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幼教之父,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为幼教事业奉献63年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大家常说“孩子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幼教一直是现代家庭一直关心的一件大事。

  然而,中国的现代幼教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辈教育家的不懈探索。

  说到幼教,我们还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他是中国幼教之父,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为幼教事业奉献63年,他就是中国著名的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1892年3月5日浙江上虞百官镇,一户没落人家的屋檐下呱呱落地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的陈鹤琴陈先生,他的父亲是个商人,虽然富贵一时,但是家道中落。

  当陈鹤琴6岁时,他的父亲就离开他而去了,母亲则靠着帮他人洗衣维持供养他读书,1900年,他进入私塾求学,六年后,在姐夫的帮助下,陈鹤琴考入了美北浸礼会开设的杭州蕙兰中学,1910年,陈鹤琴中学毕业,次年春,就读圣约翰大学,秋天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

  191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取得公费留美资格,同行有陶行知,这时的他有两种打算,一是希望成为医生,救治病人,二是做教育事业,最终他选择在教育行业奋斗。抵达美国后,他在约翰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读,1917年从该校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入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攻教育学和心理学。

  1918年,在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之后,转入心理学系,同年8月15日回到上海。1919年,陈鹤琴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任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教授,与陶行知一道倡导学生自治。

  1920年12月26日,陈鹤琴长子诞生,陈鹤琴将自己的儿子作为实验与研究儿童心理的对象,对他出生以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作系统研究。

  1923年秋,在南京鼓楼自己住宅里建立鼓楼幼稚园,试验科学化、中国化的幼稚教育。1925年秋,鼓楼幼稚园新园舍建成,定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科实验幼稚园,请助教张宗麟协助工作,全面开展实验,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同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

  1927年,与陶行知、张宗麟一同发起中国最早的儿童教育团体——幼稚教育研究会,与张宗麟等一道创办中国最早的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同年6月,担任南京市教育局教育课课长,大力推行行政学术化,推广教育实验区,1929年,创建中华儿童教育社,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儿童教育学术团体。

  1934年7月到第二年3月,陈鹤琴前往欧洲实地考察,回国后介绍世界新教育发展趋势和先进教育经验,1935年,发表《对于儿童年实施后的宏愿》,号召全民族社会共同关注儿童教育问题,维护和保障儿童权益,在战争来临时,先救儿童。

  1937年8月,大批难民涌入租界,陈鹤琴与上海各界一起一道投入救济难民运动,1939年,他因为宣传抗日被汪伪特务列入暗杀名单,不得已离开上海。

  1946年,与陶行知一道成立生活教育社,筹办社会大学。10月,陶行知去世后,他主持了陶行知先生的追悼会,与政府当局交涉并向社会募捐,将两所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和团体迁来上海。

  1949年5月,两次被国民党特务抓走,后经多所大学的校长集体保释救出。10月1日,他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1981年,他在一次为“六一”国际儿童节题词上写到:“一切为儿童,一切为教育,一切为四化”

  1982年年底,陈鹤琴病情恶化。朋友潘菽,高觉敷前来看望,颤抖着用笔写下:“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 1982年12月30日,陈鹤琴先生于91岁高龄去世。

  纵观陈鹤琴的一生,他为幼教事业奋斗终身,儿童阶段是人一生的开始,如何实现人性化教育而非死记硬背,如何教育好新一代,陈鹤琴一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所谓“活教育”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第一步是成为一个人融入社会,第二步则是成为一位爱国的公民,第三则是成为一个现代的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意识。

  这就是陈鹤琴的“活教育”。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是呆板的固定的,而新的教育则要灵活,新鲜,不是读死书,他的一生都追求能新式幼儿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报效祖国使得中国人在身心上得到提高。

  今天,我们生活在已经日趋完善的教育系统里,这时我们不能忘记陈鹤琴,是他使得中国幼儿教育脱离了教条和死记硬背,奠定了现代幼儿教育的基石,让我们向这位老先生致敬!

  好了,本期就说这里,评论区留给大家,下期更精彩!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东莞限购区双证房超万套!购房资格有了,可房子还是卖不动……
下一篇:UCCA对话|艺术疗愈公开课: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创伤与成长,艺术能做什么?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