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取消考试大纲,整本书都成了重点?考生怎么办?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1-27
手机版

  11月29日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外公布三大文件

  我们在当天做了介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件是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

  (简称《考试命题意见》)

  《考试命题意见》说: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几个意思?

  这几天,

  社交媒体有篇文章被刷屏了,

  文章的意思是:

  取消考纲,全书就是重点了。

  

  真的吗?

  取消考纲后,

  考生怎么办?

  我们今天来做解读

  

  教育部: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考试命题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考。2016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中考改革,对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实行两考合一,也就是说一场考试,解决初中毕业证书和高中录取,统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称,这次我们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实现由“考什么教什么”变为“教什么考什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也将没有考纲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福建省已经决定在202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考纲是啥?

  什么是考试大纲(考纲)?

  

  在此之前,为方便中学组织教学,学生复习、备考,教育部考试中心会制订并发布考试大纲,基于考试大纲,各地教育考试院还会发布更详细的考试说明。虽然每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大同小异,但是,学校和考生特别关注,是重要的“指挥棒”。

  也就是说,考纲让老师可以依纲靠本,考纲考什么,老师就讲什么和练什么,学生基本就了解了考试重点,复习时有个方向。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考没有考纲?

  从教育部表述上看,从2020年中考就没有了。

  至于高考,福建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从2020年秋季开始实施。

  

  为什么要取消考纲?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兴春昨天接受《厦门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考试大纲带来的弊病是,有的学校或老师教学只围绕考试为中心,大纲考的才教、才学,大纲之外的不教、不学。

  没有考纲,那中考怎么考?

  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也说了,我们特别强调要坚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

  也就是说,虽然取消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但是,教育部强调了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教育部已在2011年颁布印发了义务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就是俗称的“课标”,今后教学和学习都是有“标”的。

  

  家长担忧:

  没有考纲,全书都是重点?

  有人这样理解这个变化:

  没有考纲,不能“敲黑板、划重点”了,

  全书都是重点了?

  有家长认为,

  取消考试大纲变成“盲考”,

  不知道该怎么让孩子准备考试了,

  “这是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真是这样的吗?

  回归课标是大势所趋

  与家长们观点不同,教育界人士大多赞成取消中考考纲。

  傅兴春说,从育人的角度,取消考试大纲是为了避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弊端”,回归对学生核心素质的教育。

  他说,也不见得是增加学生负担——过去考试大纲,有的会人为拔高。严格按照课标,其实是回归基本要求,老师们要吃透教材、课标,将教学回归到课标要求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

  广州市第一中学校长胡革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考试大纲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主要推手。取消考试大纲,有利于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能让学校安静办学,让老师潜心教书育人。考试太多、太频繁,是中国基础教育一大病因。而源头,就是考试大纲。”

  

  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郑志生说,这也意味着在以后的考试中,大量刷题不再是高分的法宝。而是要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还一味地追求刷题的学习方式,机械性、记忆性学知识,在将来的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试题比例增加的考试中,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懂得活学活用的考生拉开的学习差距,势必要被新模式中考淘汰。

  老师:转变观念,以课标为纲

  对于老师来说,

  没有考纲划重点、指方向,

  的确带来了变化和挑战。

  如何应对?

  

  傅兴春说,厦门已经“嗅”到这种趋势。不久前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就是基于课标进行。厦门市教科院也开始教师培训。

  郑志生认为,老师们要更加注重生活场景中的知识运用,学生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养成主动积累、接触丰富时代的习惯,培养在鲜活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

  此次教育部的《考试命题意见》明确,今后中考命题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课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型、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探索跨学科命题。

  学生怎么办?

  有人担心说,如果没了考试大纲,那么日后强师资学校和弱师资学校,在中高考的竞争力上是否会越发分化?这不是一个学生的能力问题,而是一个教师的选择问题。

  傅兴春认为,在厦门,应该不存在这个担心,我们的教研是统一进行。

  傅兴春说,家长也不要着急,过去有考试大纲,说实在的,有几个家长看得懂?

  

  他认为,没有考试大纲后,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坚定不疑地相信老师,老师都会按在市教科院指导下,照学科课程标准指导教育,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进行教学。

  业内也认为,对厦门学校来说,影响并不大。这些年厦门的中考改革,原本就走在全国前列,家长们与其关注全国性的变化,不如关注地方的中考政策的具体规定。

  简而言之,

  密切关注厦门招考吧!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编辑:蒋含 值班主编:林燕贞

上一篇:中大扩招500人!广东考研10月5日开启网上报名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2023年推荐免试预报名通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