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身家“杀毒王”王江民·传奇(上)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06
手机版

  胶东在线消息 他,三岁因小儿麻痹症而落下终身残疾,初中毕业,却拥有国家级创造发明20多项;38岁开始学习计算机,两三年之内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反病毒专家;45岁只身一人独闯中关村办公司,没学过市场营销,却使KV系列软件用户创中国正版软件销量之最。中关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知识英雄,拥有亿万身家的国际上赫赫有名的“杀毒王”,他,就是王江民。

      (音乐+北京的街景)

  解说:1972年的冬天,王江民第一次来到北京,当他站在天安门广场,在瑟瑟的寒风中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他没有想到,24年后的他会再次带着梦想和激情来到这里,当1996年已经45岁的他打着一辆黄面的来到北京中关村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仅仅在7年以后会成为这里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知识英雄,成为名列福布斯IT百名富豪第33位的亿万富翁,成为国际上赫赫有名的"杀毒王”。

  解说:如果我们再把时间退回到1954年,当年仅三岁的王江民因小儿麻痹留下终身残疾的时候,今天的一切对那时的他来说,更是一个神话。

  解说: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而这一切却发生了,王江民书写了一个传奇,这个传奇的起点就在烟台山下。

      (烟台山景色+大海)

  解说:王江民有记忆的时候,自己的腿就已经这个样了,虽然腿脚不灵便,可他却偏偏要去骑自行车,去爬山,尽管摔的鼻青脸肿,但王江民终于征服了那辆看似无法驾驭的自行车,爬到了山顶,看到了远处那片美丽的大海。

  同期:王江民

  “看到大海心胸就更宽阔了,你比如说,九月份,你下海游泳,水冰凉,你下去一会儿就冻的哆嗦,有时候感觉太凉不能下去了,不行还要下,在水里能忍耐多长时间,把他作为一种磨练一种意志在水里泡,在水里游泳,不光是锻炼体力还锻炼意志,后来感觉到,体会生活的时候,思想成熟的时候,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的时候,首先考虑到人首先把自己的意志磨练坚强。”

      (大的海浪)

  解说: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王江民学会了熬夜,熬出了双波段八个晶体管的收音机、无线电收发机以及电唱机,那时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并没有意识到身上的残疾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初中毕业后,工厂把他拒之门外,就因为他是个残疾人。

  同期:王江民

  “思想比较苦闷,觉得你要报效社会,社会养着你十几年,你要报效社会了,社会还不用你,虽然你腿不好,残疾了但是你觉得还能出一把力吧,不管力是大是小,一种报效社会的心愿,但是这种心愿没有被接受,所以非常的苦闷。”

  解说:孤独的王江民为自己的腿暗自伤心,一边近乎痴迷的学习着无线电,1971年终于有一家小小的街道工厂接受了王江民。

  同期:王江民

  “我在里面的时候感到知识非常贫乏,专业知识跟师傅学习,理论知识在书本上学,从新开始学习,从新进入学校,进入20多种学习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实践完了在上升到理论,这样就可以产生一个飞跃。那么你就想搞革新了在这时候就搞了大量的革新。搞机电。”

  解说:这张照片是王江民自己上的颜色,他希望自己的未来也象这张照片一样丰富多采。

  解说:很快王江民就成为该厂的技术骨干,几年之后又成为了工厂里的生产负责人,使一个街道工厂被省机械厅列为计划,成为国营单位,78年他又被调到一个光学修理部。

  同期:王江民

  “光修理光学仪器不行还要搞光学仪器,大地测量仪器搞出来了,后来就变成了激光仪器,后来到激光医疗设备,手术机,手术刀,等等,包括核潜艇上的激光测量仪,飞机上用的,铁路上用的,造船。”

  解说:短短几年时间,他又使光学修理部从一个街道工厂成为了国营工厂。

  同期:王江民

  “我们光学仪器厂女孩还好说,男孩是清一色一品小伙,很不好找对象,因为他是街道工厂,一下子提升到国营工厂以后几十个小伙一个星期被女孩抢光了,身份变了。”

  解说:那段时间,王江民成为了身残志坚的榜样,被授予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青年自学成长标兵"、"全国自强模范"等诸多的称号。也许故事到这里该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的确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王江民也555电影网许现在还是烟台轴承仪器总厂里的一位普通的工程师。但是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1989年,当王江民38岁的时候,人生在这里又划了一道美丽的弯。电脑走进了他的视野,但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翻开了人生中崭新的一页。

  同期:王江民

  “我感觉到我是搞技术出身的,那么电脑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机电光都用了,最后用电脑,这时候已经38岁了,所以说我想既然要搞技术,精通业务,跟着时代跑的工程师你必须要掌握电脑这样一个高科技产物和他的技术,所以那时侯就开始学习电脑,这样开始深入进去。”

      (敲电脑的慢动作)

  解说:当时单位里有个电脑,但是动的机会很少,王江民就自己花800块钱去买了一台中华学习机,在学了电脑仅3个月后,王江民就开发出了自己第一个软件。

  同期:王江民

  “正好小孩一二年级,一年级放学回来要学大量口算题,比如说25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乘除法,每天要家长出50道题,所以把这些规则变成一种程序,那么自动打印出来了,因为计算机运算只要把逻辑输入以后,你想出一百道就一百,二百就二百,打出一批题目来给小孩算吧。”

  解说:就这样,本来只是为了应付儿子,王江民却无意间编出了中国第一套一二年级数学、语文教学软件,后来这个软件在《电脑报》交流,获得了全国教学软件的第一名。

  解说:从那开始王江民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后来在研发软件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电脑病毒影响了电脑不能正常工作,于是就介入到反病毒领域中,后来王江民将自己研制的六种杀不同病毒的程序合而为一,命名为KV6,后来发展到KV8 KV12 一直到今天的KV3000 KV2005,在全国反病毒的研究中,王江民逐渐的走到了前沿。

  解说:手里有了一个好软件怎样把它给卖出去?王江民意识到仅靠自己的力量肯定不够,带着自己刚刚研发的KV100王江民第一次来到中关村寻求转让对象,但是没有人肯出转让费用,最后只是中关村的一家公司给代销,王江民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解说: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改变了这一切,直接奠定了王江民在中关村乃至全国反病毒领域的地位。

  解说:当时摩托罗拉中国分公司的20多台电脑因为感染病毒而瘫痪,电脑的供货商华星公司把电话打到了烟台,找到了王江民。

  同期:王江民

  “我去的时候,摩托罗拉从澳大利亚请了一个反病毒专家在看他的机器,后来我们就等了一个多小时,听他说了一个FOMET,没办法了,你格式化吧!数据你就毁掉吧,修复不了,他走了以后,我们就上去了,第一台电脑用的比较仔细用的慢一点,20多分钟彻底修好,当时我们检查检修的过程中,几十个员工围了一圈在那里看,当然都是他们的机器,一看澳大利亚没有修好,看看来了个中国人怎么样?当整个电脑一下子启动正常的画面出现以后,旁边的好多人都跳了起来,感觉到非常高兴,数据终于看到了。”

  解说:这件事情让华星公司认识了KV100和王江民的价值,华星开始接手转让销售KV100。KV系列产品在全国一炮打响,但是在版本升级转让的过程中,合作方却违背了合同。

  同期:王江民

  “一开始我把技术转让到中关村,版权许可,版权许可一年两万,那我就挣两万就行了,但是许可过程中,他连这点费用都不想付,没有办法我只好自己出来了。”

  解说:1996年8月,王江民坐着一辆黄色面的来到了北京的中关村,骄阳炙烤着大地,王江民挥挥汗水,开始了在北京的创业,那年他45岁。(刘彦峰 赵 恒)

上一篇:月工作计划
下一篇:寓教于乐!儿童剧《菜园宝宝》给孩子一个欢乐暑假!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