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51年前就拍好的纪录片,换种方式给孩子最好的科学启蒙
文 |?哈顿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
ID|youthMBA
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
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今年是人类登月51周年。当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下第一个人类脚印时,全世界都为之感动,“这是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相信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航天梦。
从《星际穿越》到《流浪地球》、从NASA火星探索到中国嫦娥登月、从国际空间站到天宫一号、国内外的科幻思潮以及太空实践都时刻在吸引着孩子们的眼光,引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当孩子跑来问你:天的那边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星星会发光?宇航员会看到外星人吗?……你会怎么做?
相比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们,更明智的选择是亲子共看纪录片——一方面,纪录片有强大的镜头语言,能够直观地让孩子看到陌生神秘的宇宙,眼界大开;另一方面,搭配深入浅出的科普,也能让孩子学到不少物理、地理等知识,充实自我。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部这样的高分纪录片——《阿波罗11号》。
电影评分来源:IMDB
于2019年3月上映的《阿波罗11号》,采用了首次发现的65毫米大画幅胶卷拍摄的影像资料和超过11,000小时的原始音频资料,全景展现了阿波罗11号发射、登月和返回地球的全过程,磅礴大气,赢得了无数好评。
在宇宙面前,人类渺小又伟大
开场时,土星5号火箭被运送到发射台时的画面令人感叹,特别是“渺小”的人类与庞大机器的对比,在履带式运输车的面前,工作人员甚至在图片中都占据不到几个像素点,与土星5号运载火箭相比就更加微不足道了。
工作人员与履带式运输车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渺小”的人类却是这里所有一切的主宰。一个人的力量的确很微弱,但人们通过努力与协作,就能够创造出为人类服务的庞大机器,能够成为地球的主人,未来还将驾驶着飞船征服宇宙。
宇航员走出休息室,平静地坐上运转车前往发射台之时,土星5号火箭却突然出现了点小麻烦,第三舱段的某个阀门出现了泄露故障,而此时距离火箭预定的发射时间只有2小时45分钟了。
即便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难免出现失误,可是他们却有着异于常人的优点,那就是临危不乱。发射控制中心立即派出了由三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安全专家组成的小组前往现场,处理紧急情况。
尽管时间紧急,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不论是发射控制中心,还是三位宇航员,或是故障处理小组,都没有出现丝毫慌乱。
发射控制中心有条不紊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三位宇航员按部就班地进入指令舱进行准备,故障处理小组严谨细致地检查和维修。终于,在火箭发射前的第51分钟,故障被排除掉了。
这告诉我们,再聪明的大脑都有可能会犯错,但睿智的人会通过冷静、严谨、细致的处理方式将错误的损失降到最低。
航天事业中没有超级英雄
火箭发射前的一段录音让人印象深刻,当时指挥控制中心正在与各个小组进行联系,以确认能否开始发射。
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推进控制人员、电气环境控制人员、制导控制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监督监察人员等,都在配合指挥控制中心完成发射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火箭发射前,各小组确认已完成准备工作
不同于多数好莱坞大片的是,《阿波罗11号》并没有刻意塑造三位宇航员——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和柯林斯超级英雄的形象,而是将他们融入到更大的图景中。
这也正是电影所要表达的寓意之一,在伟大的航天事业中并不存在什么超级英雄,是千千万万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罢了。
跟宇航员一起漫步月球
从火箭发射开始,电影用一种近乎纯粹客观的展现方式,将阿波罗11号探月并返回的影像展现给观众。
所有宏伟的场景,包括重达650万磅的机器、哥伦比亚号与鹰号的对接、伤痕累累的返回舱等等,都来源于真实的胶片记录,而不是电脑特效。
我们观看电影之时,就好像是我们自己也在火箭发射基地看着土星5号发射、在太空中回望蔚蓝色的地球、与宇航员“大大”一起漫步月球、随着指令舱从大气层一同坠落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主创团队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国家档案馆合作的过程中,甚至还发现了一批未公开的65毫米影像合集。
《阿波罗11号》首次将这些真实的影像展现在了大众面前,即使你和孩子曾经看过很多与登月相关的电影和记录片,也能从这部电影中得到新的收获。
生动再现太空飞船中的每项任务
大家可能会质疑,用90多分钟的时间观看一部纯粹的纪录片会不会有些烦闷呢?
《阿波罗11号》的主线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是对人类伟大创举的展现,可这并不是影片的全部。
导演从数量庞大的视频材料中精选出最振奋人心的时刻,用高超的电影剪辑手法,为大家呈现了非常宏大的火箭发射画面。
片中还聪明地融入了精心制作的示意图,贴心地为热爱科学的观众普及太空飞船中的每项任务:
点火、火箭升空、整流罩分离、绕地飞行、登月点火、绕月飞行、登月舱分离、着陆月球、与指令舱接轨、绕月飞行、点火回地球、着陆仓分离等。
在实现登月的过程中,既有紧张严肃的时刻,也有任务成员的幽默对话和友情插曲,还有吃瓜群众的人生百态。
观看火箭发射的人群百态
这些细节刻画拉近了我们与航天员、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距离,让我们认识到他们其实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差别。
换个方式让孩子爱上宇宙科学
影片的最后,当三位宇航员在太空最后一次与地面直播通信时所说的话,成了整部影片的升华。
他们说,“这趟征程的意义远远超过三个人踏上月球,我觉得这象征着人类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的探索。”
“这次任务就像潜水艇的潜望镜,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是我们三人,但背后却是千万人的努力……”
阿波罗11号成员,左起: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奥尔德林
人类所有的伟大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阿波罗11号登月行动一样,它离不开人们的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
有些人异想天开,渴望把一个接近300万公斤的巨型火箭从地面发射出去,将三名宇航员送到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表面,然后经受太阳温度一半的高温后成功返回,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而另一些人脚踏实地,将所有的一切,包括助推器、轨道计算、指挥控制、通讯、食物和生存必需品等,全部都做到,这需要大量航天人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
这也是《阿波罗11号》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的启发——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
正如影片里阿姆斯特朗那句震撼人心的“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名言一样,并非他下意识的感慨,而是彻彻底底的事实。
人类没有一个时代不仰望月球。让孩子从小了解太空科普知识,不仅能释放孩子的热情与想象力,感受科技力量,更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开创性思维和突破自我局限的勇气。
*本文授权转载自少年商学院
-End-
▼点击“在看”立即分享!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