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杰青教授被撤稿17篇SCI论文,撤稿意见竟然是PS技术娴熟!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科研论文也可以修改润色?

  化妆技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PS技术可以代替化妆技术让一个人改变容颜,甚至可以让一副简单的图片变得更具想象力。因此PS技术被很多人当做美化的工具,因此也有很多科研人员想着用PS的技术美化自己的SCI论文,通过PS技术让本来没有新意和平淡的SCI论文变得新奇而又数据美观。随着这种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都开始学习PS技术,通过PS技术来修饰不太理想的数据图形,达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理想实验数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PS科研人员被发现,同时科技期刊为了这些经过PS修饰的科研结果不会影响到其他科研人员的科研实验,因此做出及时撤稿的决定和申明。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导教授,国家杰青王祥科就被集中撤稿17篇SCI论文。

  17篇仅仅是冰山一角

  王祥科教授是科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安徽省青年科技创新奖”杰出奖。一直从事环境(放射)化学方面研究,深入研究了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离子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将纳米材料和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废物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性和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和治理等研究。然而数个人才头衔背后,如今有多了一个科研PS大师的称谓,近期,王祥科团队被陆续撤回了17篇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期刊编辑给出的撤稿原因竟然是:“图片重复使用,PS技术使用熟练,影响了文章的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然而通过国际科研打假论坛Pubpeer上发现,王祥科被质疑的SCI论文不止这17篇,目前还有多达72篇文章在Pubpeer上被质疑,因此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SCI论文被撤稿。

  科研打假刻不容缓

  看似简单的科研造假,其实危害性非常大,首先是造假的科研结果会误导后来做科研实验的科研人员,不仅是资金和时间的浪费,更会带坏了科研风气。其次,靠着科研造假获得的人才头衔,更是让国内有限的科研资金不能合理的分配,埋头苦干踏实的科研人员的生存环境会被恶化,毕竟懂得PS技术造假的人,在国内特有的人际关系圈文化中获得更多的资源。这也是为何颜宁在微博中双感叹号的言论:“中国学术,长路漫漫,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

  科研不造假,造假不科研,为了国内科研生态圈可以更好的发展,科研打假刻不容缓!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五百多分学生为什么录取了北京大学
下一篇:中国大学MOOC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法制史》英美法系测验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