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学历是人生中的耻辱吗?
有人在网上公开提问:二本学历是人生中的耻辱吗?
一共有6195人回答了这个问题,都可以出一本书了……
这位提问者自己就是在一所二本大学读书,今年大四了,他最近在准备考研的事,但由于网上和现实中存在一些二本就是野鸡大学的价值取向,这让心灵脆弱的他开始怀疑二本到底是不是人生中的耻辱。他以前在初中成绩很优秀,到了高中后心态开始变化,后来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高考没考好,但他的心气一直很高,到了大学后也是拼命努力弥补高考的落后,如今以他的实力虽然考上985的研没有任何问题,但二本学历给他带来的困扰一直萦绕在他内心深处……
一位武汉大学的管理学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二本毕业后应聘了本校的辅导员,但学校说只考虑一本及其以上,受挫的我于是备考一年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硕士临近毕业去投简历,结果人资开口就问我是武大还是华科的,结果一看是地大,再一看本科还是二本,“对不起,下一位”。受挫的我于是又考了武大的博士,兢兢业业三年终于顺利毕业,然而又因为第一学历的问题导致我二本以上的学校几乎是免谈,想生活的城市选择也特别少,最后也懒得找工作了于是考进了国家电网,然后又因为第一专业不是重本被分到了郊区局(相当于县局)。要问我二本耻不耻辱,我的回答肯定是耻辱,我费了十年的劲去弥补高三一年犯下的错误,仍然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这条回答被网友喷成了筛子,很多人说她这是在秀优越感,自己当初不行就是不行,本来就是个二本的料,硬是往重本里参和,后来弄了个水博士没多大能耐自然找不到人上人的工作,有啥好抱怨的。
被网友们“教育”了一顿后,这位博士赶紧加了一段解释: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感受自然不同,我朋友圈里做旅游的、做咖啡的、做电商的、做摄影的、做甜点的,学历根本就用不着,很多人比我现在混得好多了,但她们有不少连初中都没读完,我非常佩服,她们早早进入社会闯荡拼搏奋斗,在自己的领域里撑起了一片天,作为学生一直待在象牙塔里是根本比不了的,没被社会鞭打过,很多时候的抱怨都是无病呻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我所选择这条路很需要第一学历做铺垫,当然我也确实是属于很平庸的那一类,所以只能继续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行。写于最后,二本并不耻辱,但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以前各种愤愤不平给大家带来了消极能量是我的错。
的确,这位博士虽然没有网友们说得那么严重,但其实真的是抱怨过了头,所谓是二本学历成为人生中的耻辱总比成为人生中的荣耀要好,如果这位女博士没有因为第一学历而受挫、没有因为二本学历而感到不满足,也就没有了后来的读研读博了,这么多年的奋斗也正是因为当初的愤慨,在不断向上跑的过程中,所认识的人越来越优秀、平台越来越大、资源越来越多。
这位提问的同学意识到二本是自己的耻辱,也就代表着自己的优秀程度已经开始超越自己周围的环境了,因为自己越优秀,所认识的人越优秀,然后就越得自己是个渣渣,这其实是良性循环,尤其是对于那些很想保持高速成长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虽然让人心里不舒服,但性价比却是杠杆滴。
退一步讲,其实每个人都处在一条鄙视链上,博士后鄙视博士、博士鄙视、硕士鄙视、本科鄙视专科、专科鄙视中学生……那么处在鄙视链顶端的是什么人呢?答案:没有人。如果你看了阿Q正传,你就会明白其实鄙视别人是很多人找寻优越感的常用方法,只不过在当下这个时代,学历正好是可以信手拈来的用来鄙视别人的东西,真正像啊Q这种高手根本不用刻意去寻找在什么方面可以鄙视比人,而是只要愿意,随时随地、方方面面就会在精神上取得胜利。
所以二本学历本身就没啥特殊的,也没有什么值得鄙视的地方,而是一些985的学生或是其他什么人用来获取优越感的工具罢了,一些二本的学生因为学校而自卑,说白了就是被一些可恶的人剥夺了幸福感而已,当然了,这也有可能会促进学生的奋发图强,不过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则过了头就变成了心理包袱,会阻碍你前进,毕竟自信是保持前进最好的朋友。
上一篇:中考成绩一般,孩子又想读大学,艺术特长生是一条不错的高考捷径
下一篇:《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有哪些改革举措和政策突破?国务院学位办4问答详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