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
教育错了的孩子,
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卢梭
? 作者:谷雨(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基地 / 策划师)
一
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
有人问其中一位科学家:请问您是在哪所大学或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居然说:在幼儿园。
在提问者和在场所有人大惑不解时,科学家平静的说:
“
我在幼儿园学到,要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
二
幼儿园阶段对人的一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并非是哗众取宠。
脑神经医学认为,从婴儿到入学的六年,是人类脑细胞最活跃的时期,脑智力的发展需要接触大量多姿多彩的刺激,使各个部位的突触迅速增长,形成高效的脑神经回路。
所以你仔细回想,什么时候的我们最爱问问题?什么时候的我们不用引导,就有着无穷的学习兴趣和渴望?
似乎就是那个时期。
所以,幼儿园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对我们漫长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
二百年前,首次提出“幼儿园”概念的福禄贝尔曾说过,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并不是完成知识和技能上的特定目标,而是促进幼儿的精神成长。
但是,现在的我们似乎走的太远了。
前一阵儿,上海5岁男孩陈于斯的申学简历,刷爆了我们朋友圈。
作为典型的“复(旦)二代”,他热爱文史、艺术、数理、运动,每周写三篇英文日记,喜欢思维游戏和做科学实验,年阅读量达到500本,足迹已经遍布十几个国家几十个城市……
从教育背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五岁娃的简历似乎都能秒杀芸芸众生。
然而,在大部分网友为之惊呼感叹、自惭形秽的时候,却有网友不屑的认为:从简历来看,陈于斯也就不过如此。
“
乐器选的是人人可得的钢琴,而且没有提到师从,说明不是在音乐学院走的专业路径;没有手工作业;没有机器人和编程;没有数学成绩……我觉得他星河湾(他申请的小学)考不上。
”
在这位网友眼里,连陈于斯都没有任何竞争力,也属于芸芸众生的一员。可想而知,他眼中“优秀”孩子的童年,要满负荷到什么程度。
三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
“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
现在,太多的孩子正在以学前教育之名,被进行着超前的教育。
专家指出,幼儿园超前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它会让孩子在刚上一年级时,由于学习过这些知识,在成绩上比别的孩子优秀。
但孩子却容易因为已经会了,而缺乏探索的欲望,养成听讲不专注的不良习惯,从而影响他以后长远的学习。
因为认识到提前教育的诸多弊端,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针对一些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的“小学化”倾向,提出了全面治理和整改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应该教什么?什么样的课程最容易落实游戏化教学方式,既符合幼儿的生长规律,又能取信于家长?
四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天天向前去
他一眼看见什么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就在那一天,或过后的一段时间
又或者岁月流转的好多年当中
那东西又成了他的一部分
早春的紫丁香成了这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青草,红的白的牵牛花,
红的白的三叶草
还有那绯鹟鸟的歌声
还有那三月的羊羔
和母猪浅粉色的猪崽
母马的幼驹和母牛的初生牛犊
……
所有的这一切
都成了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
这是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小诗《有一个孩子一直向前走去》中的节选。
的确,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年时期孩子看到的所有的美,都将会对孩子产生各种影响,甚至塑造他们的性格。
我们多么希望,变成孩子一部分的,是那些“红的白的牵牛花,红的白的三叶草,和绯鹟鸟的歌声”。
然而遗憾的是,在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孩子们生活在高楼林立、商场游乐场比比皆是的环境里。成为他们一部分的,却是“钢筋混凝土”和“电子产品”。
没办法,他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实在太少了。
回到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幼儿园到底应该怎样更好的“去小学化”呢?
我们认为答案就是,经常走出城市,来到郊区和农场,带孩子多去大自然,看看“早春的紫丁香”,看看“三月的羊羔和母猪浅粉色的猪崽”。
五
瑞典的研究者们比较了处于两种不同环境下的幼儿园小孩:
其中一个幼儿园,有着安静的玩耍空间,周围高楼环绕,有矮树和砖砌小道。
而另一个幼儿园开办在有草地和绿树的果园,靠近繁茂的花园和岩石,无论任何天气孩子们都在户外待着。
研究表明,第二个幼儿园的孩子,比第一个有更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和更强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因此,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
作为城市中的幼儿园,因为条件的限制,不一定会有大量的绿地和空间,让孩子充分的接触自然。
但是,与近郊的农村或农庄合作,定期走进田园和山林,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应该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来源:参见自然(自然教育首席行业平台,微信公众号:cjzr360)
举报/反馈
上一篇:谁动了奥数的奶酪?
下一篇:谁说幼儿园就要花花绿绿?告别土味审美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