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公分的莲藕处和60公分的光水区,怎么钓?我是这么分析选择的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11
手机版

  两种不同的位置,30公分的莲藕处和60公分的光水区,来决定能不能钓到鱼,在哪个地方钓鱼合适,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具体水域当中去,去了解各自的水情和鱼情,才能有针对性的作钓。

  一、水深30公分的莲藕处情况分析

  1、水情

  水位极度浅:30公分的水深可以说作钓的极限了,如果不是在莲藕塘,能藏得住鱼的话,估计是没有鱼能生活下去的,由于荷叶的庇护,鱼才能有安全的场所。这种庇护的决定性因素可能是离水面很近的荷叶,也可能是水的颜色比较浑浊,浑水中才能摸到鱼。淤泥层较厚:荷叶的根茎是藕,密度高的地方,肯定是会有淤泥层的,而且藕是多年生的植物,如果不是人为的大规模的清除,就会越长越多,那么常年下去就会堆积出很多的淤泥,所以淤泥层很厚。水温变化大:气温对水温的影响虽然有时间差,但是水位过浅的话,气温就更能影响到水温,而且速度比较快,所以莲藕处的鱼情受水温的影响就很大,天气的改变马上就会立竿见影。障碍物多:既然是长了莲藕,那么不管是水面还是水下,对于作钓来说,都会存在大量的障碍物,比如:水面上的荷叶,水中的荷梗,甚至是水底的藕。这些对于施钓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即使能中鱼也不一定能拉上岸。

  2、鱼情

  警惕性高:这么浅的水域,如果有鱼的话,其警惕性也是很高的,本来鱼的胆子就小,遇到一点风吹草动立马游走,可能它们会在荷叶下翻拱食物,但是却时刻保持着防备心理。行动缓慢:也是基于水浅的缘故,基本上大点的鱼,在这里游动的话,都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来了,也会小心翼翼的,绝对不会快速而大声的游动,所以行动是非常的缓慢,对应的,其在觅食的时候也是比较慢的。

  莲藕塘二、水深60公分的光水区情况分析

  水质浑浊:如果在60公分的水域有鱼存在的话,那么其水质肯定不会是很清澈的,因为只有在浑浊的水里,鱼才会感觉到安全,它的天敌也不容易发现它们,这也是常说水至清则无鱼的原因吧。水底情况复杂:鱼在水里的生存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其中趋利避害是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对于大鱼尤其如此。水深60公分的光水区,如果水底都是一马平川的话,鱼肯定无法躲藏,将自己置身在毫无遮掩的地方,鱼是不会做到的。所以此地的水底情况肯定不简单,可能是深浅结合处,或者坑洼处,或者是有一些外置的障碍物等。

  胆子小:这是浅水区鱼类的共有特征,就因为水太浅,所以才会时刻保持警惕性,胆子就很小。具体表现就是会观察岸边及空中的一些动静,或者是听有没有异样的声音,通过振动而感知到。鱼口反常:有些鱼天生鱼口狡猾,以鲤鱼为代表,但是在浅水的地方,除了鲤鱼,就算是鲫鱼的话,鱼口也是比较反常的。即使是正常觅食,也会多触碰几次食物,确定安全后才进食,这对于体型稍微大一点的鱼尤其重要,通常的表现就是涮饵,口轻的情况。

  水底不平的浅水区三、如何选择

  1、根据水情选择

  知己知彼,先弄清楚两处水域的水情是如何的,比较一下,比如:使用线组来感知一下水底的地形地势如何,有没有障碍物,会不会影响作钓;或者是水底淤泥酱层如何,要不要钓浮钓离底。所以,尽量选择不挂底,溜鱼方便,且存鱼的地方,莲藕的地方如果钓到大鱼的话极有可能会跑鱼,那么要不要考虑60公分的光水区,如果水底单纯的高低不平的话,肯定是最佳选择。

  2、根据鱼情选择

  说一千道一万,鱼才是主角,看两处的鱼情是如何才是根本,假如60公分处的光水区的鱼,因水深一点胆子比较大,愿意开口,敢于咬钩的话肯定是最好的。还有就是根据你的对象鱼来选择,以鲫鱼为对象鱼的话,莲藕处好一点,这里的水肥,鲫鱼也肥也大,而且溜鱼简单,不会跑鱼。如果是以鲤鱼等体型大,力气大的鱼为对象鱼的话,那么就要考虑60公分的光水区,至少在中鱼之后能方便溜鱼,不至于钓过之后拉不上来,如果是在莲藕处的话,是很难搞上来的,可能会断杆。

  3、根据钓法选择

  不同的水域,所采用的钓法是不一样的,虽然台钓法很流行,也比较实用,但是在莲藕水域却不怎么适应,它最害怕障碍物的地方。所以根据你想使用的钓法,想玩传统钓的话,就用长竿短线钓莲藕塘,可以钓得很远,垂直上下操作,也方便回鱼。而使用台钓法的话,就不能在障碍区玩耍了,至少要在水面相对干净的地方,那么60公分的光水区是最合适的。

  草鱼捕食最后总结

  水深30公分的莲藕处和水深60公分的光水区,如果是我选择的话,我肯定会先了解一下各自的水情和鱼情是什么样的,再结合自己的对象鱼,想要玩什么钓法,再从二者当中选择更适合的那个水域。情况是摆在眼前的,但是作钓方法方式是灵活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大别山小农人,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各位关注评论留言!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1年高考招生录取有何新变化?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关心的↓↓↓
下一篇:2023年八省联考成绩,多数学生数学考砸了,但家长不要过度解读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