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广告(学刊)》(《智能营销》)2020年第15期(秋季刊)目录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智能营销

  

  核心期刊

  

  现代广告

  《现代广告(学刊)》(《智能营销》)

  2020年第15期(秋季刊)总第410期

  本期目录

  营销传播实证研究

  电商直播媒体临场感对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 黄玉波、李俊慧

  本文从临场感理论出发,引入“心流体验”这一变量,研究电商直播情境下临场感对冲动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电商直播中,社会临场感及空间临场感均可以对消费者的冲动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两者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社会临场感需要通过“心流体验”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冲动购买意愿,而对于空间临场感而言,既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冲动购买意愿,也可以通过心流体验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影响。

  智能营销传播研究

  品牌传播的现在与未来:一种人工智能赋能的程序逻辑

  / 杨效宏、唐丽雪

  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层面的更广泛应用,促使人工智能成为链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中介,程序成为一种虚拟的智能化信息交互过程,在应用于广告时赋能品牌传播创新动能。作者基于人工智能的程序逻辑的视角,通过观察智能交互过程实现的一体化、自动化与中介化,以及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被赋予的高度数据性、交互性及可视化,认为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传播,创造了用户与品牌在不同场景中的全新关系,令品牌传播呈现出由“活性视界”“动态关联”和“活性链接”构成的具有类生命特征的程序逻辑。

  5G 时代智能营销传播的新趋势与冷思考

  / 尚恒志、罗怡静

  我国5G 商用的开启使得依靠大数据、算法为支撑的人工智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并将在各个行业与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营销传播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以人工智能和5G 技术为背景,从用户识别力、广告创意、产品体验、传播渠道、传播效果5 个方面分析营销传播即将产生的新趋势,并对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费者隐私保护、消费者人文关怀、营销人才需求、品牌长期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区块链:程序化广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施若凡、陈韵博

  区块链技术为当前程序化广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流量作弊、媒介透明、品牌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困局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在探讨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其于程序化广告领域中的运用的基础上,对其带来的变革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

  知识传播与教育研究

  国内智能传播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

  / 彭聪

  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类9 本核心期刊的298 篇文献为原始数据来源,梳理近七年来智能传播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并利用传统的文献计量统计方法与CiteSpace 工具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阐释,总结分析现阶段我国智能传播初步发展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以期简单梳理我国智能传播领域发展脉络,并为学界业界提供参考数据。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智能传播以定性分析法为主流、技术为先导的研究趋向明显;呈现出案例分析、流程重塑、传媒格局与法治管理等四个主要研究视角;同时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化、跨学科交融缺乏、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未来,智能传播研究将加快本土化进程,更具价值理性与人文视野,以跨学科思维、多元研究的方法分析智媒对象,不断在国家战略需求下加强研究视角的深度与广度。

  营销传播(广告)行业当中的“知识螺旋”与知识生成

  / 万木春

  本文主要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了营销传播(广告)行业的知识转换模式和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并在结论中对该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重新定义广告文案

  / 罗志超、陈培爱

  广告文案的定义与营销传播领域和广告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在销售促进时期、营销传播时期和整合营销传播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而在营销传播迈向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新时期,广告文案的定义也在酝酿重大变化。本文通过回顾广告文案定义的历史变迁,探索性地提出新的广告文案定义,以期在智能营销传播时代重新确认广告文案的价值。

  公关与营销传播

  自媒体语境下中国故事的“他者”讲述

  / 段婷婷、周茂君

  中国故事不仅要中国人自己讲,也需要“他者”来讲。自媒体语境下,在华外国自媒体借助短视频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本文选择YouTube、Facebook 等平台上在华外国自媒体制作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对英、美、法、西班牙、澳大利亚等五国共20 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及内容分析,以探究在华外国自媒体制作的短视频在国外的传播状况。研究发现:在华外国自媒体制作的短视频在叙事方式、内容呈现、传播对象、态度倾向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国外传播情况不佳。“他者”想要讲述好中国故事,在叙事方面,应注意高、低语境的“求同存异”;在内容方面,应提高中国故事的表达技巧;在传播方面,做到传播的“内外有别”;在态度方面,做到真实、客观、全面。

  -END-

  

  主管中国广告协会

  主办现代广告杂志社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邮发代号82-685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CIBTC

  国外发行代号ISSN1007-2888

  编委会

  主任委员张国华

  副主任委员丁俊杰、王英偶、王恪、任学安、刘胜义、 杜红、李彦宏、李黎、杨先顺、吴明辉、 张朝阳、陈刚、金定海、赵华、赵践、 南龙植、洪涛、莫康孙、倪宁、郭宏超、黄升民、龚宇、曾怿

  委员王湘君、曲伟海、朱晓云、刘文哲、 米昕、池小燕、李淼、张金海、陈岩、 陈培爱、周志强、周佩莲、胡晓云、黄合水、崔保国、程宏

  学术指导单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

  学术指导组

  组长杨先顺

  组员陈培爱、胡晓云、黄合水、姜智彬、乔均、舒咏平、吴予敏、星亮、许正林、杨海军、杨效宏、杨同庆、姚曦、曾振华、张金海

  总编辑郭宏超

  副社长/主编刘文哲

  学术编辑阳翼

  学术编辑助理陈韵博、朱磊、万木春

  投稿邮箱

  int_marketing@163.com / xuekan@maad.com.cn

  《现代广告》杂志社出品

  编辑 | 吕加斌

上一篇:【特别报道】“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典型简介
下一篇:以训促学以学提能 选树家政服务能手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