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九年级化学期中复习提纲(1)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原标题:【期中复习】九年级化学期中复习提纲(1)

  一.基础概念

  1.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的物理变化:融化,挥发,凝固,液化,榨汁,研碎,升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腐蚀,腐败,生锈,酿酒

  两类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 、物理性质:色、态、味,两点两度三性(熔、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吸附性,溶解性)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毒性

  性质表示能力,常有“ 可以”“能”“会”等词。

  变化表示过程,常有“ 已经”、“正在”、“在”等词。

  3.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如空气,河水,加碘盐,过氧化氢溶液,不锈钢,稀有气体

  纯净物:

  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都可用化学式表示,可以用化学式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如冰水混合物,液氮,铁水

  练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答:错误,例如O2和O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元素为氧的纯净物。

  4 、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的物质

  分解反应(一变多):

  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新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物质中的氧元素被夺去的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无必然联系!!!

  氧化反应的生成物称为氧化物,氧气具有氧化性,因此氧气也称为氧化剂。

  氧化反应分类:

  1)缓慢氧化:钢铁生锈,呼吸作用,酿酒,腐败

  2)剧烈氧化:爆炸,燃烧

  5 、催化剂: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催化剂有催化作用

  注: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例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有催化作用,但在其他反应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可以有多种物质作为催化剂: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红砖屑,硫酸亚铁等

  6. 分子、原子的特点

  1 )体积质量小(用扫描显微镜看到)

  2 )不断的运动(扩散,花香)

  3 )分子间有间隔(可以压缩,混合体积变小)

  4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7.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8.

  二.基础知识细节

  1 .鉴别题

  鉴别氧气:带火星的小木条—— 小木条复燃

  鉴别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鉴别水:干冷的烧杯—— 有水雾

  鉴别氢气:燃着的小木条

  综合:鉴别氧气,空气和第三瓶气体—— 燃着的小木条

  2.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稀有

  气体

  二氧

  化碳

  其他

  气体

  78%

  21%

  0.94%

  0.03%

  0.03%

  3. 一些物质的用途

  1 )氧气的用途:医疗急救;炼钢;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 )氮气的用途:氮肥肥料;保护气;液氮冷冻麻醉

  3 )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气;霓虹灯,电光源(物理变化)

  4) 氢气的用途:气球;最清洁的燃料

  5 )明矾的用途: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使之沉降

  6 )活性炭的用途:吸附色素,出去臭味(吸附性—物理性质)

  4. 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

  5 三大气体

  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助燃性

  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

  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6. 氧气储存于蓝色钢瓶中,工业上制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

  三.化学反应现象、方程式

  

  空气和氧气中不同现象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吧!

  责任编辑:

上一篇:2022高校保研率排名公布:榜首花落清华,兰州大学表现突出
下一篇:一张图看懂春考和夏考的区别!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