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我们要办什么样的社会学院?如何办好社会学院?
(第二届全国社会学院长论坛现场 ?吴楠/摄)
(第二届全国社会学院长论坛现场 ?吴楠/摄)
(第二届全国社会学院长论坛现场 ?吴楠/摄)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社会学院?如何办好社会学院?新时代中国社会学的使命是什么?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三大体系”和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设社会科学大类平台课程体系?社会学学科应如何发展……12月10日,在河海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社会学院长论坛上,来自全国社会学博士点单位的30余位院长、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围绕“社会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主题,针对以上问题作出了解答,以期进一步提升社会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学科内涵建设,促进社会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赋予了各高等学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新使命、新任务,更给社会学学科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河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各兄弟高校、社会各界的深度合作,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在更高层次上贯通融合,促进各方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致辞中强调,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部,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各社会学教学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切实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他提出,一是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社会学教育规律,把握好社会学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的特征,处理好以既有之“学”为基础的教育和以鲜活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知识传授和服务实践的关系;二是要直面中国式现代化和全球巨变的社会实践,自觉推进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学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案例建设,特别是要自主创新构建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社会学学科专业体系;三是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在不断创新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突出研究生的研究实践,深化创新培养模式,涵育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更加聚焦博士生培养,把住高端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更进一步推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扎根中国大地,扩展全球视野,增强主体意识、学科自信、反思精神,着力元问题、大问题、真问题的深入研究,以此作为原动力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社会学需要在这个伟大新时代进一步明确自身使命,发展目标和路径。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在致辞中表示,在这个时代,中国社会学的使命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三大体系”和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全国社会学教学科研机构,尤其是社会学院要为此而努力。他表示,在“三大体系”建设中,学科体系建设是基础,学术体系建设是主干,话语体系建设是检验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成效的重要标杆。社会学学术体系建设关键是4大支柱的建设,即理论知识体系、历史知识体系、方法知识体系和应用知识体系;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需要4个方面的支撑,即拥有学术权威,产出名著名篇,形成理论学说学派,发展新的、被广泛认可的重要学术概念和范畴。最后还要重视学科评价体系的建构。
在主旨演讲阶段,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河海大学“河海学者”讲座教授宋林飞针对如何提高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水平,从学科责任、导师责任、科技视野、世界视野谈到了他的看法。他提出,中国社会学学者要推进社会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科技现代化,并在关注国内问题的同时,向全球社会治理、大国关系等领域拓展。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胡荣介绍了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他表示,学院导师制的探索开辟的“师生互动”的创新之路,有效地巩固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未来要大力发掘导师资源,提高师生配比;保障经费支持,提高学生和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修订导师激励制度,继续提高导师动力。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刘欣针对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谈到了他的思考。他认为,判断一个学校、一个学科是否“一流”的标准不仅要看该校或该学科所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能力在世界学术共同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还要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把世界各地学者吸引到这里,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研究。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文宏围绕“学科评估指标与社会学学科建设”谈到了学科评估对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影响,以及“双一流”背景下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他表示,就“双一流”背景下社会学学科建设而言,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以“田野课堂:社会学人才培养的总体性改革”为题谈到了该学院在田野课堂方面的实践,以及他的观点。他表示,田野课堂不是实习和实践教学的加强版,而是全要素、全环节、全流程的再造和重组。要打破封闭性、内演性、松散性、静态性的教学,促进开放性、临床性、集成性和穿梭性的教学。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围绕“实践教学和社会学的人才培养”进行演讲。他介绍了北大社会学系的实践教学探索和成效。据介绍,北大实践育人成效显著,本科生自我评价显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切实锻炼,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师生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发挥重要咨政功能;田野教学体系得到广泛认可,助力复合人才培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天夫在题为“社会科学大类平台课程体系建设”中介绍了该学院“人文与社会”大类平台课建设的概况、成果以及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创新点和推广应用效果。
当天下午,与会学者分为两个分论坛展开研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尹栾玉等社会学院院长分享了各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以及相关观点。
会议由河海大学主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河海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中心(MSW)、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河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承办,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河海大学社科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协办。
原文链接:[中国社会科学网]我们要办什么样的社会学院?如何办好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董涵琪)
上一篇:专业技术职务是指什么?高级还是很难聘上
下一篇:SISU ┆ 上外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向上 向外 向未来 · 聚心 聚力 聚英才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