港读书的时候,因为勤奋刻苦,得到了教授额外给予的800元奖学金,她兴冲冲地教给母亲,却被母亲倾刻输在了牌桌上。

  难怪张爱玲后来幽幽的吐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母亲最爱的不是她的儿子和女儿,其实是更爱自己,因为不爱,不足以让她放下自己追求自由的心。

  原生家庭的痛,一生也无法弥补,张爱玲其实与母亲何其相似,一生不愿低下高傲的头颅,母亲晚年一人异乡终老,她寓居美国一家公寓里,同样终老异乡,孤单离世。

  虽然张爱玲后半生几乎与母亲形同陌路,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见,但在自己垂垂老矣后,她还是将母亲放进了心里,在自己所爱的人里面。

  电影蜜蜂如她曾说过的那样,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我们的一生中,一直都在一路遇见,一路失散,我们在爱面前,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一一切世事,皆可原谅。

  举报/反馈

上一篇:初中生黑板报走红,连线条都美得不可方物,让人挪不开双眼
下一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作文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