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男子高考落榜精神失常,亲人去世无人照顾,村民轮流送饭14年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
湖北赤壁市五十多岁的宋立新,对这句话那是深有感触!
宋立新生活在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汤家咀村一组,这一共生活着18户人家,大约98个乡邻。而这98位乡邻每个月都会轮流给宋立新做饭、送饭,一送就是14年,风雨无阻。
他们还常常称宋立新是“老男孩”。
14年风雨无阻地做饭、送饭,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很难做到,但这些跟宋立新毫无血缘关系的乡邻却做到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98个乡邻为何要给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送饭,还一坚持就是14年?
2019年某一天,有记者来到了赤壁市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汤家咀村一组,对“98位村民给宋立新轮流送饭14年”的事进了采访。
记者采访的这天,正好有村民到宋立新家里给他送饭。
做好后,宋立新端着饭碗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碗里面是米饭,鱼肉和青菜。
趁宋立新吃饭的时候,记者跟村民们聊了起来。
谈起宋立新,村民们叹了口气,说道:“立新这个孩子,命苦啊!”
随后,在村民们的话语中,宋立新的一生缓缓展现在了记者面前……
宋立新是赤壁市沧湖生态农业开发区汤家咀村一组的村民,出生于1966年。
出生那年,他的父亲已经36岁了。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宋立新的父母是格外的看重与疼爱,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然而在宋立新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宋立新和母亲独自生活。
从这之后,宋立新开始跟母亲杨桂香相依为命。
当时的宋立新还年幼,对于父亲的离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
但对于杨桂香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打击。
丈夫离世后,看着年幼的儿子,杨桂香抹干眼泪,咬着牙,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令杨桂香欣慰的是,儿子可爱乖巧懂事,嘴还很甜,村里面很多人都很喜欢逗他玩。这给杨桂香忙碌的生活减轻了不少压力,同时她也对这个儿子给予了很大的期望。
很快宋立新就到了要上学的年纪,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杨桂香知道想要改变儿子的命运,就只有读书。当时读书还是要交钱的,为了让宋立新去读书,杨桂香省吃俭用,拼命干活,只为了宋立新能有个好前程。
令杨桂香欣慰的是,宋立新非常理解妈妈,在学校里面学习非常努力,成绩在班里也一直都名列前茅,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给宋桂香挣钱之路又增添了不少动力。
村里面的人都知道宋立新成绩好,觉得他肯定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因此村里面每次见到宋立新的妈妈都会开玩笑:“什么时候能喝到你家立新的升学酒呀?”
听到这话,杨桂香每次都笑着说:“快了快了,等着吧!”
就这样,到了宋立新要高考的时候,杨桂香和村里人都在期盼着宋立新的好消息。
尤其是杨桂香,她期盼着儿子能考个好成绩,有个好前途,她也能够跟逝去的丈夫有个交代。
但现实却给她浇了一盆冷水......
宋立新落榜了。
这对杨桂香来说,无异于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但看着儿子呆愣的样子,杨桂香只能收起悲伤去安抚儿子。
村里人得知后也都感到不可置信,他们不敢相信宋立新这个聪明,平时学习成绩又不错的孩子竟然落榜了,然而事实就是这样。
更不幸的是,落榜后的宋立新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原本活泼懂事的他开始沉默寡言,整天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面,不跟其他人沟通交流,仿佛自闭了一般。
看到儿子变成这个样子,杨桂香非常心痛,她整日陪伴和开解儿子,但都见效甚微。
时间久了,杨桂香发现,宋立新的精神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点不正常。
平时只要有一点不高兴,或者谁惹到他,他就会大发雷霆,还会打人骂人砸东西,家里的东西基本上都被他砸光了。
见到视如珍宝的儿子变成这样,杨桂香很是痛苦,她不知道如何挽救儿子,也没钱带儿子看病。时间久了,宋立新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了,甚至到了分不清谁是谁的地步,偶尔清醒也不喜欢说话。
没有其他办法,看着变得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儿子,杨桂香只好尽心尽力地继续照顾他,母子俩再次过上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对于杨桂香来说,以前的生活尚且有希望,此时却连希望都没有了......
村民给宋立新送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05年,不幸再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
这一年,七十多岁的杨桂香因病去世,只留下了精神不正常的宋立新......
那么,失去父母、且精神失常的宋立新,该如何度过余生?
杨桂香去世后,村里人自发凑钱給她处理了后事。
但宋立新该怎样解决,成为了一大难题。
因为宋立新存有精神问题,他连自理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其他了。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商量后,将宋立新送到了当地的福利院里面,可不久后就又被送了回来。原来,宋立新只要一犯病,就会乱打人还乱砸东西,这给福利院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看着眼前已经年近四旬的宋立新,村里人也不禁跟着愁起来。
宋立新在家里
起初,没人管的宋立新经常一个人在村子里转来转去,只要到了吃饭的时间,不管谁看到他,都会将他叫到家里吃饭。
村民们都是抱着不能让他挨饿的心态,能帮他一把就帮他一把。
见到这种情况,时任村支书的宋晋升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他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商量怎样来解决这件事。
村民们都是善良淳朴的人,他们都不忍心看到宋立新忍饥挨饿地受苦,毕竟这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但又不能将宋立新专门放到某一家照顾,毕竟村里人都不富裕。
于是,村民们最终决定,宋立新由汤家咀村一组的村民们轮流照顾。
一番讨论后,方案也被确定了下来:宋立新由汤家咀村一组的18户人家,98户村民轮流照顾。不管这98个人在不在村里,每家都要按人口给宋立新送饭。一家一口人就送一天,两口人就送两天,依次叠加,每天都要送三顿饭,这家送完饭就将碗送到另一家,全部轮流完,就从头开始。
98口村民,一年下来一个人差不多要送4天饭。
每天村民们吃什么,宋立新就吃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宋立新80岁的舅舅还在的时候,会经常来到村里看望宋立新,给他送点东西。后来宋立新的舅舅去世之后,他的吃穿用度全部都开始由村民们接济了。
闲来无事时,宋立新非常喜欢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地转悠。为此他在村子里还有一个特权——不管他跑到哪里,跑到谁家,他随时都可以进去喝杯水,坐一会烤烤火。
在村民们的照料下,宋立新的精神好了许多。
清醒的时候还会说英语,一些英语句子,他也能够听的懂意思,有时还能辅导村里上中学的孩子做作业。还非常喜欢抽烟,碰到有人抽烟就会跑上前,讨根烟抽。
偶尔时,他还会跟村子里人说话,指着给他送饭的人说:“是婶娘给我送的饭。”
他还记得母亲去世的日子以及高考的日子,也许对他来说,高考失利带来的伤害是他永远难以忘怀的……
慢慢的,这样的爱心被村民们自发地传了下去,而这一传递就是14年。
村民们用他们的爱心,让宋立新的生活变得温暖了起来。
在村民们眼中,宋立新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什么都好,不偷不抢的。
唯一不好的是,他犯病时喜欢摔碗。
陶瓷的碗不经摔,村民们就买来了一摞搪瓷碗给他用,搪瓷碗比较耐摔,摔几次还能接着用。
宋立新现在住的房子也是村里买来的砖瓦,村民们自发帮忙修建起来的,一共三间砖瓦房。一方面,大家担心宋立新家在村子里的偏僻处,不方便照顾;另一方面是害怕以前的房子不结实会砸到他。
宋立新家新建的砖瓦房很特别,院落里没有安装大门。
原来,因为宋立新每次发病的时候都会砸东西,村民们害怕他砸门的时候会砸到自己,才特意不安装的门。
屋里的床也是一张铁床,也是因为每次发病的时候,宋立新都会用脚踢床,在踢坏几张床后,村民们干脆就给他弄来了铁床。
宋立新家
屋子里是没有通电的,村民们害怕他发病的时候会用手扯电线,从而伤害到自己。
2015年,村民们给宋立新送饭时,发现他的右臀上部长了一个大脓包。
村民们商量后,立刻将宋立新送到了赤壁市的医院里面进行了手术,两星期的住院时间都是村民们在轮流陪护。
从这些细节能够看出,村民们对待宋立新是多么的细心。
后来,政府知道了宋立新的情况,给了他低保,每个月大概能拿到三百多块钱。这些钱都由村里统一管理着,然后村里再补贴点发给村民们。
然而这一点钱,村民们都没有放在心上过,在早些年没有补贴时,村民们也依旧将宋立新照顾了那么多年,他们的付出从没想过需要回报。
七十多岁的何大娘是宋立新的婶娘,她家里有6个儿子,有三个儿子都在城里面工作,因此给宋立新送饭就落到了宋大娘夫妇身上。
有一次冬天下了雪,宋大娘给宋立新送饭时,走到半路不小心滑到了,躺在地上半天没能站得起来。缓过来后,宋大娘才一瘸一拐地回到家里,再次盛好饭,一瘸一拐地去给宋立新送饭。
宋大娘觉得:“住在一个村子里一个姓,咋能不管呢?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他一口吃的!”
宋大娘
可以说,村民们就像家人一样陪伴和照料着宋立新。
而在村民们的照料下,宋立新生活得很好很自在,真的像极了一个“老男孩”。
在村民们看来,宋立新就像孩子一样,如果不管他的话,他会饿到的。
而这108户乡邻的孩子也表示,他们会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给他养老送终。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村民们用他们的善良与爱心温暖了整个村庄,也温暖了宋立新的人生。
宋立新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他年幼丧父,自己又成了这个样子;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许多真心的“家人”,十几年如一日的照料,村民们用关心和照料给了宋立新家人的温暖。
最后,希望世间能多一点善意,愿每个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shxyo.com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单招专业」就业率超高专业
下一篇:上海市2023年春考、外语一考及2023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即将举行,这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