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业界专家研讨:移动互联网助力数字化转型“在路上”
本文转自:人民网
圆桌对话:“十四五”开局 移动互联助力数字化转型。人民网 张若涵摄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赵竹青)6月29日,人民网主办、人民网研究院承办的2022移动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业界专家围绕“‘十四五’开局 移动互联助力数字化转型”主题展开讨论,探讨了数字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数字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开展广泛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卢清君介绍,数字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医疗数据的信息化、高质量通讯技术支撑下的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其中一些服务性的环节,比如挂号、查询、问诊、咨询等,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自动驾驶行业研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宏海介绍,交通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数字化也在不断地提升。具体应用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电子地图等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视频动态监测范围不断扩大,联网售票和电子客票等出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线物流的运输组织效率不断提高等。
“当前,通信技术和IT技术正处在逐步融合的时期。”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表示,在5G逐渐云化的同时,云网融合使算力又可以无处不在。当前所谓的数字技术,已经不仅仅是IT技术了,它包含了像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一系列现代技术,具有分布式、更敏捷和高韧性的特点。
业技融合仍存在三方面问题
当前,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仍有哪些痛点?
卢清君提到,最大的问题是当医生看不到技术成熟度、安全性的时候宁可选择不用。因此必须要建立成熟的、符合医务人员工作特点的技术体系。同时,成本问题和监管问题也需要着重考虑。
李宏海说,交通出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然而5G网络目前还没有完全覆盖,所以在应用中存在一些盲点。另外,从数智交通建设本身来看,目前的数据基础仍相对薄弱,采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升。
“不仅是5G技术,所有的数字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都会面临‘业技融合’的共性问题。”栗蔚表示,这包括三方面:一是用什么机制让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在一起;二是这些技术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需要一定的标准;三是从供给侧来说,还需要更成熟的、场景化的产品标准。
中国信通院互动媒体标准推进委员会主席杨崑表示,5G的核心技术的相关标准已经非常清晰,但在5G+应用领域,很多还在摸索中,需要长期磨合。在这其中,创新空间将是巨大的。
未来数字技术将有怎样的发展?
“未来,每个医生都将是ICT达人。”卢清君表示,数字医疗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应该是全方位的。未来医生不再是借用原来的经验和技巧,更多的可能借助于工具。
李宏海指出,数智交通的未来发展,已经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也就是“一脑、五网、两体系”。“一脑”,是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五网”包括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建设一体衔接的数字出行网络,建设多式联运的智慧物流网络,升级现代化行业管理信息网络;“两体系”是指培育数字交通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范体系。
栗蔚认为,数字技术未来有三方面发展趋势。第一是数字技术本身,将随着包括5G、东数西算算力发展呈现从中心化到分布化发展的趋势。第二,不同技术之间将会不断融合,产生新的分支。第三,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和业技融合的趋势下,分布式、高韧性、高敏捷的一类数字原生新实体将会崛起。
在杨崑看来,当前,真正需要的是5G时代的衍生应用。他认为,第一声雷可能会在传媒领域引爆。一旦爆开,它的价值就不再局限于单个领域,而是会给所有跨行业应用带来巨大影响,所有的问题瞬间有了“靶子”或“抓手”。
“希望这个爆点能够早日到来。”杨崑说。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有哪些改革举措和政策突破?国务院学位办4问答详
下一篇:“成绩好是有原因的”,家长在试卷上签字火了,引发网友感叹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