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新中考政策,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如何,你知道吗?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10
手机版

  

  上海索智教育致力中小学择校转学服务

  从2022届开始,上海中考将实行“计分科目”+“招生录取政策”的全面改革。2021年12月29日,市教委发布了2022中考招生录取细则,进一步细化了中考名额分配方式、综合评价录取程序等内容,明确了区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为60%。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重点梳理一下~

  

  2022年新中考改革后的名额分配

  首先给大家解答几个提问较多的问题:

  1、 什么是“不选择生源学校”?民办初中包含在内吗?

  所有的公办初中(除三公外)都属于不选择生源学校;民办初中则要分情况讨论:

  2018-2019年入学的民办初中学生(也就是目前初一、初二在读)是选择生源的,所以在2022-2023届中考时,民办初中不属于不选择生源学校;

  2020年及之后入学的民办初中学生(也就是目前预初、更低年级在读)实行的是“民办超额摇号”政策,所以从2024届中考开始,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一样,都属于不选择生源学校。

  2、民办学生是不是不能参与名额分配,只能通过裸考上市重点?

  不是的。2022-2023届中考,民办初中学生只是不能参与名额到校录取,但可以参与自主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和统招录取;2024届中考之后,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一样,也可参与上述所有的招生录取途径。

  3、四校分校属于委属市重点还是区属市重点?

  根据上海教育官方微信回复,四校分校原则上按照区属市重点高中招生录取政策进行招生录取,也就是名额分配招生比例占60%,其中30%分配到区,70%分配到校。

  

  4、有了名额分配的名额,就一定能被录取吗?

  并不一定。以名额分配到校为例,假设你的初中学校分配到了2个七宝中学名额分配到校名额,首先填报志愿时你要在名额分配到校一栏填报七宝中学,且中考成绩要达到“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最低分数线,然后将你所在初中所有填报七宝中学名额到校志愿考生的中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1:2的比例投档参加七宝中学的综合查考(也就是4名学生参加);最后根据4位考生的中考成绩(含政策加分)+高中考查成绩(满分50分)得出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录满2个即止。

  再来详细看看新中考名额分配比例、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

  一、委属市重点(四校)名额分配占招生计划总数的65%

  

  四校名额分配的分配比例:

  所有名额分配名额按各区当年中考报名人数占全市报名人数的比例分配到全市各区:

  名额分配到校:所在区获得名额数x20%,分配到该区内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同校排序,校区竞争。

  名额分配到区:所在区获得名额数x80%,分配到区 ,区内的各初中学生都可参与,同区排序,区内竞争。

  

  二、区属市重点名额分配占招生计划总数的60%

  

  区属市重点名额分配的分配比例:

  名额分配到校:总招生计划数 x 60% x 70%,分配到本区每所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实现名额分配到校全覆盖,同校排序,校内竞争。

  名额分配到区:总招生计划数 x 60% x 30%,分配到区,其中90%-95%分配到外区,其余分配到本区,同区排序,区内竞争。

  

  同时,区属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将实现“全覆盖”,也就是确保区内每一所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至少获得该区内每一所市重点至少1个招生名额。

  

  三、考生志愿填报,可填1个名额分配到区志愿+1个名额到校志愿

  名额到区志愿:以区为单位录取,相同志愿同区排序;全体初中学校符合中考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和社会考生均可填报;

  名额到校志愿:以初中学校为单位录取,相同志愿同校排序;仅限不选择生源学校符合中考报名条件且在籍在读满三年应届初三学生填报(选择生源的民办初中学生、中途转学的学生不可填报)。

  四、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方式及流程

  招考机构根据考生志愿、中考成绩进行排序,对达到“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相应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招生计划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

  名额分配录取总成绩=中考成绩(满分750+政策加分)+学校综合考查成绩(满分50分),从高到底依此录取,录满即止。

  招生录取流程

  

  关于学校综合考查50分,由相应高中学校打分:

  主要考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高中学校自主制定公示综合考查方案,不能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测试;

  将通过全程录像、双盲匹配等保障制度,确保考查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18各大高校软件工程录取分数排名,录分低、性价比高!
下一篇: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解读:远大理想,民族大“义”!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