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高考平潭文科状元潘雯菲 来自平潭一中
24日晚8时许,今年福建省高考成绩放榜,25日下午4时许,福建省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理工类一本分数线为525分,较去年提高19分。文史类一本分数线为549分,较去年降低12分。理工类本科二批分数线为410分,高职(专科)批分数线为266分。文史类本科二批分数线为462分,高职(专科)批分数线为352分。
记者分别了解平潭一中、城关中学、岚华中学、翰英中学的高考成绩后,获悉2015年平潭高考文理科最高分分别是来自平潭一中的林进和潘雯菲两位同学。
文科状元潘雯菲平时喜欢边学边玩,是个十足的乐天派
平潭文科最高分:潘雯菲
低潮期一定会有 心态很重要态很重要
24日晚7时48分,当潘雯菲打开手机高考成绩页面的那一刻,这让守在一旁不断刷新电脑页面的妈妈不淡定了,妈妈激动地忙着打电话报喜,微信群也爆炸了。总分634分,让平潭一中学生潘雯菲成为了今年平潭文科状元。
查成绩前还有点小激动,可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潘雯菲却显得平静许多。“高考结束当晚我估分了三次都是630分,分数在意料之中,但比平时分数都高。”但看到在全省第138的排名之后,“我一愣,这有点出乎意料。”
而在班主任陈丹辉看来,“她的分数属于正常发挥,但我认为她可以考得更好。”这话不无理由,在三次市质检和一次省质检中,潘雯菲排名十分稳定,两次全校排名第一,一次市质检和省质检全校排名第二。“她平时成绩就非常优秀,在市质检可以达到前十名,对自己实力非常清楚。”陈丹辉说。实际上,潘雯菲在高考前也想过,自己可能会是平潭文科状元。
但这个“会玩会读书”的19岁学霸女生,也同样经历过低谷和自我怀疑时期。从第二次市质检到三月的省质检,潘雯菲成绩一度跌落到592分,虽然仍在全校文科排名第二,但她开始对自己实力的担忧,对看不见竞争对手的压力。省质检成绩出来后,她“一度崩溃”,在妈妈面前忍不住抽噎哽咽,“我是不是很差劲?”听女儿不停哭着发泄,妈妈在一旁安慰,“做好自己就好,排名没有退步就是一种进步。”
那天晚上,和同桌短信谈心完后,她也说服了自己,“我从不认为努力是白费的东西,即便没有结果,它也能体现在人的意志品质里。”为了激励自己,她还把中国人民大学去年的分数线贴在正对着书桌的地方,“每次看有很大的差距,会觉得不甘心,就想好好激励自己。”学习累时,“麦霸”的她还会选择唱歌来缓解压力。
慢慢地,潘雯菲心态开始趋于平静。5月份市质检后,她比第一名少了14分排名第二,“心里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她想起校长告诉她的那句话,“别人考得好不好,与你无关,关键是自我突破。”冲刺的最后一个月,潘雯菲都在“认真思考每科存在问题,想着怎么去解决,同时继续回归基础和课本。”
6月7日那天对她而言,“真正的舞台来了,越有挑战性,就越有激情。”对于高考成绩,潘雯菲总结了自己的“学霸经”。她坦言,学习都有烦人的时候,“心态很重要,越临近越重要,低潮期一定有,挺一挺就过来了;勤奋或边玩边学都可以有,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量不偏科,跟着老师进度的‘助力’走,尽量不落下。”
对文综情有独钟的潘雯菲,对政治类和管理类的专业特别感兴趣。高考成绩放榜后,她已经将目标瞄准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她希望,自己将来能从事外交工作。
记者 冯发 蔡起辉 见习记者 翁恺悦
责任编辑:黄柳君
上一篇:7月2日!潍坊市2022年夏季高考外语口语考试安排来了
下一篇:2023年中国足球迎来新比赛周期 七项大赛考验国足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