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一个苏东坡
原创 小都 YOU成都
今日冬至,暖阳高照,天地一片金黄。人们忙着赏银杏、晒太阳、喝羊汤。在这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却有一个地方“热”得爆棚,那就是四川博物院了。
最近,四川博物院推出的“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因观展人数“较同期增长十倍”,官方不得不发文限流。甚至火到省外,勾引出外地游子的乡愁。
此次东坡主题展来头着实不小:这是川博展线最长、展厅面积最大、体验场景最丰富的年度大展。共有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39家博物馆的274件文物展出,其中一级文物39件,包括3件苏轼真迹。
·《苏轼像》,明,朱之蕃临李公麟,故宫博物院藏
寒风中,观众蜂拥而至。提起苏东坡,人们会心一笑,好似一个共同的朋友:他是雅俗共赏的代表,他是中国人的文化偶像,他是“人间难能有二”的存在。如今,穿越千年,回望东坡,他的人生,依然鲜活地印刻在你我的境遇里。
·四川博物院
01/
为什么是眉山?
郁然千载诗书城
四川自古膏腴地。宋代的四川,自然环境优越,经济繁荣。蜀茶、蜀酒、蜀盐、蜀锦等产业发达,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交子(左),宋代铁币(右)
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十二月市”,家家帘幕,处处丝簧。郊游、泛舟、歌舞、喝茶、饮酒、花事、诗歌等活动盛行。一组宋代的金银器,展示了当时四川安逸精致的生活。
·菊花金碗,南宋,四川彭州出土
执壶(左)
瓜型金盏(右)
经济的富庶和雕版印刷的应用,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由唐而宋,眉山成为书刊之城。至北宋末年,眉山与杭州、建阳(福建南平)成为全国三大出版中心。士人“相继登于朝,以文章功业闻于天下”。蜀学,也在宋代形成。
宋代眉山书院林立,学风盛行,中进士者多达九百余人(北宋327人、南宋582人),宋仁宗感慨“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
·北宋代眉山进士分类统计表(点击放大)
苏轼就在这“温柔敦厚”的诗教氛围中长大。在眉山老家,他和弟弟苏辙一起背书,老爸苏洵闭着眼睛躺在太师椅上听,背错了打一下手心。很快,两个聪明的小孩就将那些四书五经背得烂熟。
宋代的知识精英,大多是百科全书式人物。苏轼是最杰出的代表。他向我们表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发展到怎样的极限。苏轼的出现,是时代、社会、文化、个人的完美遇合。
02/
跌宕起伏的一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基本上是两个循环:在朝、外任、贬官;在朝、外任、贬官。他四海漂泊,从来没在一个地方待满5年。
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嘉祐六年(1062年),27岁的苏轼任凤翔(今陕西凤翔)签判。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写下著名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是他第一次对人生做出“如幻”的思考。
最初的职业生涯还算平稳,直到遇到王安石。似乎是上天的安排,苏轼必须要面对这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变法,一路狂飙突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苏轼成为这路上的牺牲品。
·《东坡先生懿迹图》局部,明,李宗谟,故宫博物院藏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新党弹劾,外任杭州。八年,任密州。在密州,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这首词是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
后来司马光主政,废除新法,苏轼没有简单站队,而是认为新法也有可取之处。于是尽遭诽谤。他对高太后说:“臣欲依违苟且,雷同众人,则内愧本心,上负明主。若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怨仇交攻,不死即废。”
·元祐党籍碑,清
03/
从苏轼到“东坡”
一蓑烟雨任平生
元丰二年(1079),反对派弹劾苏轼讥刺朝政,乌台诗案案发。苏轼入狱 103 天。经各方营救,死罪得免。出狱后,83岁的老臣文彦博特来告诫不要写诗。他说,我若写诗,一堆人等着替我做注呢!
苏轼被贬黄州,在黄州东门外开辟了一块荒地,命名为“东坡”,正式开启“东坡”生涯。他的创作也由此爆发,写出了中国文学史最灿烂的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等。
·黄州赤壁
《寒食帖》前人头攒动,人们争相一睹其风采。此帖作于元丰五年(1082)寒食前后,是苏轼存世最为精彩的墨迹之一。被认为是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称的“天下第三大行书”。
寒食节的冷锅冷灶,勾起了心中无限惆怅,东坡写道:“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穷途,死灰吹不起。”
·《寒食帖》是苏轼书风转变和成熟的标志。此前清秀闲逸的特点已退去,旷放的笔意与激情如滔滔江水,一泻汪洋。
·黄庭坚跋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初到黄州,苏东坡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那时,他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第三年春,他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到这年9月,又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东坡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
黄州对苏东坡来说是人生低谷,也是艺术和精神世界的高峰。这时,作为文化符号的“东坡”诞生了。
04/
东坡真迹
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
本次展览,有三件文物被围得水泄不通。那就是东坡的真迹《潇湘竹石图》《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和《阳羡帖》。
《潇湘竹石图》是苏轼传世两幅画作中的一幅(另一幅《枯木怪石图》流落海外)。作品展现潇湘二水合流、遥接洞庭的苍茫景色,极富层次感,如阅千里江山。
“画面中几丛疏竹压在两块大石头之下,竹子却倔强生长,反映了苏轼当时的心境和坚强的性格。”总策展人、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解读。
·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的开创者
《潇湘竹石图》包含了26家、3000多字的题跋。这些题跋有点像今天的网上跟贴,有评有赞。巧的是,数百年后,明代文学家杨慎得见此画,留下一篇跋文。两位同命相连的大文豪,以这种方式相遇了。
“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都是酒名。有人以黄柑酿酒,取名“洞庭春色”,苏轼乘兴作《洞庭春色赋》。苏轼以松醪酿酒,取名“中山松醪”,并作日本据《中山松醪赋》,藉此抒发心中郁结。
·绍圣元年(1094年),57岁的苏东坡,被贬岭南途中,将两赋一并书写,于是有了这副合卷。
所谓“贴”,就是古代的信札或便条。《阳羡帖》就是苏轼有关阳羡(江苏宜兴)买田的信札(苏轼曾打算在阳羡买田终老)。该贴只有 60 余字,字里行间刚健阿娜,绵里藏针,风流胜赏。
·《阳羡帖》,藏于旅顺博物馆
05/
亲人 友人 敌人
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本次展览最温柔、最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就是为亲情、友情保留了一片空间。
“我生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苏轼苏辙可谓兄弟情谊的典范。乌台诗案案发后,苏辙四处奔走,甚至愿以官职为兄“抵罪”。
苏轼在狱中寄弟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据说,欲置他于死地的敌对派读了都潸然泪下。二人一生书信不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脱颖而出。欧阳修以为是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判为第二。后来发现是苏轼的文章,不觉汗出,大呼,快哉快哉,老夫一定要让他出人头地。文坛盟主爱才之心天可怜见。
作为文坛领袖,欧阳修奖掖后学,苏轼兄弟、王安石等人都曾被他提携。苏轼与欧阳修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为纪念欧阳修,苏轼手书欧阳修散文《丰乐亭记》,刻于石上。此次展览,也展出了石刻拓本。
·欧阳修《丰乐亭记》拓片,苏轼书
苏东坡走到哪里都有一大批追随者。从宰辅重臣、地方官吏、高僧隐士,到农夫村妇。如他自己所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于是一个“苏门”形成了。苏门的特点是自由。有一次,苏轼问张耒和晁补之,他的词比秦观如何?二人答:先生之词似诗,秦观之诗似词。一句话批评了两个人。因为当时诗和词有严格的文体区分。
·张大千《西园雅集》,四川博物院藏
他们还可以随便开玩笑。苏东坡说黄庭坚的字像“树梢挂蛇”。黄庭坚回道:公之字,似“石压蛤蟆”。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一代文宗。他和苏东坡,两个有趣的灵魂,亦庄亦谐,亦师亦友。
·范仲淹手札卷,局部,苏州博物馆藏
不能不提王安石。林语堂说,王安石并非存心迫害苏东坡,他只是一个刚愎自用的“自大狂”。苏东坡也并非存心要跟王安石作对,他只是“有话要说,不吐不快”。
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但毕竟以文斗为主,而且都保持了君子风度。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身陷囹圄、命在旦夕,王安石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他们本应棋逢对手、惺惺相惜的。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随着时光的流逝,两位大师冰释前嫌。元丰7年(1084),苏轼在南京遇到下野的王安石。王安石说,你要谈往事?苏东坡:我要谈国事。王安石:请!
国事、往事、敌人、故人……真是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展览现场复原了三苏父子书房、西园雅集等多处宋式美学场景
06/
人们为什么爱东坡?
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我们回首苏东坡的一生,他心中的块垒仿佛就是我们的人生,千载之下仍意难平。
人们喜欢苏东坡的潇洒旷达,其实他也绝望过、悲观过、虚无过,甚至企图跳江自杀。但最终,他没有被黑暗吞噬,而是以一种新的姿态站起来。这“姿态”和他的作品一道,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遗产,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思考。
在众多的名人中,苏东坡是最“矛盾”的一个。他既平凡又尊贵,既流俗又高雅,既普通又杰出,既渺小又伟大。“生命是一团谜,灰暗又绚烂。”世人都爱东坡,不为别的,只为他谜一样的生命力。
王安石说,不知更年几百,方有如此人物。李清照说,子瞻学际天人。李泽厚说,苏东坡是中国读书人矛盾人格的化身。林语堂说,苏东坡有魅力就像女人有风情、花朵有芬芳……
因为世上只有一个苏东坡。
展览信息
● ● ●
编辑丨小都
图源丨四川省博物院
原标题:《世上只有一个苏东坡》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大学开设的海洋与船舶工程如何
下一篇:“看中国·辽宁行”|槐序长赢,大美辽宁展映圆满落幕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