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通知下发,研究生毕业迎来“新情况”,学生表示欣喜若狂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1
手机版

  文/娟娟lu教育

  为了有一个好的前程,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几载,终于获得了心仪大学的入场券,开启未来的新篇章。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每个学生都坚信不疑的信念,他们想通过学习来逆转人生,面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本科的学历来迎来“贬值”的现象。

  加上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

  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也是一个最为直接的方式了,据统计,2021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高达377万,庞大的数据从侧面体现出学生对提高学历有着很大的需求。

  研究生为顺利毕业,毕业论文陷入“恶循环”

  很多研究生在讲述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时,都以自己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作为最幸福的时刻,而对于之后的看文献、做实验、写论文,他们表示很烦恼。

  我们都知道,研究生要想毕业,毕业论文是必须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并且在第一作者署上自己的名字,很多研究生对此倍感头疼。

  因为他们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论文素质并写成文章,还要花钱刊登,简直是费时费力,一般在研三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焦虑。

  要知道,研究生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是有很大不同的,各个方面的审核都是十分严格的。

  尤其是自从“翟天临事件”发生后,论文的审核标准变得更为严格,从论文题目的设置、论文的内容、论文的降重等都让诸位研究生感到“头秃”。

  很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在网上“感谢”了翟天临,如果不是他,他们也不会在深夜爬起来改论文,真是辛酸又无奈。

  因为毕业论文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就想投机取巧,他们的方法是找代写或者降重,甚至还有学生直接购买出版商的版面,这样流水线操作的论文可想而知质量有多低了。

  如此一来,带坏了学术风气,影响十分恶劣,而且这样的“作弊”行为是十分有风险且有违教育初衷的,一经发现将会从严处理。

  因为严厉的处罚令这些想投机取巧的学生止住了步伐,但是这也增多了研究生因为论文不过而延期毕业的现象。

  教育部发布“好消息”,研究生毕业不再遇瓶颈

  为了教育事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部对此也给出了解决办法,针对毕业论文乱象提出了改革方案。

  在教育部提出了“十个不得”的要求中,其中就有关于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规定,要求中明确表示:学校不得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当成授予学位的唯一标准。

  学校要让学术多元化发展,不局限于将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选标准。

  教育部下发通知后,很多研究生感到欣喜若狂,并表示:幸福来得这么突然吗?

  没有令人苦恼的论文,研究生们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做实验或者实习中去,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使自己的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特别对对于那些有延毕风险的学生,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早早的进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要在以下方式丰满自己的羽翼

  想要进入职场工作的研究生,一般是通过校招的方式参加工作,这时候就需要你准备好自己的简历,尽量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简洁又吸引人,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将自己一些竞赛经历或者实习经历写上,这样会让你的简历更加的丰富。

  通过简历的考验后,学生就要备战笔试和面试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笔试会考察一些平时上课所学的专业性基础知识,面试主要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

  学生如果没有底气,可以看看往届研究生面试的视频,提前感受一下考场氛围,看看是不是有自己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

  有读博想法的学生,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学习生活的漫长的,又是短暂的,读博的学生相信对知识是更加渴望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都是一个考验。

  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是一件很鼓舞人心的事,学海无涯,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这样社会才能越来越进步。

  你认可毕业马上就业还是考研呢?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211大学校长郝海平“走红”,第一学历为专科,学习经历很励志
下一篇:2015年政治考研大纲(原文)(二)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