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出台,如何释放消费潜力?如何让百姓敢于消费?专家详解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12
手机版

  据新华社12月14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此次《纲要》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纲要》指出,展望2035年,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强大国内市场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以创新驱动、内需拉动的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目前扩大内需还存在哪些挑战?如何才能释放消费潜力?又如何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透视《纲要》背后传递的多种信号。

  ↑创意配图 据ICphoto

  为何把扩大内需摆在重要的位置?

  专家:源于我国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需求

  《纲要》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12月15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大内需源于我国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需求。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年,中国人均GDP折合美元超过1.2万美元,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白明认为,在这样的经济体量下,国内市场是一座富矿,潜力还远未完全释放,因此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有厚实基础的。

  白明还指出,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错综复杂,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兴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将靠得住的本国市场用好,这样我们在与其他国家打交道的时候,才更加有底气。”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则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许多行业、 领域也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苏剑表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必须扩大需求,才能让经济持续、稳定运行。而当前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70%左右,这种情况下,外需拉动中国经济的作用会越来越小,只能依靠内需。“关键是我国内需不仅规模比较大,而且潜力也比较大。”

  扩大内需面临哪些挑战?

  专家:主要挑战在于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等问题

  《纲要》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环境条件深刻变化。同时要看到,我国扩大内需仍面临不少制约。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把我国打造成国际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任重道远。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当前经济在疫情扰动下,虽然在修复过程中,但存在生产强但需求偏弱的不均衡,以及需求端内部的不均衡等问题。

  他举例,上述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第一,内需与外需有待均衡,内需相较于外需更加偏弱;第二,投资与消费有待均衡,投资增速小幅上行,但消费增速出现回落;第三,投资内部有待均衡,基建投资拉动修复,但地产投资与制造业投资相对偏弱;第四,投资大类有待均衡,民间投资仍然偏弱,非民间投资拉动修复;第五,消费意愿有待均衡,必需消费品具有相对韧性,但可选消费修复偏弱,地产链条相对偏弱。

  此外,杨畅还表示,由于疫情反复等原因,以及其他的超预期风险,也是当前扩大内需面临的重要挑战。

  苏剑表示,当前扩大内需的主要挑战在于老百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足。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升,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人们的消费愿望是越来越小的。“哪个国家都一样,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所以这个情况下要想办法提高老百姓的边际消费倾向。”

  白明则认为,当前扩大内需还面临着地方保护主义、商品要素流通壁垒等阻隔。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比较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充分显现。

  如何释放消费潜力?

  专家:要让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

  《纲要》指出,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纲要》印发后,国家发改委于12月15日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在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方面,《实施方案》从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支持网约车、共享住宿、无接触配送等共享资源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共享经济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支持线上多样化社交、短视频平台规范有序发展。”等十六条具体措施。

  如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白明表示, 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居民收入,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各类社会保障,让老百姓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

  苏剑提到,上世纪60年代,日本提出并实现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但老百姓有了钱,也面临老百姓不愿意消费的问题,于是日本就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关切,日本的消费很快就上了一个台阶。

  杨畅表示,释放消费潜力的相应抓手或包括两个维度:从必需消费品与可选消费品的维度来看,在必需消费品保持相对韧性的情况下,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或是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在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维度,如何对居民收入端进行适当的转移支付,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或是后续观察点。

  与此同时,杨畅提到,如何降低居民的被动支出,防止在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出现价格推动型的支出增长,进而实现居民消费支出的优化转型,也是未来值得观察的重点。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实习生 丰廷玉

  编辑 余冬梅 郭庄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深圳中考报名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下一篇:89校总计划超11万人,山东高职单招、综招直播周2月1日开始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