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如何守好传承与创新关?这场圆桌对话格外引人关注
关于新闻,因为都是亲历者,所以有热爱。
关于焦虑,因为都是媒体人,所以会共鸣。
关于转型,因为都在探索中,所以要交流。
秦朔,曾经是《南风窗》总编辑、《第一财经》创办人兼总编辑,2015年转身创办自媒体“秦朔朋友圈”,一时成为风云人物。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四年多的时间,秦朔如何评价自己的转身?面对着微信公众号流量红利的消失,如何保持吸粉能力?财经、商业等大经济类自媒体那么多,突围在哪里?如何保持写作的激情与热情……
21日,第十三届新华高峰会上,秦朔和新华日报369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聊了聊写稿子的那些事儿。
与其说创业,不如说我这是创作
秦朔爱写作,从学生时代到做记者、做总编、做老板,一直没放弃。
“秦朔朋友圈”从2015年开办至今,创办人秦朔仍保留着写稿的习惯,每周一篇。最新发表的一篇是12月16日,《外安内定,经济方兴》,主题是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字数7048字。
12月9日《预见2020:准备好了吗?》全文6739字; 11月25日《腾讯再造:从自然的生命到社会的生命》,全文8419字……
一篇文章五六千字、七八千字,是秦朔写稿的常态。这样的文字量,背后是大量的阅读、观察、思考与沉淀。难怪秦朔说,我们认认真真完成一篇稿子就很不容易了,很难再去做商业的运营。“读者与我们的关联,是内容能不能持续地带来价值。”他说,每周一的文章发布后,暂时松一口气,等到周三、周四还没找到题目的时候,开始焦虑。这番话,引得参加座谈会的新华日报369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致认同:原来大咖也焦虑。
粉丝数量,是衡量一个公众号影响力的指标。“现在粉丝还不到100万,还有几万的缺口,从流量和读者关注的角度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所以内容创业很不容易。“秦朔坦言,我的创业,本质上是创作,“秦朔朋友圈”没有进行融资,既没有搭建流量变现的体系,也没有做很大的社区运营。
看书、写字、交流、调查、研究,是秦朔的日常。他觉得很幸福。“我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保持了创业的初心。”他评价自己是个体创意创作者,尽管有些评价认为他的文章还是杂志版面思维,太长、太严肃,但他还在坚持沿着之前的路子写,不做推广。
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期已过,唯有靠更为辛苦的坚持和更艰苦的努力。秦朔说,如果你写作没有任何痛苦,那说明你没有任何进步。
不过,四年的公众号运维下来,秦朔的写稿量,已经从每周两篇改为每周一篇,“秦朔朋友圈”也开始探索更多的选题和更多面的写作风格,吸引更多的读者。“可能随着年龄增大、能力下降,或者说已经有所透支,现在写单篇文章的时间越来越长,从最早七八个小时,到如今十几个小时,有时从清晨写到凌晨,身体能不能受得了这种强度、能不能长期坚持,都是个挑战。”他说,希望读者能够理解我们,允许秦老师调整自己,只要他真心实意讲自己的想法,哪怕两三千字,也要原谅他。
财经类自媒体,个人IP很重要
在与秦朔采访、座谈的短短一个多小时内,他提到四五次“吴晓波”。在百度百科上,秦朔的人物关系也只有“吴晓波”。
从复旦大学的同学、到体制内记者,再到创业,二人的轨迹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当然,秦朔从第一财经离职,也离不开吴晓波。“算是他推了我一把。”秦朔说,公众号要内容为王,但起步依赖于个人的影响力和基础资源条件,因为吴晓波的市场影响力很大,使得“秦朔朋友圈”在起步阶段就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他直言要感谢吴晓波,因为公众号名字是吴晓波建议的。
媒体融合,是当前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从传统媒体中孵化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是传统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普遍做法,较为知名的有《人民日报》旗下的“侠客岛”。但除此之外,能够做出市场影响力的体制内自媒体并不多。“财经类个人IP的打造,需要内生动力,而且要极其强烈的意愿,需要非常强大的向心力、自驱力。”秦朔说。
新华369工作室的小伙伴都很年轻,刚入行的90后不少,非常关心如何降低经济类新闻的阅读难度、如何更好地写作。秦朔说,新闻工作是一个很容易让人疲惫和偷懒的工作,因为太多的内容是例行的工作,如果想做好,就需要在例行的工作中多一份付出,就是要对某一个线索、内容有自己的洞察和观察,而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
“要在新闻行业呆很久,确实需要很热爱。”他说,从事新闻行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27岁模式,将新闻行业当成工作的第一站,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行业,了解之后,给自己第二次选择,一般是在工作三五年后即27岁左右时跳槽。另一种模式是华尔街模式,干一辈子新闻,直至白发苍苍还保持着写稿的动力。“新闻工作挣钱不多,每天周而复始地给生产找新东西,你凭什么要有那么多的热情?所以要往内心看一看,这是不是你真心喜欢的内容,有着长远的打算。”秦朔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孔,发自内心给出建议,“选择一个细分领域,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多学习,多思考,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轻松很可读的报道,互联网时代要多去读进击波财经、饭统戴老板等这些年轻的优秀写作者的内容。”
内容创作很难,但空间很大
众声喧哗,觅一处安静之地。
“当初离开传统媒体,是想给自己多一些空间和时间,专心做一些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企业精神探索以及中国式管理创新探索。”秦朔说,这几年坚持下来,的确正在朝着最初的设想走,对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认识一直在不断地深化。
关于中国商业文明,您如何分析、看待最近十来中国商业发生的诸多现象?记者抛出了关心的问题。
“技术的变化,让商业文明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秦朔说,过去整整10年的演变,其结果是在线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这意味着“一切在线”改变了存在了很多年的商业文明。“除了实时、全链接,还有数据驱动。数据、算法构成的超级大脑可以捕捉你的需求和偏好,最终实现千人千面。”他说,因此,经济的发展从粗放走向精准,进而倒逼生产的精准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发展速度在下台阶,但经济发展质量上了新台阶。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契约精神变得尤为重要。对于P2P、套路贷、拖欠员工工资部分行业和企业爆出的问题,秦朔说,这反映出企业既不能履行契约,也没有能力履行契约。“很多企业商业模式的逻辑还不清晰,就很快扩张,根本驾驭不了铺开的摊子,因此中国商业文明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他说,商业文明包括创新、行为准则、合作秩序和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现在很多企业进入了反思阶段,开始将“向善”作为自己的标准,这种变化也是商业文明的变化。
在自媒体领域,经济类、财经类自媒体非常多。在秦朔看来,具备观察和思考能力的人,多接触火热的生活、多接触时代的创业者,就会发现很多有生命力的内容,就能够有感而发,就有话可以说。
秦朔认为,经济类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兴未艾。“目前最火的内容带货、种草,反应了传统的‘硬销售’效果越来越差,需要结合内容、KOL(时尚意见领袖)等,电影盒子也说明内容和内容的创造正在成为商品以及服务销售的一个载体。”他说,从这个意义来看,未来不止三百六十行,可能三千六百行、三万六千行,围绕着年轻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求,内容创业将在各个细分领域出现,所以,经济类、投资类、商业类自媒体有很好的空间,会越来越多元,结构也将慢慢优化。
与此同时,很多自媒体创业者缺少新闻伦理、新闻操作规范方面的训练,导致一些错误、不准去的信息一直在流传。“信息的确是多,但很多是失真的。”他说,这反而是体制内创办新媒体的优势,能够获得权威消息、且交叉验证,提升信息的准确度。
交汇点记者 赵伟莉 见习记者 丁茜茜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