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史中增强爱校荣校情怀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原标题:从校史中增强爱校荣校情怀

  从校史中增强爱校荣校情怀

  

  近日,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陈小浩老师借助学校校园文化墙,将校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中,将教学搬到了教室外,上到了大厅、楼道里,现身说法把思政课大道理讲深刻、讲透彻、讲明白,激发了学生爱校荣校情怀。

  陈老师是该校近13年建设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他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述学校23年的发展史,从创办人王本周校长以一台计算机起步,到租赁民房、驾校办学;从征地建校,到拥有新校园;从2014年迁入新校园时中职生只有300余名,到2020年近2000名;历经8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一路筚路蓝缕,一路高歌猛进,形成了“自强不息、以干克难、砥砺奋进”的育英精神。陈老师讲校史、讲校情,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陈老师说:“党史是一部厚重的‘教科书’,育英的校史则是身边生动的‘活教材’。应该让师生在这本最有说服力、最生动的教材中,感悟校史底蕴,培育师生爱校情怀。讲好校史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坚持贯彻‘三全育人’, 打造文化育人的良好平台。全方位育人是平台,而文化犹如阳光和空气,无处不在,润物于无声,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独具特质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社区,良好的校园文化支撑着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要传承校风校史精神,挖掘校训的文化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可以借文化墙、宣传栏等校园的无言之师积极引导学生。”

  在讲述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学校逐渐形成的文化底蕴,体会到了学校“一训三风”和“创”字核心文化的内涵,深切地感受了学校建设发展的艰难、沧桑的办学历程、丰硕的办学成果和奋发的进取精神。

  

  20秋2班陈康说:“陈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校史,让我们了解到办学之初,学校条件非常艰苦,老师们没有放弃,精神状态都很好,在发展形成了特有的精神,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好好珍惜,把学校精神传承下去。”

  20秋2班刘新洋说:“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23年的艰难发展历程,每一个大事件、每一点成就,都那么来之不易,令我们惊叹!学习和传承育英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20秋2班史培培说:“平时我们没有注意校园文化,也没有老师给我们讲学校的发展史,这次陈老师给我们讲述了校训“崇德尚能”、校园“创”字核心文化的内涵,使我明白了其中真正的意思。还给我们讲述了校长办学的故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使我对“自强不息、以干克难、砥砺奋进”的育英精神有了了解。”

  供稿 | 陈小浩

  初审 | 刘 卓

  终审 | 梅树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61次会议在上海大学举行
下一篇:RMIT的设计,GU的酒管,新南的工程……澳洲大学最牛专业盘点!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