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招生录取有何新变化?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关心的↓↓↓
央视网消息:眼下,各地高考成绩已经陆续公布,考生进入志愿填报的关键阶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今年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同时,记者发现,高校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已成为一种趋势,各高校还积极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一起来看一看。
今年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九大门类,其中,工学类占比最高,其次是农学。新增专业中有约三分之一属于电子信息类和人工智能类,其中包括智能采矿、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影像工程等。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入学后,学生先进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再确定专业方向。这样有助于减少考生在报考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但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大类招生模式下,虽然报考时专业选择延后了,但通常在第二年就要进行专业细分,因此在志愿填报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专业分流方式和相关的转专业政策。
此外,近年来,各高校还积极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实现本科四年的全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
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强,一些高校也以大类招生为契机,打破学科界限,积极探索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最新设置了工商管理-法学、应用经济-数据科学、应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管理、法学-新闻学、国学-古典学5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完成本科四年学习后可获得两个教育部学位认证。同时,全校各本科专业均实施双选认证制度,各专业制定模块课程,零门槛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习,若毕业前达到相关专业辅修培养方案的要求,即可申请认证辅修第二学士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
在上海大学,今年新增“冶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两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跨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为响应上海市打造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区域战略,微电子学院紧扣产业需求,创新机制与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研究院、科技园区等展开合作开发课程,并组成联聘导师团对学生展开全方位指导,建立起集成电路领域紧缺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兰州大学,今年最新成立了材料与能源学院,面向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材料新需求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将在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功能材料三个专业首批招生100人。
在高考招生中,一些高校还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遴选优秀学生,通过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储备拔尖创新的领军人才。
今年,清华大学新增量子信息班,首批计划招收20人,由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首席教授,这是国家首个量子信息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项目,也是清华大学推出的领跑者计划之一。近年来,以让优秀学生作为“领跑者”为理念,清华大学已推出十个“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有涵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十个班展开招生,均以世界一流科学家领衔,旨在为国家培养基础学科领域里的未来学术领军人才。
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成立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主要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为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其中,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聚焦芯片设计、信息材料、未来通信、智能感知4个方向中的未来技术,打造多学科交融、政产学研联合、国际化的办学模式,预计招生100人;通过新生二次选拔招生,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许多学校还通过书院、试验班、国际班、精尖班等多种形式,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和学术环境,为拔尖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比如,北京科技大学依托优势专业就开设了材料高精尖班和材料国际班。
近年来,通过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等,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有了更多机会。今年,除继续实行这些招生计划外,教育部最新推出“优师专项计划”,一些省份还推出“乡村振兴计划”,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教育部推出“优师专项计划”,在全国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个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其中,地方“优师专项”由有关省份统筹地方师范院校招收,国家“优师专项”由6所部属师范大学承担,今年将招收1000名专业师范生。
今年,四川省发布《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定向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将在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着力培养一批愿意扎根基层、适应发展需要的急需紧缺本科专业人才。招生对象为四川省88个脱贫县的高考考生,招生录取采取单设批次、单独录取的方式,招生规模预计1000名左右。
近年来,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让教育相对薄弱地区的农村学生能够有更多读重点大学的机会,国家实施了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和高校专项计划三大农村专项计划。近十年来,有2671名农村地区学子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就读清华。
上一篇:36年的轮回,河南新添一所大学,填补省内空白
下一篇:30公分的莲藕处和60公分的光水区,怎么钓?我是这么分析选择的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