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新举措,这3类学生没资格参加高考,成绩好也无济于事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导语:每年的高考都是备受瞩目的,也是全民热议的焦点话题。目前高考是中国最为公平的升学考试。

  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很多寒门学子想要改变命运都必须走上读书这条路,知识改变命运。高考虽说只是大学的一块敲门砖,但大学的综合实力会决定学生的视野和今后择业的起点。

  

  高考是中国目前最公平公正的一场考试,教育部每年都会出台的规定保证高考的平等,不断完善高考制度的漏洞。

  比如2022年针对往年出现的情况对高考制度做调整,禁止三类考生参加高考,即便有能考清华北大的成绩,即便家里后台够硬也是没有办法开绿色通道的。

  

  第一是学生在就读期间做了违法的事,被法律处以刑事处罚,需要服刑并且高考期间仍在服刑。首先这类学生已经犯了法律之内的事,属于法律之外的人。如果想要参加高考得在服刑结束以后才乎合规定,国家对服刑学生还算包容的,没有剥夺服刑学生继续教育的权利。学生做事前要多考虑自己的前途,不要意气用事,后悔莫及。

  第二是学生在高考期间做了徇私舞弊违法乱纪的事,被有关部门彻查并处以停考的处罚,高考报名截止前仍处在停考期间是严禁参加高考的。这些考生不仅违反了道德标准,也触及到了法律的底线,试图用欺诈欺瞒等不良行为来谋取自身利益。

  

  这两类学生都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属于违法行为,不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这些不良记录将伴随一生。很多公司是不愿意聘用有犯罪前科和失信失德的人。

  作为我国公民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钻法律的空子,试图寻找法律的灰色地带打擦边球。

  

  即便处罚结束,但案底仍是记录在册,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有案底在身。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能为所欲为,不管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为此买单的。那些既想高考成绩理想又不想付出努力的人要注意了,世界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犯下错事是需要自食恶果的。

  第三类是已去大学办理学籍手续,但对现在的院校不满意,想回高中复读。这类学生需要在大学办理退学,取消大学学籍才能回到高中复读,参加高考报名。

  这类学生一般是高考成绩达不到期望,或者是填报志愿时没能挑选到满意的学校,又或者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跟自己的期望有出入的。

  

  前两类学生的前途是堪忧的,最后一类学生是积极向上,想要争取更好的大学和更好的学习环境。但这也会影响到高考秩序,对应届生是不公平的。为何现在很多学生会选择复读呢?

  有些地方还明确规定不允许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促进高考的公平公正,但另一方面也切断了寒门学子想要通过复读进入名校的机会。有些学生平时考试成绩优异,但心理素质不够强,在高考期间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考试发挥。

  

  现在文凭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直接规定985和211学历,将普通大学拒之门外。

  名校毕业生首先起点跟普通大学不一样,名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普遍比普通大学的高。

  即便学生考了一个普通大学,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学历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很多学校更偏向于招收本科学历是985和211的学生。不管在哪方面,普通大学的学生都是出于弱势的。

  

  有些普通家庭的学生考出的高考分数只能填报一下民办院校,民办院校虽然志愿填报门槛低,但学费却比公立大学高出一大截,高昂的学费会让家庭承担不起。普通家庭的孩子自身拥有的资源就少,唯一能依靠高考来改变命运,现在如果禁止复读无疑是切断了他们的人生之路。这对于他们是不公平的。

  小编认为针对第三类学生的限制政策是有待讨论的,这样一刀切会影响了很多家庭的命运。

  实际的措施还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实行,不能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地方的风土民情和人文情怀都会存在差异,地方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广大民生想法和意见,再进一步作出规定。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学梦”,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公正平等的高考环境。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 1
下一篇:临泉高考考生、家长注意!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