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父母爱情》原著:这三个细节,证明她从未爱过江德福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江亚宁在《父母爱情》中写道:我父亲的工作很忙,他对我来说只有来去匆匆的背影,我母亲同王海洋的妈一样深居简出,但我母亲的面部白皙、气色极好,只是她那双漂亮的眼睛不似王海洋的病妈那样,总是深情地爱抚在王海洋猴子一样干瘦的脸上。

  我母亲从不这样,她那双大而炯炯有神的美目,总是穿越过我们兄弟姐妹七人的头顶,落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地方,好像那里有她另一群子女和另一个家。

  

  作者是安杰的第七个孩子,自打懂事起,她就发现父亲和母亲极其不般配,父亲四十多岁,看起来沧桑显老,而母亲生了7个孩子,还是风韵犹存。两人无论是外貌、生活方式、还是见识上都完全不匹配,用强扭的瓜来形容他们,最为贴切。

  电视剧中,安杰一开始看不上江德福,后来被江德福的爱意融化,慢慢爱上了这个为人仗义、粗中有细、懂得疼爱她的男人。不过看过《父母爱情》的原著中,才发现电视剧美化了他们的婚姻,其实安杰从未爱过江德福。

  

  安杰在意江德福的职称,多于关心他这个人。

  江亚宁在原著中写道:母亲做梦都没有想到,她嫁的在第一次授衔时被授予海军上校的丈夫,广义上讲其实也是个兵。因此父亲在接到一个边防要塞任职的命令时,她竟气愤地骂我父亲是“骗子”,“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子”。她那泪流满面的样子,真像是一个被人贩子拐卖的良家妇女。

  安杰并不喜欢江德福,他离过婚、年纪大不说,还识不了几个大字。第一次见面时,江德福坐公交车坐过了头,安杰发现他呆板不机灵外,还发现他指甲里藏着许多污垢。

  

  她回到家就对姐姐吐槽:看那乡巴佬的样子,还插着根钢笔,听他说话我敢肯定他认识的字不到一百个,那英雄牌钢笔插在他口袋里简直糟蹋了。

  安杰的父亲是妥妥的资本家,后来带着小老婆逃去台湾,没有留下任何财产给家里的孩子。安杰的母亲一气之下病倒了,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

  那时候,正是全民解放,大众最讨厌剥削的资本家的时候,作为资本家的儿女,安杰和哥哥姐姐也受到牵连,走到哪都抬不起头来。

  

  安杰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让她嫁给一个普通的男人,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她万万不肯。江德福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作为海军军官的他,有着还算不错的生活条件。

  江亚宁发现,安杰虽然万分委屈嫁给了江德福,但对婚后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安逸的日子,基本上是满意的。她喜欢喝咖啡,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看着云卷云舒,她喜欢穿裙子搭配高跟鞋,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

  虽然顶着资产阶级的头衔,让她无法抬起头做人,但作为军官太太,她可以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着自己还算惬意的小资生活。

  

  所以当江德福要去生活条件很差、荒凉又闭塞的要塞赴任时,安杰会如此崩溃,宁愿怀着孕、自己带两个孩子,也不肯和江德福去那里受苦。

  她嫁给江德福,不图人不图官,只图他背后的生活条件。让她放弃支撑她坚持这段婚姻的唯一优点,她万万不肯。

  可惜当安杰的哥哥姐姐带着孩子挤到这个家里,她只能为了家庭荣誉,带着孩子去找江德福。

  虽然她在岛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比当政委的江德福还了解要塞的干部。她希望江德福努力争取升职,当年过五十的江德福有心无力时,安杰就变得焦躁不安、颇为失态。

  

  安杰愿意嫁给江德福,就是虚荣心作祟。只有嫁给江德福,她才能被人看得起,不用接受旁人的冷嘲热讽。所以她十分在意自己的地位,甚至希望江德福的职位越升越高,她的日子越过越得意。

  她已经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精神上的满足、别人羡慕的眼神,是她快乐的唯一途径。哪怕她搬到闭塞的岛上,也要带着形形色色的杯子。那些杯子分为喝水和喝咖啡的,不管在哪里,她的生活质量都不能变。

  她每天都要涂抹护肤品,岛上的人每天风吹日晒,年轻的姑娘都略显苍老,唯有生过孩子的安杰依然美得让人眼前一亮。她喜欢这样被人羡慕的生活,这是她区分别人和她不同等级最好的方式。

  

  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被影响,安杰甚至和自己的亲姐姐断绝了来往。如果不是江德福说她无情,安杰甚至会和所有娘家人决裂。安杰骨子里,就是一个自私、爱慕虚荣的资本家。

  她不在意江德福在职场上过得如何,也不在意他是否因为职位升高工作更加辛苦,她在意的只是江德福能否让她过上更好的日子,如果他做不到,她就心生埋怨。一个只在意男人前程的女人,她是真的爱他吗?她爱的只是她自己罢了。

  除此之外,安杰对待孩子的态度,让人心寒。

  江德福在职场上停步不前,安杰在岛上无处可干,只能破罐子破摔,为江德福生儿育女。安杰一共为江德福生了7个孩子,她给了孩子生命,却没有给孩子母爱。

  

  江亚宁回忆起童年时,写道:母亲总是一副很烦我们的样子,对我们七个活物没完没了接连不断的要求和纠纷,始终缺少一份做母亲应该有的耐心。她大部分时候是皱着眉头听我们说话,听不到一半就会挥手不耐烦地将我们轰走。

  她这种继母似的态度,跟我们的父亲简直没法比。多少年过去了,父亲那种哈哈的笑声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耳边,那种慈爱是我在我母亲身上,永远体会不到的。

  隔壁王海洋的母亲,看着王海洋时,总是一副慈母深情。可安杰从没这样看过自己的孩子,她总是眺望远方,好像那里住着真实的自己,有着自己喜欢的孩子。

  

  安杰是资产阶级的女儿,她注重孩子的教育和质量,但是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她所有的特长和希望都发挥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为江德福生儿育女。

  江德福注重孩子的数量,他认为孩子越多越能拴住安杰的心,不过他不知道,生的孩子越多,安杰越讨厌这样的自己。她就像兔子一样,生下了一窝又一窝。这些孩子打碎了她对生活的向往,让她无暇做自己,更别提抽出空闲的时间品咖啡,看远处的袅袅炊烟。

  生活质量下降,也让安杰越发讨厌这些孩子。她虽然是母亲,可她骨子里认为是这些孩子的到来,毁了她幸福的生活。她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乱糟糟的。

  

  当江亚宁在书本里发现安杰藏了一张男人的照片时,江德福怒了,原来她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人,一个他不曾知道未来也不会认识的人。

  江德福质问安杰,照片背后写的Mrs.An是什么意思?安杰将床头柜的台灯扫翻在地,歇斯底里地喊道:安小姐、安小姐、安小姐。

  江亚宁说:母亲在大喊安小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母亲是在喊自己,喊那个二十年前在青岛街头漫步地穿着花旗袍的年轻的自己。“密司安!安小姐!”母亲的声音穿透了二十年的时空,把那个已走得好远好远的安小姐又叫回来,她冲着泪流满面的正在衰老的母亲璀璨的一笑,那笑容既清晰又模糊,既亲切又悲伤、令母亲痛彻心扉。

  

  还有什么,能比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又不得已为她生儿育女,变成一个生育机器一样痛苦?如果她没有嫁给江德福,如果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或许她正和自己心爱的人过着惬意的日子,享受着一家三口的快乐。

  安杰的哥哥只有一个儿子,安杰的姐姐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在她们的认知里,母亲的职责不是生养孩子,而是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保证生活的质量,爱孩子也别忘了爱自己。

  可眼下她已经生了7个孩子,她向命运妥协,成为了一只只会下崽的兔子,可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不是她想做的事。她讨厌现在的自己,也更加讨厌让她变成这样的人——江德福。

  

  为了拿回属于她的主动权,她开始主张孩子的婚事,她不在意孩子是否幸福,她在意的是孩子的婚姻伴侣是否能为江家锦上添花。

  安杰看不上纨绔子弟王海洋,因为反对女儿嫁给他,逼得女儿吃了安眠药。那天晚上,她披着毯子站在窗边看着秋色渐近的空旷院子。生了7个孩子的她,身材依然苗条,她披着毯子的模样,洋溢着浪漫的情调。

  几天之后,她开始以极快的速度苍老。安杰和命运抗争了大半辈子,她拒绝过着农村人的生活。无论身处何地,她都要让自己保持着曾经的模样。如今,她不得不妥协了。

  

  安杰这辈子,妥协了太多次。因为妥协,心中埋藏着怨恨。她不爱江德福,甚至不爱自己的七个孩子。她固执地想找回曾经的自己,那个年轻漂亮、意气风发的自己。可在女儿的生命面前,她终究妥协了。

  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爱过孩子,就算她爱过,这份爱里也藏着自私。都说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她差点亲手毁了和丈夫爱情的结晶,这算爱吗?只有恨,才能做到这种地步吧!

  女儿为爱殉情,让安杰有些恍惚。她和江德福结婚几十年,却发现自己从未爱过他,还为他生儿育女,这样的自己,何其可悲?

  

  安杰对待江德福的亲戚,态度堪忧。

  在电视剧中,安杰跟随江德福回了老家,还见到了江德福的前妻,她弯着腰,老态龙钟,和徐娘半老的安杰不是一个档次。安杰看到她后,突然释怀了。

  不过在《父母爱情》原著中,安杰从未回过江德福的老家。江德福的大哥还有七大姑八大姨都在老家,按理说安杰为了做做样子,也该回去看看,不过安杰借口怕虱子,说什么都不肯回去。

  

  江德福老家的亲戚来岛上做客,安杰总是淡着一张脸,她看不惯这些人的邋遢的生活习惯,看不惯他们每次来做客,提着小包,回去时却扛着大箱子、恨不得把家里都搬空的贪婪模样。

  江德福爱安杰,在生活上也尽力包容、体谅她,安杰的姐夫被打为右派,江德福也不曾低看过他们。如果安杰爱江德福,至少为了他的面子,也该回老家见见江德福去世的父母,还有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让他们知道江德福过得很好,她也过得很好。

  但安杰没有这么做,她好像有意要和江德福的家人划一条界线,只有不踏过这条线,她就没有被江德福同化,她还是那个漂亮、生活有品位的安小姐。

  

  所以安杰讨厌江德福的那些亲戚,因为不爱江德福,她更懒得敷衍那些亲戚。她淡着一张脸,表示自己的不满,她不在乎江德福的感受,也不屑给他面子。

  不过,让安杰更为恼火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江德福的大哥去世后,江德福和大儿子回老家奔丧,意外带回来一个儿子,江昌义。

  安杰彻底恼了,她只知道江德福离过婚,不知道他竟然还有一个儿子。安杰看着他的时候,就像看着一个小偷,偷走了她明媒正娶正房太太的荣耀。

  

  江昌义在岛上住下后,安杰从未给过她好脸。她对他的厌恶,都写在脸上。江昌义的骨子里流着江德福的血,那是他的亲生孩子,她若爱江德福,为何会如此厌恶他?又怎么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欺负他,视若罔闻呢?

  她厌弃江昌义的背后,不过是讨厌江德福而已,她不爱江德福,甚至讨厌一切和他有关的东西。

  虽然后来,江昌义承认自己不是江德福的孩子,但安杰的做法,多少令人心寒。江昌义为了前程,谎称自己是江德福的孩子,他骨子里是恶的,但是安杰对待江昌义的态度,更加激发了他的恶。

  

  安杰和江德福在一起过了半辈子,人人都说安杰嫁给江德福是她的荣幸,连安杰的几个孩子都认为安杰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被打压的资本家靠丈夫翻身农奴把歌唱,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不过说这些话的人,没有经历过安杰的人生,也不懂她的感受。安杰骨子里是高傲的,她看不上长相普通又没有文采的人。她希望嫁给一个夫妻琴瑟和鸣,懂她那些小情调,而不是一个吃饭吧唧嘴,睡前不洗脚的男人。

  

  安杰的眼光比姐姐安欣高太多,她对生活挑剔、事事要求完美。只是嫁给江德福,将她对未来的美好规划都打散了,那些美好的念想成了空想。

  生下七个孩子后,她再也不是从前的安杰,那个安杰活在梦里,活在不为人知的远方,在乌托邦的世界里,安杰从未爱过江德福。

上一篇:专科生与211本科生毕业后到底有多大差距?
下一篇:一乞丐在冻死前,作出一首流传至今的绝命诗,让士大夫看后羞愧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