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生考研却瞄准“双非”高校:“逆向考研”错了吗
名校学生为何选择“下沉”?今天是2023年考研的第2天,这两天“逆向考研”又再次登上热搜。在大部分人的眼里,考研就是要“人往高处走”,然而如今却出现“逆向考研”,从而引来了广泛关注以及备考争议。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逆向考研”,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所谓“逆向考研”,简单来说就是从各方面都很好的本科院校考到了比原先本科学校排名和社会观感都相对稍弱的研究生学校,有的甚至从985,电视剧211,以及“双一流”名校考到“双非”高校。虽然“逆向考研”并不是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但是每次出现时,总还是有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感到惋惜。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这篇文章一纯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相信看了文章之后会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对部分考生来说,与其说“逆向考研”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不如说是寻求另外一条出路。大家可以看下这几年,我们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压力是与日俱增的,前几天专家才提出要把工作重点放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
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有多严峻,于是本科毕业生只能寻求考研这个“避风港”。而考研队伍又是如此的庞大,2022年考研人数450多万,而实际录取人数只有110多万,面对如此大的竞争,为了能够成功读研,为了降低失败风险,你说能怎么办?只能“退而求其次”,保证能够上岸。你说他们笨吗?其实他们不笨,这种降低考研成本、提高上岸率的战术,或许是旁观者看不懂罢了。
其次,很多本科阶段就是985,211这些名校,你以为要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就很容易吗?在考研的这条道路上,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生都是有名校情结的。在竞争这么激烈下,逆向考研的同学在了解自己的能力,学校能提供的资源还有对未来就业的一个分析,综合评估后,选择“双非”高校,我觉得也挺好的,毕竟他们也不是随便就做出选择,而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最后,很多人骨子里就认为985,211还有双一流大学就是什么都好,殊不知一流大学并不代表学校里的所有学科和所有专业都是一流。有很多的“双非”院校,他们在某些专业学科上实力卓群。对于看中“双非院校”的专业科研实力比学校名气更重要的同学来说,“逆向考研”是更加个性化的选择。
我想我们也是时候摘掉“有色眼镜”看待这一现象。毕竟,冷暖自知,理性选择就值得尊重。与其一味地关心年轻人的前途,不如更多考虑到年轻人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减轻压力和负担,让同学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